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棉价三万元是中继站还是终点站?
发表时间:2010-11-02      发表评论()

  前记:十月是棉花收购及加工的旺季,我公司成立了棉花调研组,行程3500公里,对山东河北主要的产棉县市进行了实地走访。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天气由暖转冷,树叶渐少,花朵凋零,棉田由银白色变为灰色,似乎一切都变得萧条,而棉花行情却异常火爆——两个月前“万七、万八行情”的叫法已经改变了含义:一万七八变成了两万七八;两万四、两万六、两万八……价格新高不断被刷新;日新日高的价格让棉农喜上眉梢,让商贩赚足了差价;价格刺激着人们的神经,然而这一切似乎远未结束,三万二、四万的价格已经被人提及。不论行情是否真能够走出这样一个高度,但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棉花行情已经让大家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调研情况简述】
  本年度棉花减产、品级下降已成为共识。单从对调研的我国传统棉区冀东南鲁西北来说,棉花结铃吐絮前的连续阴雨天气给该地区棉花产量及品级造成较大影响,德州下辖的夏津、武城、聊城、高唐等地减产较为严重。以夏津为例,采访的十多个农户普遍反映,当地今年棉花单产在300斤/亩-400斤/亩,减产1/4-1/3;甚至有的棉田因地势低洼,排水不好而造成绝收。山东其他地区的形势也不容乐观,金乡、单县等地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产量下降的同时,棉花品级也有所下降,据华芳夏津一位从事棉花行业多年的管理人员透露,今年整个山东地区的三级棉花也就在10万吨。对全国总的产量的估算上,大家莫衷一是,但与国家统计、美农业部(USDA)及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的数据相去甚远,在问及的所有从事多年棉花贸易及加工的公司负责人中,普遍认为在480万吨-550万吨之间,无一人预计在600万吨以上。河北衡水、沧州、邯郸、石家庄辛集等地的棉花产量及品级均较往年有所下降,但比山东整体稍好。

图一:夏津县宋楼镇路边的僵瓣,当地棉花质量下降严重

  现货价格方面各地棉价普涨。现货与期货、撮合基本上同步涨跌,反映了各大交易市场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本月25日受魏桥提高报价影响,棉厂单日提高收购价格0.2-0.3元,这在历年是无法想象的。
  加工厂因减产、棉价高风险大、棉农惜售等影响,加工量较往年有大幅下降现象。夏津县德鑫棉业田总告诉我们该公司的加工量不及往年同期(10月中旬)的1/3,同样的现象在调研的金乡、聊城、单县、辛集、东光、故城、冀州、鸡泽、南宫等地均有所表现。而有些加工厂因不愿承受高棉价带来的风险本年干脆就没有开工,关门大吉的工厂及闲置的设备随处可见。德州武城县因为加工厂多,当地棉花产量下降,抢收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加工需求量较大,当地棉厂到河北、天津地区收购棉花的现象较多,在国道、省道抑或乡间公路上行车,都能看到来自该地区商贩的车辆;受与他们竞争影响,各地棉价随之上涨。衡水及沧州地区的一些市县因节能减排任务而限电,但对棉花加工影响不是很大,因为收购量小,两三天的收购量可能一天就能加工完。

图二:闲置的设备,至今未开业加工的工厂很多

  另,在月末一周的调查中发现,因为棉花价格上涨至6元以上,棉农惜售有所松动,在28、29日两天沧州东光、石家庄辛集地区的棉花加工厂收购量均有所放大,有些加工厂门前前来交售棉花的商贩的车辆已经排起七八辆车的长队。 

