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国内棉价整体维持弱势 下行难度较前期增加
发表时间:2014-11-13    作者:丁永欣  发表评论()

  第一部分:10月市场回顾

  一、期货行情回顾

  10月份,郑棉期货整体以低位震荡为主。首周国庆节假,期货市场休市;节假归来,在籽棉上涨行情推动下,郑棉期货走出一波反弹行情,甚至一度突破14000,但随着籽棉价格的滞涨及棉花出疆运费降低等因素影响,郑棉震荡走低。 月内,郑棉起始价格13345元/吨,10月31日收盘价13610元/吨,月上涨265元/吨,涨幅2%左右;期间最高价14100元/吨,最低价13030元/吨。

  从成交上来看,郑棉1501合约日均成交量较9月份减少,且日成交量呈递减趋势,成交活跃度下降。10月份,主力1501合约共成交1036万手左右,日均成交57.6万手左右。10月31日,郑棉1501合约收盘持仓40.7万手,较9月30日减少10万手。

  现货市场,10月初国内棉花价格延续调整,至10月中旬逐步走稳,月底主流棉价趋稳于14700-14800元/吨附近,新疆棉价14400元/吨附近。据统计测算,10月份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128B级指数均价14848元/吨。受国内经济数据不佳、新棉上市增加供给、下游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国内棉价整体还将维持弱势,但棉价下行难度较前期增加、下行空间受成本限制。随着新年度宏观调控政策明确以及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落地,各地籽棉收购工作逐步展开。受采摘延迟和价格下跌双重影响,企业入市谨慎,棉农惜售较重,市场陷入僵持局面,收购进度大幅慢于去年同期。

  二、基本面情况

  1、10月USDA报告:继续调整2014/15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至新高

  10月10日,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10月份棉花供需预测报告。从报告内容看,调高了2014/15年度全球棉花的期末库存18万吨,至2332万吨,主要是因为期初库存上调,而产量和消费量虽也有所调增,但相互抵消了。产量上调了30万吨,包括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而下调了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和津巴布韦的产量。中国的消费量因国产棉的使用取代进口棉纱而上调33万吨,印尼和越南的消费量也有所调高,但下调了印度的消费量。全球贸易量因中国进口减少而下调了17万吨。印度库存量在产量增加和出口下降的综合作用下较上月大幅上调。中国的库存预计会较上年度减少12万吨,中国之外的库存会上升到980万吨。2013/14年度全球库存上调了22万吨,主要是因为中国和巴西的产量高于之前预计。中国的产量由于连续收储而上调了16万吨。

  与9月预测报告相比,报告下调了2014/15年度美国棉花产量、期末库存和价格。全美产量下调了6万吨,为354万吨。美国内消费量未有变化。出口仍为212万吨,尽管国外需求下降,但对美棉的需求仍会保持。在中国政府表明会实施更严格的进口政策后,2014/15年度棉农收到的平均价格下调至55-65美分/磅之间,平均值为60美分/磅,较9月下跌了4美分。

  2、全国棉花库存

  据中国棉花协会棉花仓储分会对148家仓储会员单位统计,截至9月底,商品棉周转库存总量为10.72万吨(其中内地库10.15万吨、新疆库0.57万吨),环比增加0.02万吨,同比减少47.18万吨。商品棉周转库存以进口棉和新疆棉为主,其中进口棉占51%,新疆棉占46%,地产棉占3%。据此推算,全国商品棉周转库存总量约为13.3万吨,较上月增加0.1万吨。当月,新疆区内27家中转站通过铁路向内地发运商品棉0.3万吨。

  9月份新疆棉花收购量大幅低于上年同期,基本没有新棉入库;内地部分棉区开秤,收购进度总体慢于上年同期,新棉少量入库。商品棉周转库存仍以进口棉和前期成交储备棉为主,总量环比微幅增长,同比仍大幅下降八成以上。新疆棉铁路运输以储备棉为主,公路运输以商品棉为主,本月公路出疆棉1.6万吨,环比减少0.2万吨。

  内地商品棉周转库存。截至9月底,内地122家棉花仓库的商品棉周转库存量10.15 万吨,环比增加0.15万吨,同比减少42.75万吨。内地商品棉周转库存中,进口棉占54%,新疆棉占42%,地产棉占4%。从内地库存分布来看,山东和江苏库存量最大,其次是河南、湖北、河北。其中山东31%,环比上升6个百分点;江苏23%,环比下降10个百分点;河南21%,环比上升9个百分点;湖北2%,与上月持平;河北1%,与上月持平;湖南0.3%,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新疆商品棉周转库存。 截至9月底,新疆区内27家仓库商品棉周(中)转库存为0.57万吨,环比减少0.13万吨,同比减少4.43万吨。库存全部为新疆棉。以上中转站当月通过铁路向内地发运商品棉1.2万吨,环比增加0.1万吨,同比增加0.2万吨。据此推算,9月底新疆棉在途量约0.3万吨。

