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农:价格波动最大受害者
作为一个老村支书,同时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麻农,陈支书对苎麻价格的涨落不定也是深表不满。他回忆说,在当时苎麻价格高涨之时,许多沅江苎麻种植户“发了大财”,有的甚至达到了每亩两万的收入。
在尝到了种麻的甜头之后,不少人家里纷纷盖起了楼房,钱不够,就到处借,因为预期明年的麻价也和今年的一样。结果呢?苎麻的价格却偏偏一落千丈。“那时候,很多人都叫苦不叠,有的房子盖到一半期待来年的种麻收入,就不得不停工。”
记者感觉,在“难以捉摸”的麻价面前,麻农的盲目性很容易就表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面临两难的选择:不种,将苎麻根系连根拔起,然而明年市场一旦回暖,恢复生产的周期很长;种,收益太低,甚至“入不敷出”,用他们的话说,是“倒亏”。
在低迷的行情中,如不毁麻,则贮麻成为“流行”。有农民对记者表示,“我去前年收获的原麻都没卖,今年6月收割晾干后,又得积压了。”
麻纱:价格也“没谱”
同时了解到,不仅原麻价格“没谱”,麻纱的价格也跟着原麻进行波动,幅度颇大。例如,2002年6月,纯麻纱的价格还停留在5000元每吨的水平,到了2003年7月,则达到了每吨6500元,年涨幅达到了30%。
进入2010以来,苎麻价格已止跌回升,5月底的苎麻均价已升至6000元/吨。苎麻企业订单充足,开工率开始上升。
麻农毁麻改种严重 良种推广见成效
“沅江有73万农民种麻,他们擅长种麻,也只爱种麻,西瓜、辣椒对他们而言是无奈之举,沅江农民对苎麻有着深厚感情。”李兴高的一席话让记者颇为动容。他介绍说,重庆的苎麻也挺有名,但每亩只有60到80公斤的产量,沅江最高能达到550、560公斤,平均250公斤左右,将近是他们的五倍。记者了解到,苎麻多种植于低山丘陵地区,这里一般土壤条件较差,田间管理粗放,种植零星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