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巨量棉花库存难以消化 需求低迷复苏缓慢
1 供给分析
1.1 国内库存高企,预计种植面积将会进一步缩减
国内高企的库存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从2011年开始无限量收储造成的。虽然中间抛储近50万吨,相对前期收储来说,抛储的量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加上本年度收储预计棉花库存将超过740万吨,而这个库存依然有继续放大的趋势。
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于大量的进口棉花,由于收储和进口配额造成了内外棉花超过5000元/吨的价差,进口棉花的利润十分可观。 如果2013年国家继续保持棉花收储的政策,那么进口棉花与国产棉花的价差将会继续保持高位,由此导致库存压力也依然会长期存在。
1.2 全球棉花供给维持宽松,库存消费比不断下滑
伴随着消费的回落,库存消费比将会进一步扩大。从美国农业部预测的2012/2013年度的情况看,全球棉花依然会维持过剩的供给,结合图表的趋势,这种供给宽松可能会维持到2013/2014年度,才会恢复到相对供需平衡的状态。因此,国际棉花价格中长期都会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即使需求量出现复苏,也很难期待棉花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上涨。
同时该报告预期中国2012/2013年度棉花消费量将会下降至773万吨左右,而抛开内外棉价差,单从这一消费量来看,中国国产棉已能够基本满足需求,供需缺口仅87.1万吨,国内棉花需求缩水非常迅速。同时,由于收储导致期末库存将会升高至819万吨,库存消费比高达105.94%。很明显中国国内棉花过剩的情况比全球平均水平更严重。
1.3 明年是否继续收储将会决定棉花价格的命运
从2012/2013年度的棉花收储的情况来看,企业和棉农均不看好后市棉花价格,因此交储十分积极,并没有出现去年同一时期的惜售现象。如果国家在新年之前没有推出抛储政策,就算下游需求低迷,国内棉花将依然能够保证稳步上升的态势,同时处于收储结束后的郑州棉花期货合约的远月合约压力将会继续增大。从目前国内外棉花价差很明显看出,棉花收储是将国内棉花价格支撑在高位附近的唯一因素。因此不难得出结论,明年是否收储就是决定棉花价格命运的最关键影响因素
虽然收储棉花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但是既然已经开始了,那么就只能做到底,否则将会导致棉花大幅补跌,造成市场动荡。因此,预计2013/2014年棉花收储政策还会持续,但是收储政策的公布时间点是在收储结束前还是结束后,将会影响到收储后棉花价格的走势,需要投资者特别关注。
2 需求分析
2.1 国际纺织品需求低迷,棉纺织品进出口增速减缓,收储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显现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欧洲债务危机、美国债务危机等造成市场动荡,全球消费市场大幅缩水,欧美国家纺织品进口订单出现大量减少国内纺织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而中国经济预计未来如果没有更大幅度的改革,长期经济增速继续下滑将会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虽然中国新任领导集体希望能够进一步改革目前的现状,通过“实干”推动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是从长期的历史经验看,经济转型将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同时改革也会十分困难,存在的不确定性还是很大的。那么保守预期,未来中国经济将会失去高速增长的动力,维持比较温和的增长。
除此之外,由于收储导致的国内高棉价,也会继续影响纺织行业的发展,造成纺织行业成本高企,产品竞争能力下降。这也给需求的复苏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尤其是导致不少海外订单外流。由于未来棉花收储很可能还要进行,那么纺织行业将会继续处于高成本、低需求的压力下,那么其工业增加值的增速重回15%以上将会异常艰难,可能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因此,棉花的2012/2013年买棉花的需求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增长,甚至高棉价可能导致需求继续萎缩。
2.3 替代品需求相对稳定,进一步压缩棉花需求
需求方面除了来自于低增长带来的增速放缓,以及高棉价带来的需求减少外,棉花同样还面临着来自于化纤布以及进口棉纱等替代品带来的竞争压力。
从图13可以看出,近年来化学纤维发展迅速,化纤布与棉混纺交织布的增速大于棉布的增速,特别是2011年以来,化纤布增速十分明显。除了化纤,还有进口棉纱也对棉花需求形成了威胁。同样是由于高棉价,导致与其使用国产棉纱倒不如从国外进口棉纱成本更低。2012年国内进口棉纱大幅增加,其增长的幅度远远超过了历史的波动范围。
3 结合棉花需求的季节性规律预测2013年棉花行情走势
结合上面对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分析,国际市场棉花供给宽松,需求复苏还需要时间。而国内由于收储虽然导致市场上棉花量很少,但是国储库存严重高企,库存消费比超过100%。明年收储可能仍将继续,旧棉轮储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与供给相反的是,需求方面由于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中国经济长期处于增速减缓当中,高棉价造成的企业高成本都造成了棉花需求的缩水,同时也使得后市棉花需求的复苏变得更加艰难。总体而言,棉花市场能够维持目前的价格,仅仅是靠增加国储的库存来维持的,因此,预计明年收储依然还会进行。但是今年收储结束后,旧棉轮储,需求不振,棉花价格下跌是必然趋势。从郑棉远期合约的走势上也体现的非常明显。
结合季节性需求规律,棉花价格2013年可能在2月底见顶,随后5、6月份需求淡季时候,棉花价格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如果在本年度收储结束前国家能够提前公布2013/2014临时棉花收储政策,则依然能继续稳定棉花价格在17000-20000之间。否则国际棉花价格下跌,将导致国内棉花价格回落至14000-15000元/吨附近。
