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8日盘中创出年内新低7450元/吨之后,国内PTA(7984,2.00,0.03%)主力1309合约展开了逐步回升的走势。然而,步入5月份,除去5月2日低开高走的走势之外,在其他的大部分时间里面,期价均围绕7700-7900元/吨的区间展开震荡整理的态势,短期内面临方向性的选择,一旦有效突破这个区间,那么,新一轮的行情就此展开。就笔者的观点而言,随着美元的强势上涨、上游PX价格重心的下移以及PTA开工率的快速回升,后期PTA1309合约突破下行的概率较大。不过,考虑到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入场的空单需要严格做好止损的准备。
一、美元强势上涨压制商品价格
今年2月1日,美元指数跌穿79大关并快速收复,技术上呈现出三重底的形态,底部支撑迹象明显。随后指数逐步上行并于5月17日突破前期84.1的重要压力位,创出自2010年7月以来的新高,强势格局一览无遗。究其原因,日本、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实行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导致这些国家兑美元的汇率不断走低,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国内经济的稳步复苏,市场关于QE3减磅乃至退出的呼声较以往明显增强,这也为后期美元进一步走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从近期公布的财政数据来看,由于美国国内经济状况的好转,其财政预算赤字降速快于预期,财政状况的好转有助于海外资本流向美国,提高美元资产的吸引力,当然也包括美元自身在内。因此,在美元走强预期的情况下,大宗商品价格或将集体承压下行。
图1:美元指数日K线图
二、上游PX价格重心下移
春节之后,国内PTA生产企业为了应对连续大幅亏损的局面,纷纷采取了降低开工率的举措,以此争夺亚洲地区PX的定价权。从整个过程来看,国内PTA生产企业逐步占据优势,外盘PX价格自2月中旬的1700美元/吨的水平之上一路下跌至4月初的1400美元/吨,与此同时,4月份PX亚洲ACP合同价也最终定格在这一水平。然而,双方5月份合同价的谈判最终破裂,这或许预示着PX生产企业定价权的丧失,胜利的天枰开始向PTA生产企业靠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则是PX供不应求局面的逆转。5月中旬,韩国S-oil位于昂山的100万吨PX及韩国HCP的2条共116万吨PX装置相继完成检修并重启生产。并且,按照计划来看,6月份之后,国内将有2套PX新增产能陆续投入生产,分别是位于四川的中石油68万吨及位于福建的腾龙芳烃80万吨。更为重要的是,今年前4个月国内PX进口量大幅攀升,继3月份月度进口创出82.9万吨的历史新高之后,4月份的进口量仅小幅下滑至80万吨,1-4月份PX累计进口量为306.5万吨,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近54%。因此,在供应逐步增加的情况下,后期PX价格重心或继续下移。
图2:国内PX月度进口量
三、国内PTA开工率快速回升
随着外盘PX价格的连续下滑以及国内PTA现货价格的相对平稳,PTA生产企业的亏损局面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观,理论亏损幅度已经从3月初的近800元/吨大幅收窄至近期的150元/吨附近,从而提升了企业恢复开工的意愿,行业开工率也从4月份平均65%左右的水平上升至目前的近75%,此前计划检修的装置均推迟或取消。另外,尽管目前PTA开工率有所回升,但对拉动PX需求的作用并不明显,主要的原因是目前国内PX原料库存高企。因此,随着PTA整体开工率的回升,供应量的增加将导致社会库存再次堆积,进而对价格形成压制。
图3:国内PTA企业理论生产利润
综合以上的分析,在美元走强、PX价格重心下移及国内PTA供应量回升的带动下,PTA主力1309合约区间盘整后下行的概率较大。不过,考虑到近期美国将公布一系列重要宏观数据及美联储关于量化宽松政策的言论,短期内将加剧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幅度。因此,操作上,建议中线投资者采取逢反弹抛空的策略,空单入场参考区间为7900-7950,一旦后期强势突破8000-8100区间的压制,则严格止损离场,目标价为7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