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进入收储末期 棉价延续下跌趋势
发表时间:2012-03-27      发表评论()

  在印度禁止棉花出口的闹剧结束后,棉花期货价格在脆弱的基本面主导下逐步回落。3月底国家临时收储政策即将结束,棉花价格何去何从成为市场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从潜在供应量较大而需求短期难以恢复的情况看,收储结束后棉花价格将逐步向2012年度收储价靠拢。

  收储提高国家调控能力

  2011年国家棉花临时收储接近尾声,收储成交超过300万吨。按照USDA预估的产量数据计算,此次收储量已超过2011/2012年度我国棉花产量的40%。考虑到原有库存及进口棉储备,2011年度收储结束后国家将掌握超过400万吨的棉花资源。若本年度不抛储,国储库存将占全球棉花期末库存的30%,国家对棉花价格的调控能力大大增强。

  顺价销售封杀上方空间

  国家储备棉花的库容毕竟有限,棉花也不能像金属那样长期存放,考虑到2012年继续敞开收购的临储政策,今年棉花轮库行为将不可避免。无论是定向销售还是公开拍卖,棉花轮库都将加大现货市场的供应,国储棉顺价销售的基本原则大大降低了棉花大幅上涨的可能性。

  进口棉压力不可忽视

  据海关统计,2011年9月—2012年2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261.61万吨,同比增加115.58万吨,增幅为79.15%。2012年1—2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94.25万吨,同比增加36.69万吨,增幅为63.8%。也就是说,港口的棉花库存可能远超100万吨,大量棉花在等待配额发放之后进入国内市场。笔者认为,这会不可避免地增加国内棉花供应,缓解市场高等级棉花相对不足的境况。因此,配额的发放速度将决定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下跌的斜率,而配额的发放数量将决定下跌的空间。

  需求短期内难以恢复

  实际上,今年棉花价格疲弱和需求迟迟不能复苏有关。跟踪国际棉花顾问委员会(ICAC)的数据可以发现,在本棉花年度之初,ICAC对全球棉花供应的过剩量预估仅200万吨,但是最新的报告中过剩量已经调高到376万吨。笔者认为,目前国际经济形势不佳是纺织品出口萎缩的根本原因,不仅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劳动力密集型国家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量也出现了下降。

  不过,纱产量目前仍然保持增长。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2月,我国纺纱产量为236.9万吨,同比增加48万吨,增长25.41%;环比增加29.5万吨,增幅14.22%。2011年9月—2012年2月,我国纱产量累计为1519.2万吨,同比增长14.44%;2012年1—2月,我国纱产量累计444.3万吨,同比增长12.80%。这说明替代纤维数量增长是棉花需求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一趋势由于价差原因短期很难逆转。

  从目前来看,需求的复苏还需要时间,至少在未来可见的几个月内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不大。由于2012年度的收储价只能影响CF1209以后的合约价格,若基本面不给力,2012年度收储价20400很难成为本次下跌的最终支撑。

稿件来源:期货日报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