1.1 国内库存高企,预计种植面积将会进一步缩减
国内高企的库存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从2011年开始无限量收储造成的。虽然中间抛储近50万吨,相对前期收储来说,抛储的量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加上本年度收储预计棉花库存将超过740万吨,而这个库存依然有继续放大的趋势。
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于大量的进口棉花,由于收储和进口配额造成了内外棉花超过5000元/吨的价差,进口棉花的利润十分可观。 如果2013年国家继续保持棉花收储的政策,那么进口棉花与国产棉花的价差将会继续保持高位,由此导致库存压力也依然会长期存在。
1.2 全球棉花供给维持宽松,库存消费比不断下滑
伴随着消费的回落,库存消费比将会进一步扩大。从美国农业部预测的2012/2013年度的情况看,全球棉花依然会维持过剩的供给,结合图表的趋势,这种供给宽松可能会维持到2013/2014年度,才会恢复到相对供需平衡的状态。因此,国际棉花价格中长期都会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即使需求量出现复苏,也很难期待棉花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上涨。
同时该报告预期中国2012/2013年度棉花消费量将会下降至773万吨左右,而抛开内外棉价差,单从这一消费量来看,中国国产棉已能够基本满足需求,供需缺口仅87.1万吨,国内棉花需求缩水非常迅速。同时,由于收储导致期末库存将会升高至819万吨,库存消费比高达105.94%。很明显中国国内棉花过剩的情况比全球平均水平更严重。
1.3 明年是否继续收储将会决定棉花价格的命运
从2012/2013年度的棉花收储的情况来看,企业和棉农均不看好后市棉花价格,因此交储十分积极,并没有出现去年同一时期的惜售现象。如果国家在新年之前没有推出抛储政策,就算下游需求低迷,国内棉花将依然能够保证稳步上升的态势,同时处于收储结束后的郑州棉花期货合约的远月合约压力将会继续增大。从目前国内外棉花价差很明显看出,棉花收储是将国内棉花价格支撑在高位附近的唯一因素。因此不难得出结论,明年是否收储就是决定棉花价格命运的最关键影响因素
虽然收储棉花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但是既然已经开始了,那么就只能做到底,否则将会导致棉花大幅补跌,造成市场动荡。因此,预计2013/2014年棉花收储政策还会持续,但是收储政策的公布时间点是在收储结束前还是结束后,将会影响到收储后棉花价格的走势,需要投资者特别关注。
2 需求分析
2.1 国际纺织品需求低迷,棉纺织品进出口增速减缓,收储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显现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欧洲债务危机、美国债务危机等造成市场动荡,全球消费市场大幅缩水,欧美国家纺织品进口订单出现大量减少国内纺织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而中国经济预计未来如果没有更大幅度的改革,长期经济增速继续下滑将会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虽然中国新任领导集体希望能够进一步改革目前的现状,通过“实干”推动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是从长期的历史经验看,经济转型将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同时改革也会十分困难,存在的不确定性还是很大的。那么保守预期,未来中国经济将会失去高速增长的动力,维持比较温和的增长。
除此之外,由于收储导致的国内高棉价,也会继续影响纺织行业的发展,造成纺织行业成本高企,产品竞争能力下降。这也给需求的复苏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尤其是导致不少海外订单外流。由于未来棉花收储很可能还要进行,那么纺织行业将会继续处于高成本、低需求的压力下,那么其工业增加值的增速重回15%以上将会异常艰难,可能会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因此,棉花的2012/2013年买棉花的需求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增长,甚至高棉价可能导致需求继续萎缩。
2.3 替代品需求相对稳定,进一步压缩棉花需求
需求方面除了来自于低增长带来的增速放缓,以及高棉价带来的需求减少外,棉花同样还面临着来自于化纤布以及进口棉纱等替代品带来的竞争压力。
从图13可以看出,近年来化学纤维发展迅速,化纤布与棉混纺交织布的增速大于棉布的增速,特别是2011年以来,化纤布增速十分明显。除了化纤,还有进口棉纱也对棉花需求形成了威胁。同样是由于高棉价,导致与其使用国产棉纱倒不如从国外进口棉纱成本更低。2012年国内进口棉纱大幅增加,其增长的幅度远远超过了历史的波动范围。
3 结合棉花需求的季节性规律预测2013年棉花行情走势
结合上面对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分析,国际市场棉花供给宽松,需求复苏还需要时间。而国内由于收储虽然导致市场上棉花量很少,但是国储库存严重高企,库存消费比超过100%。明年收储可能仍将继续,旧棉轮储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与供给相反的是,需求方面由于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中国经济长期处于增速减缓当中,高棉价造成的企业高成本都造成了棉花需求的缩水,同时也使得后市棉花需求的复苏变得更加艰难。总体而言,棉花市场能够维持目前的价格,仅仅是靠增加国储的库存来维持的,因此,预计明年收储依然还会进行。但是今年收储结束后,旧棉轮储,需求不振,棉花价格下跌是必然趋势。从郑棉远期合约的走势上也体现的非常明显。
结合季节性需求规律,棉花价格2013年可能在2月底见顶,随后5、6月份需求淡季时候,棉花价格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如果在本年度收储结束前国家能够提前公布2013/2014临时棉花收储政策,则依然能继续稳定棉花价格在17000-20000之间。否则国际棉花价格下跌,将导致国内棉花价格回落至14000-15000元/吨附近。
稿件来源:
第一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