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保卫成本 PTA再战2013
发表时间:2013-02-01    作者:高瞻  发表评论()

  摘 要: 

  中央定调明年经济:加大投资,适度增加贷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明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潜在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

  国际能源署(IEA)上调了全球 2013 年原油需求预期。新兴市场将继续主导全球增长,在全球 10 个主要原油消费国中有 5 个现在并非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际能源署的这份报告说明了原油需求正在转入新兴市场经济,并远离全球发达经济体。尽管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增速出现了下滑,但是原油价格仍旧维持高位。

  全球经济下滑,股市和大宗商品全线下挫。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整体呈现需求不足迹象。欧债危机不断,西班牙和意大利国债收益率持续走高,作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地区的欧盟经济陷入衰退,直接影响纺织品服装出口订单,我国对欧纺织品出口形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善。同时 2012 年国内 PTA 市场迎来了 2006 年以来的又一轮产能投放的高峰期,导致 PTA 产能过剩,而 PX 依旧紧俏。PTA 利润空间的下滑将进一步加剧行业内竞争,淘汰落后装置,加快产业升级。

  一、 宏观面

  中央定调明年经济:加大投资,适度增加贷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 月 15 日至 16 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明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潜在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

  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的是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要求的是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要增加并引导好民间投资,同时在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又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共投资力度。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各级政府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意把握好度,增强操作的灵活性。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要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6.21,-0.10,-1.58%)供给。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决不能因为连年丰收而对农业有丝毫忽视和放松。我国有 13 亿人口,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大兴农田水利,加强科技服务,不断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要稳定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要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强绿色生产,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总的原则是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要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要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4、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5、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大企业社会责任。要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提高统筹层次。要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6、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要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改革措施,同时从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出发,及时推出改革新举措。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要坚持有效的改革路径,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坚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允许摸着石头过河。要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发挥进口对结构调整的支持作用,促进国际收支趋向平衡。要加强外商投资权益和知识产权保护,稳定利用外资规模,扩大对外投资。要继续推进多双边经贸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1.2 2013 年市场将面对 17 个"奇迹"

  1、中国和美国经济的强劲回暖、全球面对的粮食危机、加上各大央行争先恐后地扩大资产负债表,将在忽视通胀风险之时推高全球通胀水平。

  2、美国财政部、日本财政部和英国财政部将联合宣布分别由美联储、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持有的国债将被取消,这样一来,三个国家债务占 GDP 的比例将分别被削减 11%、18%和 25%。

  3、美国两党在 2013 年初达成协议,为了缓解金融市场的担忧而做出了妥协。因此,市场信心得到提升,企业投资开始回升、就业市场快速改善。

  4、美国房产市场再度陷入停滞,由于信贷环境收紧,美国初现复苏迹象的房地产市场将再度陷入停滞。

  5、日本央行在全球引发"机械货币政策"潮流,随着政权的变更,日本央行也将调整对通胀目标的衡量方法,预计日本央行将延续激进的货币政策直至 2014 年。

  6、日本央行首次购买欧元区债券,欧洲央行保持观望。为了打压日元,日本央行或开始购买欧元区政府债券,而欧洲央行将选择观望态度,不会轻易启动 OMT 计划。

  7、意大利大选将令该国陷入危机并引发 OMT。意大利新政府的成立将冲击人们对该国结构性改革的信心。

  8、从“希腊退出”到“英国退出”。到了 2013 年,人们不再谈论希腊退欧,而是英国退欧。

  9、英国正式放弃抵抗通胀。鉴于当下的情势和通胀水平,政府将上调英国央行的通胀目标,来保全英国央行的名声。

  10、澳大利亚迎接衰退。已经 21 年没见过衰退的澳大利亚恐怕将在 2013 年投入衰退的怀抱。

  11、新兴经济体“错误”增长。新兴经济体将再度增长,但是经济增长来源却是“错误的”。

  12、中国收紧金融环境。在复苏的初步阶段,中国政府用休克疗法收紧金融环境,最终将损害经济复苏。

  13、除日本外的亚洲推进生产力。除日本外的亚洲地区将大幅推行政策改革,刺激当地区域的生产力动力;

  14、墨西哥原油和天然气行业深度改革。

  15、巴西政策从刺激需求转为提振供应,伴随大量野心勃勃的基准建设项目。

  16、土耳其回归传统货币政策立场。

  17、重返苏联,普京成功令乌克兰加入欧亚关税联盟,以换取能源补贴。

  二、 基本面

  2.1 新兴市场将继续主导全球增长,原油需求正在转入新兴市场经济

  高盛预计 2013 年布兰特原油将达每桶 130 美元,并称即使是在相对疲弱的经济成长环境下,原油价格仍料将持续上涨,而这将令需求增速放缓。2013 年美国原油价格为每桶 126 美元,其与布兰特原油价格之差或将进一步收缩,因海上输油管令产能提高至每日 40 万桶。

