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向下传导有限 郑棉或遇“限高杆”
发表时间:2020-07-22      发表评论()

  7月中下旬以来,因市场没有明显利空、利多消息,市场方向有待确认,郑棉CF2009合约盘面价格持续在12000元/吨附近盘整,多空力量短暂处于均势;而国内新疆棉现货除挂单、点价交易有些成交外,基差、一口价销售不活跃。

  从对南疆阿克苏、喀什、库尔勒等地棉花加工企业的调查来看,截至7月下旬前,2019/20年度棉花库存寥寥无几,85%左右轧花厂已清仓(少数既加工又经营的疆内棉企有3-10批待售),棉花资源的库存、销售主体已转换成棉花贸易商;因贸易商套保比例普遍超过75%(部分管理严格、操作规范的企业套保接近100%),因此不仅风险可控,而且现金流压力并不突出,主动降价、抛货甩货现象较少,反而惜售、挺价操作情绪占上风。

  与上游棉花加工企业、贸易商、郑棉多头看涨的情绪形成明显差异的是,棉纺织企业对7-9月份产销形势持看平甚至看空的看法,一方面积极竞拍的储备棉,随买随用,尽可能减少资金占压及棉花价格一旦下滑造成的高成本风险;另一方面不断下调棉纱的出厂报价,积极与织布厂、中间商沟通提货,抓紧“去库存”并收回货款。河南、山东等地几家3-5万锭纱厂表示,虽然自6月下旬就开始实行限产、减产措施(开机率降至60-65%),但因内销订单下滑明显、外贸代加工订单恢复缓慢,因此棉纱累库的现象并未改变。

  江浙、广东等地棉纱中间商反映,近半个月来OE纱的询价、出货不断“踩刹车”,5-6月份产销相对活跃的OE21S、OE26S纱线销售甚至“腰斩”;目前沿海地区除C32、C40S中高配包漂针织纱成交差强人意外,高支精梳纱、低支环锭纺及OE纱都陷入供给充足、有价少市的状态。

  部分棉纺织厂判断,由于秋冬季新冠疫情存在二次爆发的可能,中美关系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再加上越南、印尼、孟加拉等东南亚各国企业全力抢占市场份额,因此对2020年下半年纺服外贸出口有起色、有明显反弹的预期不强。而内销能否成为企业的“定心丸”关键因素,一是国内疫情是否会出现反复,不对贸易、生产、运输、交流等造成冲击;二是实体企业复工复产能否持续,将不裁员、保生产、保就业、保稳定落到实处,让人们有信心、有能力消费;三是央行信贷政策能否大力向纺织、服装等中小微企业倾斜,而不是停留在外围空转,如近期股市涨势如虹,股东纷纷获利套现,而实体企业却举步维艰。因此,棉企、投机商希望通过拉高郑棉,靠原料推动棉纱、坯布、服装等整个产业上涨的打算或许只是“一厢情愿”。

稿件来源:中国棉花网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