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8月23-27日)储备棉继续竞卖,成交价格先升后降,走势较为平稳,现货市场价格回落幅度有所加大。全国大部分棉区雨后转晴,新棉进入吐絮期,部分地区开始零星上市。
抛储进入第三周,投放计划量较前一周有所减少,当周投放计划6.84万吨,全部成交;成交价格波动不大,前期小幅上涨,后两日略有回落;平均等级3.85级,平均长度28.31,加权平均价格17711元/吨,折328价格18109元/吨(净重),较上周上涨218元/吨。27日,储备棉投放首次推出新疆库点,共计451吨。由于准备不充分,竞价企业较少,虽然资源品级高于内地库点,成交均价却低于内地库点。截止8月27日,储备棉累计投放200264吨,实际成交199265吨,成交率99.5%,完成投放计划的33%;所有已成交储备棉平均等级3.68,平均长度28.33,加权均价17811元/吨,折328级成交价为18115元/吨(净重),与现货市场价格基本吻合。
国内现货市场交易依然冷清,而随着新棉集中上市逐渐临近,棉花企业积极出货,皮棉销售价格继续下滑,跌幅有所加大。周末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为18025元/吨,全周累计下跌104元。国内电子盘撮合、郑棉期货走势出现分歧,撮合市场保持强势,近期合约全周上涨456元/吨,而期货市场表现较弱,近期合约下跌了120元/吨。
国际棉花期现货价格在外围市场回升的带动下继续上涨。周末Cotlook A指数为94美分/磅,较上周上涨1.95美分/磅;纽约棉花期货近期合约收于89.03美分/磅,较上周上涨1.88美分/磅;由于国内棉价回落而国际棉价连续上涨,国内外差价继续缩小,中国进口棉花价格指数FC Index M指数96.58美分/磅,折1%关税16676元/吨,低于国内相似等级价格1349元/吨;折滑准税17157元/吨,低于国内868元/吨。
8月下旬,棉区天气相继转晴,气温上升,光照条件恢复,有利于新棉吐絮期发育。新疆大部棉区维持良好光热条件,新棉吐絮期发育较好。据棉花协会随同有关部门赴新疆调研了解,全疆棉花长势良好,无较大病虫害发生,但伏前桃、伏桃数量少,秋桃正常,有少量棉桃已经吐絮。当地政府预计全区棉花产量260万吨,同比增长3.17%。但调研组认为,若9月份天气正常,预测产量将达到310万吨。上市时间南疆比往年推迟7-10天,北疆比往年推迟15-20天。当地棉农和收购加工企业预计,今年的开秤收购价格在7.5-8元/公斤。目前,湖北、安徽、湖南、新疆等地已有籽棉零星采摘,部分加工企业已开始试探小量收购,籽棉收购价多数在3.4-4元/斤,但交售量不大,棉农出售相对积极,大部分加工企业保持观望,准备9月中旬左右开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