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是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制胜法宝”,而蚕桑产业作为黔江区太极乡的农业特色产业之一,发展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可以说是该乡的大型传统农业产业。近年来,黔江区太极乡太河村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把蚕桑产业作为“举旗产业”,建成桑园1500余亩、蚕棚223间8690㎡、撂荒桑园托管中心2个,发展养蚕户73户(其中贫困户21户),成为产茧“千担村”,连续10年被黔江区委区政府和太极乡党委政府表彰为“蚕桑生产先进村”。
冬日的太和村的田野里,到处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为做好冬季蚕桑管理,保障来年蚕茧收入,当地党委组织了大量蚕桑技术人员,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手把手为蚕农传授桑园施肥、治虫、大棚消毒等方面的知识,并为蚕农们演示如何正确给蚕桑修枝整形。
站在太和村二组的山上俯视,宽敞的公路蜿蜒前行,一栋栋小楼镶嵌山间,处处生机盎然……
村民贺仲仙,这会儿正和丈夫冯宇商量着今年养蚕挣了不少钱,去买一头大肥猪来过年。房子是新修的,蚕棚也是政府帮忙新盖的。阳光的照射下,白墙黛瓦,点缀在青山绿水间格外漂亮。
几年前,贺仲仙一度以为这个家快撑不下去了,因为自己的后天性心脏病,加上丈夫的高血压,陆续花光了全家的积蓄,她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乘着黔江脱贫攻坚的东风,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贺仲仙每年要养15张蚕,丈夫冯宇还在当地的药材基地里打工,家里一年能挣8万多元,彻底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对于我们一家来说,以前从没想过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尤其是每年巨额的医药费,如今报销后,自己花不了多少钱。”谈起如今的好日子,贺仲仙笑容满面。
事实上,贺仲仙一家的发展,只是太河村脱贫攻坚成果的一个小小的缩影。近年来,依靠养蚕,当地63户贫困户259人脱贫摘帽,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明显提高。
太极乡一直都有种桑养蚕的传统,近年来,全乡立足群众种桑养蚕的技术优势和自然条件优势,鼓励村民种桑养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产茧量连续几年都是全区第一。
接下来,该乡还将狠抓技术指导,加强蚕桑新技术推广应用、桑园管理、调拨桑苗、共育订种、专业嫁接、统防统治、中耕施肥等服务工作,确保当地桑园得到有效的流转和使用,为成功打造蚕桑小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