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A关于调整11月份中国棉花平衡表的说明
发表时间:2010-11-10 发表评论()
美国农业部(USDA)11月份全球产需预测针对中国产需平衡表进行了特别说明,具体内容如下:
过去一个月,国际棉花现货和期货价格剧烈波动,并大幅攀升至历史新高,主要原因包括:过去三个年度全球棉花产量连续下降;经济复苏以来的需求增长好于预期;和棉花形成竞争的农产品价格飙升;印度政府继续限制棉花出口;中国和巴基斯坦棉花产量令人担忧;美元贬值以及投机炒作。不过,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国内供应紧缺。由于供需缺口远超预期,棉花收购价格折合美元上涨到史无前例的2美元/磅。
考虑到中国供需状况发生重大变化,USDA对2009/10年度和2010/11年度的中国平衡表进行了大幅修正。其中,2009/10年度期末库存下调65.3万吨,其原因是中国的棉花消费量明显高于预期,达到了1088.6万吨,环比调增21.8万吨,仅次于2007/08年度。此外,近期价格飞涨说明中国的库存可能被高估,因此USDA取消了2009/10年度和2010/11年度中国平衡表中的“库存调整”一项。
2010/11年度,中国产量预测环比调减32.7万吨。由于期初库存和产量大幅下降导致国内供应量大幅减少,因此棉花进口量调增43.5万吨。尽管纺织用棉需求增加,但受全球供应有限和棉价大涨的抑制,纺织厂可能被迫减产或使用化纤,因此棉花消费量下调65.3万吨,为1023.3万吨,同比下降6%。中国期末库存预计为287.4万吨,环比调减32.7万吨,库存消费比为28%。这预示着2011/12年度初期中国的棉花进口量将保持在高位。
过去一个月,国际棉花现货和期货价格剧烈波动,并大幅攀升至历史新高,主要原因包括:过去三个年度全球棉花产量连续下降;经济复苏以来的需求增长好于预期;和棉花形成竞争的农产品价格飙升;印度政府继续限制棉花出口;中国和巴基斯坦棉花产量令人担忧;美元贬值以及投机炒作。不过,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国内供应紧缺。由于供需缺口远超预期,棉花收购价格折合美元上涨到史无前例的2美元/磅。
考虑到中国供需状况发生重大变化,USDA对2009/10年度和2010/11年度的中国平衡表进行了大幅修正。其中,2009/10年度期末库存下调65.3万吨,其原因是中国的棉花消费量明显高于预期,达到了1088.6万吨,环比调增21.8万吨,仅次于2007/08年度。此外,近期价格飞涨说明中国的库存可能被高估,因此USDA取消了2009/10年度和2010/11年度中国平衡表中的“库存调整”一项。
2010/11年度,中国产量预测环比调减32.7万吨。由于期初库存和产量大幅下降导致国内供应量大幅减少,因此棉花进口量调增43.5万吨。尽管纺织用棉需求增加,但受全球供应有限和棉价大涨的抑制,纺织厂可能被迫减产或使用化纤,因此棉花消费量下调65.3万吨,为1023.3万吨,同比下降6%。中国期末库存预计为287.4万吨,环比调减32.7万吨,库存消费比为28%。这预示着2011/12年度初期中国的棉花进口量将保持在高位。
稿件来源:
第一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