  同时维持 2012 年布兰特原油价格为每桶 120 美元、美国原油价格为 112.5 美元的预估不变。原油市场在当前现货供应偏紧和欧债危机可能导致近期全球经济衰退的威胁之间摇摆,后者可能造成石油需求大幅下降。

  丹麦盛宝银行对于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 2013 年的预期仍为 90-125 美元/桶,预计 2013 年均价为 111 美元/桶。布伦特原油已成为全球多数原油交易的基础,并成为商品投资组合的首选,而地缘政治风险和投机性投资正影响着原油价格。然而,高油价带来了沙特地区原油的高产出,发展中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公布,以及美国原油生产的增加,已提高了原油供应和均衡价格。

  图表一:国际原油期货走势

国贸期货年报:保卫成本PTA再战2013

  数据来源:国贸期货

  国际能源署(IEA)上调了全球 2013 年原油需求预期。但是该组织表示,全球经济增长微弱将使原油需求相对疲弱。总部在法国巴黎的国际能源署上调了全球2013 年原油需求,每日上调 11 万桶至每日 9050 万桶。

  国际能源署表示,新兴市场将继续主导全球增长,在全球 10 个主要原油消费国中有 5 个现在并非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际能源署的这份报告说明了原油需求正在转入新兴市场经济,并远离全球发达经济体。尽管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增速出现了下滑,但是原油价格仍旧维持高位。

查看最新行情

  2.2 PX 依旧紧俏

  今年国内 PX 进口量整体十分强劲,9 月份单月我国 PX 进口量为 59.1 万吨,较8 月份进口量大幅增加 12.4 万吨,环比上升 26.55%。9 月进口量大幅增加,除了受国内 PTA新产能陆续投放的影响以外,8 月份受台风影响,部分船期被推迟,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去年 9 月份,我国 PX 进口量为 52.2 万吨,今年相比去年进口量也大幅增加 6.89万吨,同比增加 13.21%。从累计进口总量来看,今年 PX 进口量增长更强劲。今年1-9 月我国 PX 累计进口总量为 459.48 万吨,去年 1-9 月进口总量为 365.91 万吨,今年比去年进口量增加 93.48 万吨,同比增长 25.57%。今年我国 PX 进口量大增,与大量新增 PTA 装置陆续投产,增加对 PX 的采购需求有关。

  图表二:国内 PX 现有产能企业

国贸期货年报:保卫成本PTA再战2013(2)

  数据来源:国贸期货

  据统计,目前国内 PX 现有产能 896 万吨,从上图可以看出其实国内的 PX 企业还是以中石油和中石化为主,民营企业的 PX 产能只占到总产能的 31.23%,话语权依旧比较弱。由于国内聚酯产品产销集中在华东地区,因此国内 PX 产能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占总产能的 48.6%。

  图表三:国内 PX 现有产能分布

国贸期货年报:保卫成本PTA再战2013(2)

  数据来源:国贸期货

  从国内现有的 PTA 产能(2690 万吨/年)来看,国内 PX 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PX 的进口依存度随着 PTA 新产能的增加而不断攀升。今年原本有多套 PX 新装置启动,但是截至目前只有福佳大化二期正式投产,其余装置投产时间仍不明确,而市场期待已久的腾龙芳烃也是将投产时间一推再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PX 项目的上马会更加谨慎。

  图表四:国际原油与 PX 价格

国贸期货年报:保卫成本PTA再战2013(2)

  数据来源:国贸期货

  10 月份我国 PX 进口量为 51.2 万吨,环比较少 7.9 万吨,降幅在 13.38%;同比增加 9.84 万吨,增幅达 23.79%,可见较去年同期相比,今年 10 月份的进口量呈现明显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今年 1-10 月 PX 累计进口总量为 510.68 万吨,2011 年 1-10 月累计进口量为 407.27 万吨,同比增加 103.41 万吨,增幅为 25.39%。截止目前,国内 PTA新增产能达到 760 万吨,而 PX 新增产能仅有 70 万吨,今年随着国内 PX 缺口的逐渐增大,PX 进口量较去年同期明显走高。

  今年国内 PX 的进口形式十分强劲。11、12 月份,国内预计还将有 500 万吨左右的 PTA 新装置投产,对 PX 的采购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虽然国内 PTA 开工负荷有所下滑,但是有效产能仍有增无减,且工厂原料固定备货量也将增加。因此,预计11、12 月份 PX 进口量仍会保持高位,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幅依旧会比较明显。

