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发布的9月份全球棉花产需预测认为,需求下降给棉花行业带来重大打击。虽然市场一直在关注棉花产量前景和近期的棉花贸易,本年度的全球产量有望增长2%,但需求是任何一种商品的基石,到目前为止棉花需求仍很疲软。由于2010-2011年棉价出现史无前例的波动、主要零售市场经济增长缓慢、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棉花需求减少了大约300万吨。
在中国的收储政策、配额政策和滑准税政策的影响下,中国国内的用棉量将继续减少。2012/13年度中国棉花消费量预计为860万吨,和上年度持平,但较2007/08年度1100万吨的历史高点大幅减少。由于减少的棉花消费被化纤和粘胶产品取代,棉花的市场份额快速缩小。除中国以外,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和美国的用棉量稳中有增。中国棉花政策对棉花消费的影响和上世纪90年代初期前苏联解体类似,当时的全球棉花消费量为1850万吨。
2012/13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计为2520万吨,同比减少7%,但仍高于消费量。中国棉花产量预计增加,印度产量将减少到520万吨,美国产量预计增加。此外,谷物和油料作物价格上涨将使巴西和其他国家的植棉面积减少。
2012/13年度全球棉花进口量预计为730万吨,为近四个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较上年度减少200万吨。由于中国的储备棉库存已经很高,因此中国不大可能继续采购外棉补充储备棉库存。
美棉出口周报显示2012年8月24-30日,美棉签约量保持稳定装运量略有增加,当周,2012/13年度美国陆地棉出口净签约量为1.90万吨,美国陆地棉出口装运量为4.74万吨。当周,2012/13年度皮马棉出口净签约量为0.68万吨。皮马棉出口装运量为0.40万吨。
目前外棉基本面环境偏空,市场缺少利好消息提振,ICE棉价走势将保持弱势格局。中国政策干预对市场影响也越来越大,相对于40万吨的配额,以及已经开始的抛储工作,下年度棉花收储对于市场的影响将会更大。截至9月7日,国家抛储累计成交14.49万吨,成交率68.55%。目前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前景不乐观,棉花消费前景暗淡。国内虽然有收储托市,但是棉花进口盈利依旧非常高,纺织下游需求持续低迷,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纺织厂出口订单不足,即便外棉价格优势明显,纺织厂补库意愿也不够强,企业经营压力日渐增大,停产限产现象增加,进一步制约用棉需求。在消费疲软的情况下,纺企成品库存高企。郑棉短期内仍以震荡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