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棉棉崛起”在微博上发表的文章,作者一家之言,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业者参考!
今晚无事,整理一下思路,试着分析一下目前棉花的困局。 棉花经过一轮资金打压从高位跌到12500附近,随着政策维稳,企业一轮补库需求,新疆籽棉收购伴随着天气问题,从国庆前开始一路上涨,期价顺势拉涨至14000上方重新受阻。目前1月在13300-13500区间窄幅震荡,持仓从60W减至40W,日成交由高位的100W到最近的10W以下,可谓冰火两重天。简而言之,目前双方偃旗息鼓,各自盘算着这场战役如何进行,但是彼此都清楚着对方的底牌。
棉花的基本面其实很清晰,多空都知晓,只是双方都在寻找最佳的着力点,以中信为代表的多方席位当初设想企业库存水平极低,现货在有效时间内下跌空间有限,并且当时直补的改革政策的执行仍未明朗,认为国家希望改革平稳由收储过渡到目标价补贴的市场化中。那么我们第一步就来看看当初设想的基础是否还在?
直补细则公布后,新疆也很快出台政策配合直补的执行实施,新疆籽棉收购进度加快,随着补库的结束,收购价由6.3左右回落至目前的6块以下,折皮棉低位到13300左右,收购基本完成,随着公检数量的提速,新疆棉花外运铁路、公路的政策的支持,新疆棉花供应问题已无大碍,但是需求方面,从最近棉花竞拍结果看,质量非常好的的手采棉成交不尽人意,价高量少,多次流拍,兵团销售情况也亦如此,最新广交会的情况看,长短订单均下降,棉企看跌预期一致,随用随买、低库存是用棉企业目前的通用的采购策略。那么多方手中的底牌所剩不多,可以寄托的想必是产量的降幅、新疆棉搭配进口以及旺季需求消费等,但是这些因素现在看来,能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了,但是为何基本面如此清晰的情况下,行情仍如此纠结,那是因此行情演绎背后多空主力都相互计算着彼此的利益最大化。
空头依赖的基本面因素就不多提,只想说一点,从全球库存来看,中国库存占了一半以上,可以断言,在未来一两年内全球 棉价格局中,中国棉花价格应该是最弱的一方,外棉涨,价格涨了国储棉会释放,外棉跌,通过棉纱进口挤压棉花需求。明白了这点,我们回过来看看1月合约目前面临的问题,持仓从60多万到现在的40W,成交量从100多万到现在10W以下,冰火两重天,多空双方要想在这样的局面下全身而退基本不可能,那么多头能做的一方面希望寄托的利多因素起作用,二方面抛5月棉花对锁,减少风险头寸,所以我们看到以中信为代表的多单席位在5月中有一半的多头。之所以战役没有打响,是因为两个巴掌都心照不宣,空头也认同目前仍不是发动攻击的最佳时机,吸取了上一波的经验,完全依靠资金一是打压,遭遇的不仅仅是政策、多头甚至是滑头的反击,所以目前进攻,那是为散空抬轿子,希望的利润最大化难以成真。因此清水煮青蛙式的给予现货更多的时间去适应下跌,时间会让多头自己把价格砍下去,不费一兵一卒。
未来可以预见,内地补贴经过一轮挣扎后,也会如新疆一样,量能卷土重来,至于棉价跌到哪里,我相信行情会一步步走出来,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顺势而为。但是对于棉花市场不需要悲观,经过了10年的阵痛,回归市场化棉花能否王者归来,我相信仍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去蛰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