  美联储推出 QE4 并未对市场起到明显提振作用,下游 PTA 工厂亏损严重,装置开工率持续维持低位,且 PX 新产能预计投产时间将至,所以 PX 上涨空间较有限。

  但 PX 新产能是否能如期投产仍是市场关注的重点,2013 年 PX 依旧紧俏。

  2.3  PTA 产能过剩

  2012 年,国内 PTA 市场迎来了 2006 年以来的又一轮产能投放的高峰期,将新投产 1140 万吨 PTA 产能,投产幅度超过 50%,总产能将提高至 3146 万吨,占全球产能的 50%左右。2012-2013 年全球规划的 PTA 产能为 2515 万吨,其中中国为 2070万吨,其中今年下半年是产能集中投放期,仅国内就有 840 万吨产能投放。

  图表五:国内 PTA 生产利润

国贸期货年报:保卫成本PTA再战2013(2)

  数据来源:国贸期货

  2012 年亚洲计划新增 1150 万吨产能全部集中在中国,上半年行情低迷,投产多推迟至下半年。虽然短期内供给矛盾尚不突出,但我国纺织行业进入低增长周期,这将从根本上抑制 PTA 需求。PTA 工厂效益下滑,负荷一般维持在八到九成。另一方面讲利润空间下滑将进一步加剧行业内竞争,淘汰落后装置,加快产业升级。

  图表六:国内外 PTA 现货价格

国贸期货年报:保卫成本PTA再战2013(2)

  数据来源:国贸期货

  据报道,由于亚洲精对苯二甲酸(PTA)产能大量增加可能会对全球 2013 年对二甲苯(PX)需求起到拉动作用,并造成市场供货紧张。2013 年中国还将有几套 PTA 装置要开车,但亚洲没有足够的对二甲苯货供应。

国贸期货年报:保卫成本PTA再战2013(2)

  据统计,2015 年亚洲的 PTA 生产能力可望达到 6900 万吨/年,比 2011 年的 4300万吨/年增加 60%,未来四年的主要新增产能将来自于中国和印度两国。未来三年中国还将有 11 套新建 PTA 装置投产,新增产能 1850 万吨/年。

  2015 年中国 PTA 产能将达到 3900 万吨/年,比 2011 年增长近一倍。由于欧洲PTA 需求不旺,2013 年亚洲也许会开始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安特卫普地区购买PX 船货,为新装置提供原料。

查看最新行情

  2.4 乙二醇下游及终端用户的需求比较有限

  市场认为下游聚酯和纺织业需求疲软,PTA 价格前景黯淡,因此下游对 MEG 的采购价格形成打压。聚酯生产商绝大多数观望,采购心态谨慎,因为聚酯产销低迷。不过,全球经济正在朝着恢复的方向发展,为投机贸易商增添了一定信心,贸易商采购活动是价格反弹的主要推动力,终端用户的参与有限。

  图表七:国内 PTA 与乙二醇价格

国贸期货年报:保卫成本PTA再战2013(3)

  数据来源:国贸期货

  综合而言,美国大选结果成定局,原油及股市大宗商品期货目前已出现良好反弹格局,市场心态再度回暖,乙二醇市场询盘气氛升温,全球经济正在朝着恢复的方向发展,这也给投机商增添了一定信心。因为下游及终端用户的需求比较有限,而贸易商采购活动将是带动乙二醇价格反弹的主要动力。

  2.5 下游市场

  图表八:聚酯切片与涤纶短纤价格走势

国贸期货年报:保卫成本PTA再战2013(3)

  数据来源:国贸期货

  2012 年聚酯涤纶需求增长明显减缓,聚酯下游行业生产放缓。2012 年 1-9 月,纱线产量累计约达 2372.5 万吨,同比增加 12.9%。数据虽好,但实际感受很差。布产量同比增长 5.26%,增速继续下滑。服装产量约 200 亿件,同比仅增长 6.56%。国内软饮料产量近亿吨,同比增长约 8.35%,增速下降 10.5 个百分点。碳酸饮料产量累计下降近 14.5%,远低于过去几年平均 20%以上的产量增速。

  纺织品服装内销放缓。前三季度全国纺织服装零售总额增 17.8%,增速下降 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国大型零售企业纺织服装销售额同比增 11.2%,增速下降 14.5个百分点。同期销售量同比增加不足 2%,增速下降 3.7 个百分点,增速持续明显下降。