  纠结的棉价纠结的心,超级牛市给涉棉企业带来经营风险。本年度棉花采摘伊始价格就比往常年高许多,这是很多人没想到的,很多工厂到现在也没有开工;而越长越疯狂的棉价更让很多人没想到——“干了30多年棉花,谁没见过这么高的棉价?”这样的话我们不止听到一次。开工了的工厂承担了较大的风险,这在前期成本倒挂、期现倒挂的时候表现的更为突出,收购后存放在仓库等价的情况较为普遍,一方面成本价比现价高,没利润必须等,另一方面则可以从中拿到70%的货款继续收购。利息、仓储费用、高价格所需更多的资金,这些都给加工厂带来了风险。即使近期纺织厂提高报价,棉厂也是采取边加工边出售的策略,大家都不敢大量囤货,有利润就出手。由于棉价仍未传导到下游,纺织厂方面较为尴尬,按照目前的价格有些纺纱厂已经没有什么利润,因此他们不敢大量补库,据调查,纺织厂的库存包括近期国家抛储的份额,再就是原有库存,这些仅够使用两到三个月,当问及他们目前的策略时,他们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有订单就采购棉花,但又不能停工,因为纺织厂停产亏损会更大,职工工资一块一般的工厂都不能承担得起;近期在调查中,我们也会时常遇到一些去加工厂询价的纺织企业,对目前27000的成本表示要考虑,而加工企业的负责人也表示还要观望一下市场,不愿立马出手。

图三:下游成为棉价长期运行方向的关键

  【市场回顾】
  价格:国庆长假,国内抛储、撮合及郑期停市,纽约市场短期缺少国内配合呈现先抑后扬走势,长假后各大市场相互配合至月末基本走出单边上涨行情。郑棉1105由月初21675元/吨涨至29日收盘27245,涨幅26%,撮合方面代表现货的MA1010合约有月初23300元/吨至22日退市收于26516元/吨,涨幅为14%,而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则由22684元/吨,涨至29日的26760元/吨,涨幅为17%,美棉12月合约则由月初101.92美分/磅涨至本月末的125.26美分/磅,涨幅23%。现货方面,弱三好四级籽棉则由月初的5元涨至目前的6.2元,涨幅24%。
  政策:抛储方面今年累计抛储的100万吨已经全部结束,但对市场而言,政策棉未起到平抑市场的效果,反而起到了价格指引的作用,这值得有关方面反思,是国家政策失误,还是操作上有问题——去年国家通过市场抛售棉花而压抑棉价的做法现在想来值得商榷,一方面打击了棉农种棉的积极性,同时也造成现在国库中无棉可用的局面;此次棉花上涨与整个农产品上涨不无关系,症结也存在于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现状,即流动性过剩,为此央行于20日上调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同时,国家已经停止农发行及其他商业银行对新疆棉的贷款发放。
  郑商所方面亦采取了一些措施,10月18日向会员及交易者发布风险提示函;19日将棉花的保证金由5%提高至8%,涨跌停板则有4%提高至5%;棉花合约手续费取消了当日开平仓交易手续费减半收取的规定。
  但不论是抛储、发改委、央行还是交易所的措施,对抑制棉价方面均表现失灵,反而越涨越疯狂,每天涨跌幅或振幅在1000元的行情确实不多见。
  其他:棉花价格上涨与业已形成的通胀现实、近期的美元贬值、国家针对楼市的新政等都有关系。实际上目前不单棉花在涨,农产品在上涨,国际大宗商品均迎来一波涨势,比如原油及有色金属铜、铝等,这与金融危机后各国推出的救市措施造成通胀直接相关,相信这样的现状将继续持续,整个国际社会都面临着既要恢复经济又要预防通胀的压力;而自6月以来美元持续贬值也直接推动了国际大宗商品的上涨;同时国家调控房地产的政策出台后,楼市的资金短时间内涌向了股市及商品市场上——总而言之,现在的市场是不缺乏资本的市场,因此在棉花基本面上存在供需缺口的配合下,棉花行情如此让人开眼界也不足为奇。

