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棉花种植面积开始受到各方关注。去年九月以来,棉价上涨幅度之大超出预期,但高位的棉价并没有带动农民植棉积极性的提高。近日,江苏省射阳县棉花协会经过深入调查,分析了种植面积难以回升的主要原因。
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棉花在田生长期长、投工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劳动强度大,费用投入成本高、比较效益低,目前国家扶助棉花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还逊于粮食。
一、棉花生长期长投工多。棉花是所有大宗农作物在田生长期最长的,单从播种开始到采摘基本结束,就要9个多月,再加上播前备耕、清田后拔杆等,几乎一年到头都有农事要干。相比水稻从种到收前后不足5个月,时间跨度只有棉花的一半。在投工上,按照一个中等劳动力,单位时间内可完成的工作量计算,种植一亩棉花需要投放工日25个左右,是种植水稻用工5-6个工日的4-5倍。
二、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劳动强度大。近几年,国家及农业科研部门都十分重视棉花的轻简栽培技术的探索、研究和推广应用,但由于客观存在的多方面原因,棉田劳作仍以人力为主。从制钵育苗、起钵移栽、清沟挖墒、培土壅根到棉花采摘都需要人工来完成。而种植水稻,大部分农户采用了轻简栽培技术,省去了育秧、栽插等多道工序。在收获季节,收割机可以开到田头,农户只管运稻回家,甚至能够在机口卖稻,数着钞票回家,既省力又不烦神。
三、费用投入成本高,比较效益低。在射阳租、包土地比较普遍,剔除政府补贴后每亩地要150-200元,加上水费和按田亩分摊的公益性费用,每亩棉田平均的固定成本支出都在100元左右,加上物化投入和劳动力成本,总成本都超过了1000元。虽然棉价一路走高,全县棉农亩平均植棉直接收入超过了1200元,但剔除总成本后,含政府补贴在内的纯收益也只有243.77元,远不如水稻。2009年在全县种植的66万多亩水稻中,粳稻超过了99%,价格也是稳中有升,市场平均价格每公斤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0.4元,同口径比较,亩纯收益达到919.2元,是棉花的3.8倍。
四、惠棉政策逊于粮食。国家从2007年开始,对棉花主产区部分植棉面积实施了良种补贴,2009年又实施了良种补贴全覆盖,今年又出台了多项举措力推棉花生产的发展。但多数棉农认为,这些政策措施,相对粮食生产而言,还略逊一筹。
目前,棉花春耕备播已经陆续开始,射阳县棉花协会希望国家能尽早出台更多的惠民政策,提高棉农收入。一是增加植棉的补贴项目,提高补贴标准。二是尽快出台棉花最低收购价政策,使棉粮比价趋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