  纺织服装出口增长停滞。1-9 月份国内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累计同比增长仅 0.54%。1-8 月对欧出口负增长-11.8%。其中对欧盟十五国-15.4%,对意大利下降最多为-24.7%。对美国、日本分别增长 3.4%、1.0%。

  聚酯产品直接出口量减缓,化纤纺织行业景气回落,服装类企业陷入库存门。2012 年聚酯装置开工率小幅下滑 3 个百分点到 82%,其中瓶片和长丝装置开工率回落 7-8 个百分点。1-10 月份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仍高达约 112 美元/桶,但聚酯涤纶产品平均价格下跌了 17%左右。聚酯涤纶主要品种盈利能力明显下降,现金流均从高位逐步降低,涤纶全行业毛利率和利润率明显下滑,库存上涨,亏损面增加。

  图表九:涤纶长丝价格走势

国贸期货年报:保卫成本PTA再战2013(3)

  数据来源:国贸期货

  2012 年聚酯涤纶供应过剩压力增大,中国聚酯行业进入新一轮高速扩张。2011-2013 年中国聚酯产能进入新一轮高速扩张期,年新增产能达到 400-600 万吨。2012 年底中国聚酯产能将达到 3850 万吨左右。2013 年底中国聚酯产能将达到约4300 万吨。2012 年是产能扩张最多的一年,全年新增产能 550-600 万吨左右,同比增加 18%左右。前三季度投产 450 万吨,不少装置先产切片,再逐步配套长丝、短纤装置,由于配套滞后,切片商品量大增。

  聚酯瓶片超高速扩张。2012 年新增瓶级切片产能 170 万吨,扩能 35%,总产能达到 660 万吨。涤纶长丝扩能也可观。2012 年,因部分工厂未及时安装卷绕头,涤纶长丝实际扩能约 300 万吨,年底产能达到约 2750 万吨。2011-2013 年平均年扩能350 万吨以上。涤纶短纤再现历史。2012 年熔体直纺短纤产能将达到 600 万吨,同比增长 14.5%,同期回料纺产能超过 700 万吨,扩能带来增产。预计 2012 年我国涤纶产量预计达到 3000 万吨,增速会下滑,但绝对量增幅较大。

  棉花丰产,供应宽松。2011/2012 年我国棉花产量约 660 万吨左右,同比增长约 10.7%,缺口 300 万吨左右。但今年 1-9 月份进口棉花近 403 万吨,增 107%。

  图表十:轻纺城面料市场化纤布成交量

国贸期货年报:保卫成本PTA再战2013(3)

  数据来源:国贸期货

  2013 年聚酯涤纶市场行情热点不多,行业环境严峻。聚酯涤纶黄金时代已逝,行业发展正从黄金十年走向白银时代。2013 年聚酯涤纶产能持续猛增,新增产能仍将达到 500 左右,涤纶长丝为主,瓶级切片和涤纶短纤仍有一定增长。在 FDY(新增99-116 万吨产能)陷入严重亏损后,未来新增 POY 直纺产能(82.5-89 万吨)较多,POY或将步 FDY 后尘。切片纺的投资出现明显的降温,未来新增的切片纺数量锐减。2011年以后,国内加弹机的增速出现明显的下滑。在经历了 2013 年的投资低潮后,2014年以后市场或许会恢复至 5.5-6%的相对稳定的增速。

  2013 市场多空力量均比较薄弱,热点不多,热情不高,行情大起大落概率较低。行情随成本波动,独立行情很难显现。多数产品基本在盈亏平衡线或以下运行。装置负荷下降,市场资源并不会如产能增长。工厂运行困难,亏损面增加,多数工厂勉强维持运行,少数工厂主动停产,也有少数工厂被迫停产。下游纺织尽管需求萎靡,但可获得充足的、价格低廉并基本稳定的原料,或许可以慢慢促进行业复苏。

  三、 市场综述

  全球经济下滑,股市和大宗商品全线下挫。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整体呈现需求不足迹象。欧债危机不断,西班牙和意大利国债收益率持续走高,作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地区的欧盟经济陷入衰退,直接影响纺织品服装出口订单,我国对欧纺织品出口形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善。同时 2012 年国内 PTA 市场迎来了 2006 年以来的又一轮产能投放的高峰期,导致 PTA 产能过剩,而 PX 依旧紧俏。

  四、 操作策略

  2013 年 PTA 利润空间的下滑将进一步加剧行业内竞争,淘汰落后装置,加快产业升级。预计明年上半年在国内宏观因素的作用下,PTA 有望表现强势,而进入下半年国际宏观不确定性加大,对国内市场影响作用显现,下游终端市场可能对 PTA支撑不足。

稿件来源:国贸期货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