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让“华建尼龙”华丽转身
发表时间:2014-05-22      发表评论()

  浙江华建尼龙有限公司坚信专利是企业的发展之本。在市场一片低迷时,专利令“华建”实现稳健发展;在市场瞬息万变时,专利令“华建”华丽转身——从中高端市场迈向高端市场;在市场饱和时,“华建”又靠专利成功敲开工业领域大门,踏上转型之路。

  以专利为后盾走向高端市场

  “这就是我们的产品。”在塘下北工业园区生产车间,“华建”副总经理施志锵捧起一把如芝麻般大小的白色颗粒说。这些白色颗粒名叫尼龙6切片,供应于下游企业纺丝再加工成布匹。施志锵指了指身上的衣服说,这些小颗粒辗转到终端消费者手上就成了服装,消费者翻看标签,看到“锦纶含量”,即指尼龙丝含量。

  这些微小的颗粒凝聚了“华建”150多位员工的心血,也凝结了庞大的科技力量。自2002年创立以来,“华建”一直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人们对尼龙产品的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华建”顺应市场变化,不断摸索研发,终于在几年前迎来了华丽转身。

  在“华建”工作已有8个年头的高级工程师刘平还清晰地记得,“2010年5月,我们研发的配方投入生产,令企业成功地由中高端市场迈向了高端市场。”据了解,供应于高端面料的尼龙在可纺性能、染色性能上有着近乎苛刻的标准,比如染色时布匹不能出现条纹等一丁点儿瑕疵,而这些在低端面料中是司空见惯的。

  如何完成这般高标准的生产任务?这给刘平带领的研发团队提出了挑战。刘平说,在研发过程中,物质含量出现丝毫偏差,产品性能都会发生巨大变化。他们经常要反反复复地找物质、算剂量,终于,一种“生产高性能尼龙6切片添加剂的工艺配方”研发成功,并于2012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这项发明专利令“华建”成功转型到高端市场,产品附加值提高了5%。“此前,我国高端服装原料依赖于进口,而我们企业的成功研发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刘平率领的研发团队还不满足于此,“这种配方成本较高,目前,我们正在寻找其他可替代的物质,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投入。”刘平说。

  专利带来了可观的生产效益,还实现了经营上的开源节流。“我们利用生产时排出的废弃余热,实现烟造热,热水输送到职工宿舍,此外还用余热产生蒸汽取代煤,实现了循环利用,节省了30多万元的成本投入。”刘平说。据了解,该专利项目为“导热油炉烟气回收装置”,于2012年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

  由民用转型到工业领域

  目前,“华建”有3条生产线,每天生产150多吨尼龙6切片,而其中有条生产线已着手小批量生产工程用尼龙。2012年,“华建”与温州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启了又一条发展路子——由民用领域转型到工用领域。

  “服装市场分淡季和旺季,随着各大尼龙制造企业的崛起,市场份额以及利润空间在逐步降低,与其做困兽之斗,不如跳出围城,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比如汽车塑料配件、电器配件等领域都有着巨大市场前景,而且利润空间相对庞大。”刘平说。

  然而相比应用于服装的尼龙6片切,工业领域对尼龙的强度、阻燃性能、韧性性能等有着更高要求,这也给“华建”的研发团队提出了又一大挑战。经过研发,“华建”已实现了电器插件的原料生产,月产量达30吨。

  刘平表示,近年来,公司积极投入产品研发,主张“谁发明谁获益”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员工的业务创新和职务发明,对发明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为员工提供技术交流的平台,帮助员工做好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工作。

  专利让“华建”尝到了甜头,也令他们走得更远,“2012年,整体市场一片低迷,但我们在专利产品销售的带动下,产量还是持续稳定发展。”施志锵说。

  截至目前,“华建”申请和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数量为18件,包括发明6件,实用新型12件,其中8项专利全部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专利实施率为100%,专利产品产销国内,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得到了充分应用。

稿件来源:瑞安日报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