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抛储价格托底棉价难降 远期库存消费压力难升
发表时间:2013-01-21 发表评论()
本周棉花市场延续了新年以来坚挺上扬的表现,内外皆红红火火,暖意洋洋,颇有“新年新气象、冬去春来到”的意味,蒸蒸日上不敢奢望,暂时的乐观坚强也是棉花市场的信心所向。
国际棉花市场随着大宗商品一道热度不减,上周USDA全球棉花供需报告利空消息暂时被搁置,主要得益于美国、中国经济数据好转,中国棉花需求的增加和抛储价格的托底支撑,而且美棉出口保持良好记录,市场继续炒作未来美棉种植面积减少18%,创25年来的新低,加之印度大量收储,减少国际市场供应,重重利好讯息刺激国际棉花市场保持坚挺姿态。首先纽约ICE棉花期货市场经过前半周的盘整蓄势,周末突破前期震荡空间,再创新高。其中03月份合约在75美分/磅获得较强支撑,经过震荡巩固实现突破上扬,创出八个多月来78美分/磅的高位,如果站稳此高压点位,后市将延续上涨行情;远月05月份合约表现稍弱于近期,但也冲破78美分/磅的高点,盘面整体表现强势上涨态势,仍处于强势上升通道。现货市场在期货市场走高的带动下,价格有所上调,Cotlook A指数从83美分/磅调高至85美分/磅之上,市场交易在中国进口需求增加的提振下有所活跃,美棉出口和装船情况良好,在预期种植面积减少的炒作下,企业买盘增加,印度国内棉花市场稳定,在收储的调控下价格趋于向上,巴基斯坦国内企业购销波动不大,其他各地棉花报价小幅抬高,中国进口棉市场受节日补库需求趋于活跃,价格稳定的印度棉受到青睐,进口棉价格指数也随之上调至87美分/磅以上,随着纺织企业配额的陆续落实,进口棉交易将逐渐增多。国际棉花市场的暂时走强则不能摆脱整体消费疲弱,棉花资源供大于求的长期弱势,中国抛储的持续增量也将大大缓解市场眼前的供应紧张,并对国际市场形成供应压力,供需矛盾仍将是棉花市场挥之不去的负累。
目光转向国内市场,本周显得热闹非凡,收储和抛储同时进行,一收一放成为国内棉花市场的焦点,平衡着市场的总体供需。本周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经济持续转好,反应出中国经济继续筑底回升的态势,为企业后市经营提振了信心。抛储19000元/吨的价格切合各方实际情况,不仅没有打压市场,反而起到托底效应,纺织企业踊跃竞拍国储的热情,同时也激发了现货市场的坚挺,补库需求一时烘托出了需求转暖的气氛。期货市场受抛储低价托市,以及外盘的高调带动,由弱势调整转为震荡反弹,同时也存在对抛储的市场反应保持观望的一面。近月1301合约面临交割已无力回天,最后以接近现货价格退出市场;转为近月的1303合约也被抛储热情所感染,一周表现小幅反弹的行情;资金和目光转向了1305合约,仓单的紧张,库存压力较低轻,再次逼仓的传言不断,企业和投机买盘占据上风,推动盘面一举越过19500元/吨的前期震荡上轨,突破19600元/吨的阶段高点,并试图站稳脚步蓄势再上。现货电子盘撮合市场受抛储冲击稍显失落,企业更多兴趣竞购国储棉,撮合交易和订货量保持低调,均价接近于现货水平盘整,由于抛储的深入推进,撮合市场恐难有大的反弹机会。
现货市场由于抛储的搅动,交易更显冷清,但在收储的托市下,价格仍然保持小幅上扬,一周棉花价格指数报收于19287元/吨。本周已经完成收储579万吨,接近总产量80%的棉花资源被冻结,市场流动新棉非常有限,特别是高等级的新疆棉更是少之又少,价格也保持在20000元/吨以上的水平。抛储目前已进行了一周的时间,共计抛售17万吨,大多以2008左右的陈棉,平均等级在4级以下,均价在18500元/吨上下,对于质量要求不高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所以招来了参与企业的踊跃竞购。为了稳定市场,满足纺织原料需求,国家有关部门在周末特别出台“理性竞购国储棉”的公告,显示了国家强力调控市场的决心,给纺织企业吃下了“定心丸”。在抛储“细水长流”的运作下,纺织企业也将按需竞购,避免盲从心理,而对棉花现货无疑形成长期压力,平抑市场大起大落。纺织市场随着节日订单的集中到来,生产销售状况会有所好转,大量购进原料补充库存保证生产,碍于抛储和现货市场无法满足高等级棉花需求,进口棉和电子盘仓单是部分企业关注的方向,无形中对国际棉价构成支撑。但整体下游市场并不乐观,经济萧条削弱消费的增长,纺织产品销售依旧不畅,价格低迷,亏损生产的现象仍很多,企业开机率低下,资金、成本、销售压力不减,限产、停产、提前放假的情况不在少数。棉花现货市场在低价外棉和抛储的夹击下,总体会更显冷清和萎缩,棉企的日子也就更加难过,但无奈国家政策考虑的重点似乎不在于此。
在经济筑底回升的过程中,消费增长、需求改善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长期性,政策主导也将是市场发展的焦点,保棉农收入,保纺织生产,稳行业发展的政策调控主线将逐一兑现,棉花市场的稳定也理应涵盖其中,近期抛储价格托底难降,远期库存消费压力难升。
