●国务院决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在新材料产业发展要求中,明确提出了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这对我国化纤行业既提供了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成功召开。会议选举端小平为新一届协会会长,会议充分肯定和赞同了协会为行业和企业所作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对郑植艺会长在任职期间对行业所做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协会新时期的工作重点将是:提升服务水平,落实五年规划,加速升级转型,推动出口转移,强化质量标准,引导投资取向。
●商务部裁定对进口PTA征收反倾销税。2010年8月12日,商务部公布了对来自韩国和泰国的进口PTA反倾销终裁决定,并自即日起征收反倾销税。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贸易救济涉案金额最大的一起案件。该案的成功运作对于在行业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出现价格紊乱的紧急情况下,从产业链源头稳定原料价格,恢复正常市场秩序,以及化纤行业取得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信部出台粘胶纤维行业准入条件。这是化纤行业内第一次出台准入条件,主要目的在于规范粘胶行业发展。《准入条件》提出:严禁新建粘胶长丝项目;严格控制新建粘胶短纤项目,新建项目必须具备通过自主开发替代传统棉浆、木浆等新型原料,并实现浆粕、纤维一体化,或拥有与新建生产能力相配套的原料基地等。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助力嫦娥二号奔月。我国研制的嫦娥二号卫星和运载火箭10月1日升空后,各项工作均顺利完成。在这次探月工程中,卫星的发动机支架采用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并使用了树脂固化及一系列复杂技术。今后新的登月工程和神舟8号载人航天工程中,高性能产业用化纤及其复合材料,还将得到更多的应用,这也代表了中国先进的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水平。
●2010年我国化纤行业总体运行保持较好态势,取得了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胜利。化纤产量恢复较快增长,出口市场迅速复苏,行业利润大幅增长,运行质量持续好转。但9月份以来特别是四季度,在棉花、PTA等期货市场的主要影响下,化纤主要产品市场出现了大幅波动,表现出了较强的金融属性,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
●以需求驱动创新,大力发展纤维新材料,力争在关键技术和产品应用上获得新突破,加快形成纺织工业新的增长点。“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为纺织行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市场机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纺织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创造了条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纺织产业转移提供了需求机遇;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社会的任务,对纺织节能减排提出了约束性要求。
●技术创新指引中国化纤产业继续发展。2010年9月2-3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在江苏省吴江市隆重召开。会议主题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化纤行业的发展、中国化纤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会议围绕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后危机时代化纤行业经济发展的走势以及当前行业的热点和难点深入探讨,凝聚共识,强化合作,共同促进全球化纤行业的发展和繁荣。
●我国化纤标准化工作处于新的历史起点。201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有关化纤产品方面标准的一系列工作组织机构已由我国担任秘书处或召集人,我们面对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任务十分艰巨。化纤协会已于2010年8月11日专门组织召开了“化纤标准国际化工作会议”。
●生物法多元醇在聚酯行业的应用与开发取得良好进展。我国植物基多元醇技术工艺属世界首创,使用的原料也从玉米转变为玉米秸秆,与传统石油基醇类产品不同,其生产工艺路线短、能耗少,“三废”排放低,原料可再生。与传统聚酯纤维相比,利用植物基多元醇生产的聚酯纤维,具有着色容易、手感柔顺、低静电、抗起球等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