  3.籽棉市场:收购进展缓慢,内地棉企尤为谨慎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对13省区85县市2290户农户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0月31日,全国新棉采摘进度为71.8%,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里的正常年份(同期平均值)下降9.7个百分点,其中新疆采摘进度为70.5%,同比下降14.6个百分点;全国交售率为65.5%,同比下降9.1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里的正常年份下降5.5个百分点,其中新疆交售率为81.0%,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

  新疆棉花市场。10月中上旬,新疆籽棉价格上涨,一些棉农有存籽棉、等上涨的心态,惜售情绪较重;而到下旬,籽棉价格滞涨,惜售意愿下降,交售进度明显加快。月底北疆因霜降到来,棉花质量下降,轧花厂收购价继续小幅下调,特别是机采棉大量上市。籽棉到厂价在5—5.3元/公斤,手摘棉主流报价在6.2—6.4元/公斤,部分企业拒收霜后花。南疆阿克苏地区籽棉采摘较慢,仍以中期花为主,收购价格保持平稳,报价多集中在6.5—6.7元/公斤;喀什巴楚等地收购均价在6.3元/公斤,库尔勒地区基本维持在6.2—6.3元/公斤,籽棉收购量和收购价基本下滑,但随着籽棉质量的下降,收购价格应该有进一步下探的趋势。现货交易趋稳,主要站台皮棉报价在14600—14800元/吨之间,仍然有15000元/吨的优质棉花成交,但价格商议空间增大,监管库皮棉出现局部“拥堵”现象,走货速度放缓,轧花厂有意压价收购籽棉以控制成本,同时碍于成本较高,惜售心理出现;参与收购的纺织企业和棉商急于向内地移库,以争取最佳销售时机;相反,纺织企业对高价现货皮棉消化困难,期待棉花价格稳中有降,市场观望情绪增加。

  河北棉市概况。据河北棉花协会最新监测调查数据,今年河北省棉花面积570万亩,比6月份调查增加10万亩,比上年减少155万亩,下降幅度为21%。棉花生育期内天气晴好少雨,纤维发育好,棉花吐絮畅、无僵瓣、色泽白,衣分达到38%-39%,除马克隆值偏高外,其他指标均好于前几年。今年籽棉亩产普遍超过500斤,一些地方出现了600斤以上的产量,预计河北省棉花总产45万吨,基本与上年持平。河北省棉花如果按籽棉每斤3.3元,棉籽每斤1.16元,衣分38%,加工费每吨600元,粗略计算,成本价近14300元/吨,基本没有利润。

  河南棉市概况。据河南省棉花协会,今年河南地区棉花受阴雨天气影响,质量不如往年,主要以淡点污棉为主。加工企业因籽棉品级低,收购价格又降不下来,不敢放开收购。淡点污棉二级收购报价3.00元/斤左右,衣分38,棉籽报价1.05元/斤左右。

  山东棉花市场。截止10月底,山东省德州市籽棉摘拾率90%以上,采摘渐近尾声。由于棉价偏低,棉农不愿交售,棉企收购量都不多,低于往年同期收购量。籽棉平均衣分38.5%左右,回潮率12%左右,白棉三级占80%左右。籽棉收购价格在3.25元/斤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1.00元/斤左右。棉籽价格基本稳定,目前1.15元/斤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0.25元/斤左右。

  安徽棉花市场。据安徽安庆棉花协会,今年安庆市的棉花播种面积80余万亩,与去年同期109.5万亩相比减少20%以上。苗期的低温多雨,移栽推迟,加上7-8月花铃期的低温寡照,使得棉花的生殖生长受到抑制,棉花坐率低,部分棉田出现早衰现象。据统计棉花单产在400斤/亩,比正常年份减少100斤/亩,预计产量在5万吨左右。统花收购价格3.05-3.2元/斤,棉企收购谨慎。

  第二部分:11月份市场展望及操作建议

  截止10月底,全国籽棉采摘进度七成左右,交售进度六成五,总体偏慢一成左右。新疆市场籽棉价格滞涨趋弱,但购销趋于活跃;内地市场各方谨慎,但入市企业增多,较前期有所好转。整体来看,进入11月份内地现货皮棉价格短期持稳于14700-14800元/吨,短期受成本限制下跌空间有限,但棉市整体偏空氛围仍在,依然是易跌难涨。

  期货市场,郑棉1501合约低位震荡,预计短期维持区间震荡行情,运行区间13000-14500元/吨。关注机采棉成本,其参与交割对棉花期货价格有较大影响。操作上,建议郑棉逢高沽空,短线参与为主,压力位14000-14500区域。

稿件来源:华联期货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