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当下棉纱市场两大博弈主体及各自逻辑
发表时间:2019-04-26    作者:付斌  发表评论()

  中美贸易争端引发棉纺消费萎缩预期,国家为提振经济出台减税降费政策,并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游棉纺消费订单到底如何?减税政策有没有实际降低纺企成本?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使得纺企融资成本降低?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跟随期货日报调研团赴河南、山东、河北这三大纺织大省实地调研,特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下棉纱市场两大博弈主体及各自逻辑

  调研团成员既有产业背景亦有金融机构,样本基本能代表棉花市场的主要参与群体,经过一周的密集交流发现:基于宏观转好、宽松通胀的金融机构群体是主要买方,基于仓单压力和消费萎缩的产业群体是主要卖方,当下棉花市场产业和宏观出现分歧,现有的驱动并不能让双方分出胜负,普遍预计(15500,16500)元/吨的震荡格局会持续,直到天气、政策、消费、资金等新驱动加入或强化才能突破区间。
金融机构主要做多逻辑:央行大量释放流动性,看好大宗商品未来涨势,相对于黑色、有色等工业品来讲,农产品整体处于历史低位,具有很好的安全边际,是布局通胀预期的良好标的。棉花在农产品中,除了价格低、安全边际高之外,还有天气、远期缺口、中美和谈等具有想象力的题材,更容易获得资金青睐。目前配置棉花的资金群体,主要有基金、券商系和债券增强型资金,主要的思路都是逢低买或等回调结束买,目标看的比较大,想复制2018年5.16行情。

  产业机构主要做空逻辑:工商业库存处于高位,本年度棉花绝对够用,当下现货销售压力大,天量仓单盘面难以消化;远期如果天气正常的化,下一年度全球产需是平衡的,并不存在缺口,不支持趋势上涨;目前下游订单自清明节后迅速转淡,出现旺季不旺特征,内需和出口均不佳,与公开数据存在分歧;进口配额取代抛储,内外价差缩窄,国内供应压力更大;棉纱增值税下降3%,进口纱价格下降500-600元/吨,国产纱因地方多是高征低收的额定税,实际成本下降仅30元/吨,导致国产纱受到进口纱的激烈竞争。目前思路主要是逢高空,只要价格上涨到16000元/吨附近坚决做空,在(16000,16500)元/吨的区间采取越涨越空的策略,同时从新疆移库内地加大仓单注册力度。

  二、样本企业原料库存、成本利润、销售订单和成品库存情况

  原料库存:纺纱企业的库存普遍在1-2个月,比往年要低,被动补库需求是存在的。目前尚有以前拍的低成本国储棉,普遍担忧国储棉消化完以后的原料成本问题。

  利润、订单和库存:保税区进口纱生产利润好于国产纱,进口纱利润在1000元/吨以上,销售非常好,纱线预付款,工厂零库存。国产纱利润出现地区分化,河南纺企利润最好,山东处于盈亏平衡点,河北纺企较为困难。河南资金和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农发行资金成本2%-4%,用工成本小于4000元/月,纺纱利润尚有800-1000多元/吨,以前多在1500元/吨以上。山东纺企资金成本在6%左右,工人到手工资在4000元/月以上,加上工人五险1400元/月(折700元/吨纱),纺纱已经不赚钱。河北订单下滑约30%,只能给一半工人上三险,如果全部上五险,工厂会被拖垮。

  三、结论

  1、宏观和产业出现分歧,在4-6月的时间窗口料宏观略占优势,中美和谈利多尚未完全释放,棉价看震荡偏强,区间(15500,16500)元/吨。

  2、消费目前情况尚可,但是内需和消费均不佳,未来可能有很大隐忧。整体上纱线生产还有利润,悲观情绪主要是现在赚的没有以前多导致的,抛储红利结束后才会有真正的苦日子。目前弹性最大的毛巾已经出现订单大幅下降,预计3个月后消费可能全面下降。

  3、宏观放水并没有降低纺企的资金成本,减税政策给纺企带来的成本下降极为有限,宏观向好的传导机制暂时没有惠及纺企,基于宏观配置棉花的逻辑存在漏洞。在宏观利多完全释放后,棉价可能见顶回落。

稿件来源:中粮期货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