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2018年粘胶短纤市场
发表时间:2019-03-04    作者:季柳炎  发表评论()

  2018年对于粘胶短纤市场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从产能释放看,2018年粘胶短纤产能释放70万吨,属历史之最;从产量来看,产能的释放没有带动产量明显提升,反而让部分机构或者从业者认为2018年产量与2017年相比有所回落;从粘胶短纤市场价格走势情况看,“三落两升”的行情,已经让多数粘胶短纤生产工厂进入亏损的境地;从粘胶短纤市场从业者心态来看,买方、卖方以及贴近市场者的心态都难得安稳,他们对宏观经济与粘胶短纤自身行情的频繁起落感到迷茫。

  2018年粘胶短纤市场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局,市场从业者又表现出激进、消极等各种不同的态度,使得市场显得迷雾重重,难以琢磨。不客观面对2018年粘胶短纤行业暴露出来的矛盾,市场从业者可能永远都走不出市场周期性的轮回。因此,对于2018年粘胶短纤市场的复盘,对于行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从产能与产量的争议、市场运行关键点“是涨还是跌”的策略选择、经典“供求关系”为何失灵等方面入手,对2018年粘胶短纤市场进行复盘,以厘清其内在运行机理。

  产能与产量的争议

  关于2018年粘胶短纤产能问题,笔者在多个场合给出明确定论:2018年我国粘胶短纤生产装置产能总量在475万吨,产量估计在370万吨,行业装置平均负荷率为77.89%。

  对于产能数据,至2018年年底基本没有争议,业内基本认定为475万吨。但是在2018年11月之前,因为新产能释放没有按照工厂的预期,业内相关机构存在较大争议。例如:吉林化纤在2017年10月新产能开机后,因“人机磨合”难度较大用了将近半年多时间才达产。

  2018年由于化工辅料硫酸、烧碱等因为环保政策原因供应量有限,且粘胶短纤市场价格走势起伏不定,业内出现毛利亏损现象,加上2018年新产能的单线产能多在8万吨以上,“人机磨合”难度较大,此现象在业内普遍存在。受这些问题的制约,该年度70万吨新产能投放过程,不如工厂以及市场所预期的顺利,从而加大了基础产能统计的难度。

  在产能释放过程中,有的统计机构主张新产能开始试机,即在当月列入基础产能数据;有的统计机构则主张新产能必须稳定达产后,才能将其列入数据。但这两种主张均遭受到了质疑。如果在开始试机的时候就列入数据,那么要不要将当月因各种原因导致停产的设备产能也相应减去?如果等到稳定达产才能列入数据,那么2017年的新产能同样存在当年并没有稳定达产的情况,是否要对2017年公认的基础产能数据进行修正?

  与产能相比,产量数据的争议则更大。大约从2009年起,国家统计局与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均不再统计粘胶短纤产量数据,其后的粘胶短纤产量数据统计工作均由民间机构完成。基本有以下几种方法:1)主动询问粘胶短纤工厂,在工厂配合的情况下会告知其大致的月产量;2)并不是所有的粘胶短纤工厂都愿意公开自己的产量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则通过产能结合行业装置平均负荷率来计算当月的产量;3)通过一些粘胶短纤上市公司的季度报、半年报、年报获得其产量数据;4)其他渠道获得。

  近几年行业的产量数据大致为民间机构根据以上方法计算得出,偏差不大即可。但2018年由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加上产能释放不及时,行业装置平均负荷率波动较大,客观上加大了统计产量数据的难度,引起的争议也颇多。

  比如2018年上半年产量比2017年上半年产量数据减少了12万~15万吨,就引起了较大争议。业内工厂均认可这一数据判断,但一些非行业内人士,尤其是利用数据进行研究行业的一些证券公司人士,多数不认可这种说法。因为其分析市场的主要依据为“供求关系”的经典理论:2018年上半年粘胶短纤市场价格出现了较大波动,重心下移,不难得出产业链“供大于求”的结论,因此多数非行业内的研究人士认为2018年上半年粘胶短纤产量应该要高于2017年上半年而非减少;如果减少了12万~15万吨的体量,其市场价格应该出现上涨,而非重心下移。

  对于产能与产量激烈的数据之争,主要在于行业或者市场均以当月的装置平均负荷率作为粘胶短纤行业运行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但2018年,这个指标中最关键的产能与产量两个数据均在统计口径、统计方法以及解释市场运行上出现了相当大的矛盾。

