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贸易壁垒 四川省丝绸产品出口大幅下滑
发表时间:2013-04-03    作者:童星燕  发表评论()

  从4月1日起,印度为保护该国的蚕桑业,将生丝的进口关税从5%增加至15%。此次关税的提高,对以对印出口占到90%以上份额的四川缫丝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在企业招工难、贸易壁垒叠加等出口市场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四川省丝类商品企业正在调转方向,以深加工、自主品牌的产品进军欧美市场。

  现象:生丝出口下滑4年

  据统计,2008年以来,四川省丝类商品出口下滑,出口量以每年20%-30%的幅度减少。经四川检验检疫局检验的出口丝类商品量从2008年的8758批、5254.64吨,下降为2012年的3114批、1578.44吨,出口批量、重量分别下降了64.1%、69.9%。

  目前,四川出口生丝企业共有34家,今年一季度出口生丝402批、202.62吨,同比分别下降50.4%、48.1%。今年以来,来自主要出口市场印度的进口商将报价进一步降低,生丝出口成本因此增加0.5万美元/吨,约合3万元人民币/吨,大约相当于2012年四川出口均价的8%。随着昨日起关税的提高,四川出口生丝产业面临重重困境。

  原因:成本上涨与贸易壁垒

  为何四川省的丝类商品出口遭遇寒冬?四川省丝绸协会相关人士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该人士说,近年来,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再具有竞争优势,许多缫丝企业因招不到工人而关门,缫丝产业萎缩厉害。

  除了企业招工难,我省丝类产品出口市场单一也是问题之一。据四川检验检疫局统计,近年四川生丝出口到印度的份额占到95%,此次印度提高关税,使本就微利经营的四川桑蚕和缫丝企业面临更大的困难。此外,我省丝绸服装产业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不高,市场占有率不稳定。

  突围:品牌战略开拓欧美市场

  四川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支持四川省茧丝绸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龙头企业走出去,四川省出台了《关于加快茧丝绸产业发展的意见》,力争到2022年,茧丝绸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据悉,四川省部分丝绸企业已在美国、欧洲、东南亚设立了营销办事处。

  在印度市场萎缩的同时,我省丝制品相关企业正在积极转型,以深加工产品拓展欧美、日韩市场,建立自主品牌海外销售渠道。

稿件来源:华西都市报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