图五:美元自6月以来跌幅达12.5%

  【对本轮行情的思考】
  1、这次棉花上涨可以称为在政府长期抑制棉价上涨的行政政策失效后的爆发式上涨。
  从宏观看,棉花上涨脱离不了供需缺口的基本面,但回顾历史可以发现,造成目前供需存在缺口现状的不单单是棉花采摘前多下的两场雨。长期以来我们认为纺织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潜在之意就是劳动力成本决定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而至于来自棉花的成本则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原因就在于我国是传统的产棉大国,棉花的供给可以靠政策棉的轮入轮出来平衡,在这样的背景下,棉花价格也长期被压抑在一个区间,但打开同是工业资源的橡胶价格图我们就可以发现,通过完全市场定价的橡胶价格走势与通过国家管控的棉花价格走势大不相同:同样从国内棉花期货上市的2004年到金融危机的2008年算,国内棉花价格的波动区间始终在12000-16000之间,而沪胶则由12000涨到29000。长期压抑棉价造成的结果就是棉农植棉积极性不高,棉花种植面积的下降。当今世界,能源消耗稳步增长,而石油的剩余可开采量只够未来50年的消耗,替代能源与生物能源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种种因素使得能源价格根本不可能回到过去的水平。工农业产品的比价关系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是无法阻挡的,如果我们忽视这种工农业基本商品内在的比价关系,一厢情愿的控制农产品价格,必然遭到市场的惩罚。” 
  2、资金炒作及交易市场的羊群效应,造成棉花价格的“非常规”上涨。
  如果说中国存在300万吨的用棉缺口是造成国际期价上涨根本原因的话,那么国际大型基金的购买行为是直接推动本轮价格暴涨的直接原因。从全球看棉花供需基本平衡,在国际贸易极为便利的今天,一国的短缺撬动了全球价格的暴涨,其原因就在于国际及国内的资金炒作。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作为最大的买家没有任何话语权,这似乎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常识:市场经济是过剩经济,买方有价格主导权。事实是,我国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所以只能由外国基金来发掘“中国因素”,决定价格。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大量的供给增加,价格就会一路上涨,由于国际市场的贸易价格以期货价格为基准,所以我国作为购买者只能在这场价格暴涨、基金大赚其钱的盛宴中成为买单者。
  市场交易的羊群效应和交易者的从众心理是决定价格上涨的一个最为直接的原因。市场一旦走出一轮大势,就自然会产生羊群效应,市场就会向一个方向加速运行,这样的效应产生的结果就是使价格升得比理论预测值要高,跌的比理论值要低。因此,交易者的行为和心理对市场价格的走势起着非常直接的影响,此轮棉花上涨也绝对不能排除这样效应的存在。
  因此,我们认为本轮棉花价格的暴涨,起源于供求关系的不平衡,起源于国家政策对棉价长时期的压抑,但在价格上涨过程中,国外的基金操作及投资者的预期交易行为及交易心理推动了棉价的非常规上涨。当然,这样的上涨也有货币供给充裕这一大环境的推波助澜。

  【总结及行情展望】
  首先,行情的上涨源自基本面的支持,而国家长期抑制棉价的政策也业已失效,此次价格的确是棉花价值的合理回归,因此我们的确已经步入高棉价时代,两万以下的棉花极有可能不再出现;不合理的价格也回归理性了,市场不会永远是熊市,当然也不会永远是牛市。现在价格暴涨带来的的风险也已经很大,而风险较为集中在中间商及加工企业手中,毕竟棉价能否传导到纺织品身上,传导到消费者身上还是未知数,来年纺织品出口形势还是未知数。资金炒作及羊群效应可能已经放大了棉价的涨势,综合以上分析、盘面情况及金融投资的半拍理论,我们认为当前棉市处于牛市的末期,投资者宜逐步出货,不要成为牛市之中最后的接盘者。
  具体操作而言:三万近在眼前,近期宽幅震荡后有可能走一个突破,但我们认为这也许是强弩之末,交易者请勿追多。趋势上以均线系统为止赢止损点,原有多单继续持有,暴涨(涨停)后可视自己仓位出货一部分,日内回调时如日线不跌破均线系统则可逢低买入,如跌破则观望。关注政策风险,关注突发事件。短期敬请关注金鹏期货每日评论及GH趋势测试系统。

稿件来源:第一纺织网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本月行情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