  笔者认为,对于2018年发生的关于产能与产量的争议,合理的计算方法为:利用季度或者半年度作为时间单位,将当期释放的粘胶短纤产能后移至下一个时间单位作为基础产能数据,再通过年度数据进行修正。

  按照上述方法,笔者将2018年粘胶短纤行业产能产量相关数据描述为:2018年我国粘胶短纤生产装置产能总量在475万吨,产量估计在370万吨。行业装置平均负荷率为77.89%。2018年全年的产能释放量为70万吨,即产能基础数据由2017年的405万吨变成475万吨,由于产能基数变大引起了基数数据偏差,故而装置负荷率下降了14.73%。但2018年产能释放主要集中时间点在下半年,如果从产能释放角度对2018年粘胶短纤行业装置平均负荷率进行修正,可以将77.89%修正为82.89%。

  运行关键点分析

  2018年粘胶短纤市场价格走势情况如下图所示。全年市场价格在13600~15300元/吨区间内运行。其中1-8月、11-12月粘胶短纤价格在13500~15000元/吨区间内波动;9-10月两个月价格在15000~15300元/吨区间内波动;全年的低点出现在12月,其价格为13600元/吨;全年高点出现在10月中旬,其价格为15300元/吨。

  没有亲身经过2018年粘胶短纤市场变化的人,基本都会觉得上面这段话描述的平淡无奇。但对于亲历者来说,则会觉得上述这段描述相当沉重,且知道粘胶短纤在2018年能够形成这种市场格局来之不易。

  2018年市场面临关键的决策时间段主要有4个,分别为:2月21日-3月15日,5月中旬-7月,10月上旬,11月中旬。每一次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都是煎熬,整个年度有20余位粘胶短纤市场参与者对笔者说:“失眠过多”。而失眠的原因就在于不知道如何依据当时的市场行情与企业经营所面临的现状,作出正确的市场决策。现将这4个关键时间段复盘如下:

  1)2月21日-3月15日,该时间段的市场决策关键在于如何判断“开门红”行情。

  1月市场对于当年的粘胶短纤价格预期普遍在15000元/吨,与当时的市场价格相差1000元/吨。下游人棉纱厂及贸易商环节均积极备货,准备春节后的“开门红”行情。1月中上旬市场表现较为乐观积极;粘胶短纤工厂因为春节前实现库存转移,也开始积极拉涨价格。2月15日-2月21日为春节假期,市场处于停滞状态,价格基本保持平稳。

  春节假期结束后,由于粘胶短纤行业库存转移在春节前基本完成,所以粘胶短纤工厂面临这部分库存如何处理的问题。当时一些资金流较为紧张的工厂,准备让利促使客户积极拿货,以保证工厂的现金流通畅。但因为“开门红”行情已经成为市场整体参与者的共识,故而这些粘胶短纤工厂并没有敢于付诸行动。于是出现了春节后,虽然有“开门红”行情但是粘胶短纤市场价格整体上涨有限的状态。

  上述状态一直持续至3月15日,即整个正月基本结束之时,终于有些资金流紧张的工厂开始将价格下调,通过低价抛货的形式实现资金回笼。一开始,一些资金状况较好的粘胶短纤工厂并没有同步下调价格,但在下游纱厂将其唛头少用的情况下,不得不开始降价,最终造成整个4月价格“跌跌不休”的局面。

  通过对这轮行情的复盘,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整个市场犯了“唯心主义”错误。即认为“开门红”行情必须要存在,在这种心理暗示下,不管工厂的资金流紧张与否,春节后市场刚刚启动之时,价格必须涨,不能跌。

  假设这轮行情不在春节这个时间点,市场或者工厂决策者没有“开门红”行情的诉求,那么资金流紧张的工厂应该会第一时间下调价格,实现资金回笼,而其他粘胶短纤工厂也会有积极的回应。但是,在春节后必须要有“开门红”行情的心理暗示下,一些工厂宁可压着库存也不低价放货,给整个行业造成了春节前整个粘胶短纤行业的库存都实现了转移,市场无忧的假象。而这种假象,最终造成了整个正月粘胶短纤行业内的库存高企,不得不在正月结束之时,通过整个4月,利用价格不断下跌的方法来解决资金回笼问题。

  这轮行情对于市场参与者的教训在于,不是每年都必须要有“开门红”行情,如果企业资金流紧张,就需要通过价格政策对产品库存进行有机调节,而非一味墨守成规,造成整个行业一起下调价格,最终下跌1200元/吨的局面。