国际棉花市场随着大宗商品一道热度不减,上周USDA全球棉花供需报告利空消息暂时被搁置,主要得益于美国、中国经济数据好转,中国棉花需求的增加和抛储价格的托底支撑,而且美棉出口保持良好记录,市场继续炒作未来美棉种植面积减少18%,创25年来的新低,加之印度大量收储,减少国际市场供应,重重利好讯息刺激国际棉花市场保持坚挺姿态。首先纽约ICE棉花期货市场经过前半周的盘整蓄势,周末突破前期震荡空间,再创新高。其中03月份合约在75美分/磅获得较强支撑,经过震荡巩固实现突破上扬,创出八个多月来78美分/磅的高位,如果站稳此高压点位,后市将延续上涨行情;远月05月份合约表现稍弱于近期,但也冲破78美分/磅的高点,盘面整体表现强势上涨态势,仍处于强势上升通道。现货市场在期货市场走高的带动下,价格有所上调,Cotlook A指数从83美分/磅调高至85美分/磅之上,市场交易在中国进口需求增加的提振下有所活跃,美棉出口和装船情况良好,在预期种植面积减少的炒作下,企业买盘增加,印度国内棉花市场稳定,在收储的调控下价格趋于向上,巴基斯坦国内企业购销波动不大,其他各地棉花报价小幅抬高,中国进口棉市场受节日补库需求趋于活跃,价格稳定的印度棉受到青睐,进口棉价格指数也随之上调至87美分/磅以上,随着纺织企业配额的陆续落实,进口棉交易将逐渐增多。国际棉花市场的暂时走强则不能摆脱整体消费疲弱,棉花资源供大于求的长期弱势,中国抛储的持续增量也将大大缓解市场眼前的供应紧张,并对国际市场形成供应压力,供需矛盾仍将是棉花市场挥之不去的负累。
目光转向国内市场,本周显得热闹非凡,收储和抛储同时进行,一收一放成为国内棉花市场的焦点,平衡着市场的总体供需。本周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经济持续转好,反应出中国经济继续筑底回升的态势,为企业后市经营提振了信心。抛储19000元/吨的价格切合各方实际情况,不仅没有打压市场,反而起到托底效应,纺织企业踊跃竞拍国储的热情,同时也激发了现货市场的坚挺,补库需求一时烘托出了需求转暖的气氛。期货市场受抛储低价托市,以及外盘的高调带动,由弱势调整转为震荡反弹,同时也存在对抛储的市场反应保持观望的一面。近月1301合约面临交割已无力回天,最后以接近现货价格退出市场;转为近月的1303合约也被抛储热情所感染,一周表现小幅反弹的行情;资金和目光转向了1305合约,仓单的紧张,库存压力较低轻,再次逼仓的传言不断,企业和投机买盘占据上风,推动盘面一举越过19500元/吨的前期震荡上轨,突破19600元/吨的阶段高点,并试图站稳脚步蓄势再上。现货电子盘撮合市场受抛储冲击稍显失落,企业更多兴趣竞购国储棉,撮合交易和订货量保持低调,均价接近于现货水平盘整,由于抛储的深入推进,撮合市场恐难有大的反弹机会。
现货市场由于抛储的搅动,交易更显冷清,但在收储的托市下,价格仍然保持小幅上扬,一周棉花价格指数报收于19287元/吨。本周已经完成收储579万吨,接近总产量80%的棉花资源被冻结,市场流动新棉非常有限,特别是高等级的新疆棉更是少之又少,价格也保持在20000元/吨以上的水平。抛储目前已进行了一周的时间,共计抛售17万吨,大多以2008左右的陈棉,平均等级在4级以下,均价在18500元/吨上下,对于质量要求不高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所以招来了参与企业的踊跃竞购。为了稳定市场,满足纺织原料需求,国家有关部门在周末特别出台“理性竞购国储棉”的公告,显示了国家强力调控市场的决心,给纺织企业吃下了“定心丸”。在抛储“细水长流”的运作下,纺织企业也将按需竞购,避免盲从心理,而对棉花现货无疑形成长期压力,平抑市场大起大落。纺织市场随着节日订单的集中到来,生产销售状况会有所好转,大量购进原料补充库存保证生产,碍于抛储和现货市场无法满足高等级棉花需求,进口棉和电子盘仓单是部分企业关注的方向,无形中对国际棉价构成支撑。但整体下游市场并不乐观,经济萧条削弱消费的增长,纺织产品销售依旧不畅,价格低迷,亏损生产的现象仍很多,企业开机率低下,资金、成本、销售压力不减,限产、停产、提前放假的情况不在少数。棉花现货市场在低价外棉和抛储的夹击下,总体会更显冷清和萎缩,棉企的日子也就更加难过,但无奈国家政策考虑的重点似乎不在于此。
在经济筑底回升的过程中,消费增长、需求改善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长期性,政策主导也将是市场发展的焦点,保棉农收入,保纺织生产,稳行业发展的政策调控主线将逐一兑现,棉花市场的稳定也理应涵盖其中,近期抛储价格托底难降,远期库存消费压力难升。
稿件来源:
第一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