  2)5月中旬-7月的过山车行情。相对于4月价格加速下跌行情,这一波行情的弊端在于行情上涨过于迅速。从图1可以看出:6月后期行情,近乎是一种垂直拉升。

  当时的市场情况是:特朗普在推特上对中美贸易谈判结果表现出一定的乐观言论;粘胶短纤行业内一些大厂出现订单超签的情况;粘胶短纤行业毛利出现微亏,一些工厂又利用极速拉升价格以实现扭亏为盈的策略;生态环保部“环保回头看”行动,造成一些粘胶短纤工厂因为所在的化工园区需要系统整顿、治理而限产或者停产。

  下游纱厂以及贸易商发现这么多利好后,完全不顾业内传统的淡季在7-8月之忧,拼命拿货。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后,使得粘胶短纤工厂出现了2018年最疯狂的一次价格上涨。但与春节“开门红”行情一样,因为库存转移已经在5月完成,6月的价格快速拉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没有量的配合的空涨行情。也有部分粘胶短纤工厂认为,先将价格拉涨至能够稳定盈利的状态,即使再掉下来也不会造成亏损。

  可以说,本轮行情的上涨其实无可厚非,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出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击鼓传花式价格上涨,粘胶短纤工厂又过于沉迷于这种感觉,在价格上涨的时候,即使正常生产的工厂都开始惜售,客观上造成了在7月行业开工率上提后,一批原本不需要积压的库存变成了现实库存。

  复盘这一轮行情操作,最大的操作痛点在于:价格上涨后却忘了去库存操作,在价格上涨过程中,存在多签单就是多亏钱的心理暗示。如果本轮上涨行情的速度能够放缓一点,出货能够积极一点,就不至于在整个7月再次出现上涨的战果近乎全部丧失的局面。

  3)11月上旬开始了快速下跌的行情。库存下跌过快的直接动因是粘胶短纤行业在国庆节后库存过大以及业内新产能释放且有新产能的产品面市。当然,这个过程中,全球宏观经济也不是太好,美股、中国A股、原油、大宗商品期货在这段时间下跌幅度也较大。宏观经济面差与行业基本面差两者因素叠加,最终造成了这一轮价格快速下跌。

  复盘本轮行情,在于感悟宏观经济面变差后,行业是否一定也变差。当然,本轮行情中,行业基本面的确较差,但通过复盘不难发现,即使差,也未必需要通过1600元/吨的下跌幅度来体现。因为当时的价格虽然在15100~15300元/吨,但是整个行业的成本高企,这个价格并不赚钱。而下跌的1600元/吨,实际造成了行业整体毛利亏损在1200~1400元/吨。这么大的亏损,如果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或者协会会出面协调工厂限产;但在市场经济时代,遇到这种行业普遍亏损的时候,企业各自为了生存而战,绝大部分不会去考虑行业的问题。行业自律在本轮行情中没有得到体现,反而出现了行业越亏损,开工率越提升的局面。

  目前粘胶短纤行业已经是开放式市场运作,且在中国化纤发展史、改革史上均处于“老大哥”的角色。在这轮行情中,粘胶短纤行业真的是“不做大哥好多年”,已然忘了自己做“老大哥”时的一些宝贵经验。在行业已经深度亏损的情况下,一个个工厂憋着劲儿提升开工率,忘了曾经通过行业自律有机协调开工率,保住整个行业的毛利即保住行业的健康发展,行业健康发展,企业自然健康运行的那段历史。

  如果这三个时间段可以按照复盘的形式来操作,那么2018年的粘胶短纤收官价格就不会是13500元/吨,而起码是14500元/吨。整个行业也不会出现深度亏损,有可能仅仅是微亏,甚至于在行业自律的情况下,通过各个工厂自发协调各自的新产能投放时间点、开工率,一些工厂仍可能会出现盈利,而非2018年收官之时,形成“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局面。

  4)相对于上述3个关键时间段的操作失误,10月的小幅上涨且横盘行情则在整个年度行情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相比1-3月的横盘行情,10月国庆节后,粘胶短纤整个行业所面临的库存压力不比其轻,但市场价格却在此时出现了一轮小幅上涨。

  当时,一方面全球宏观经济面的确存在一波小型的良性通胀预期;另一方面现在复盘时可以清楚看出,如果10月国庆节后,价格重演7月的下跌行情,那么在10月,粘胶短纤价格已经在前期的低点13800~14000元/吨区间运行;11月,粘胶短纤价格已经在12800~13800元/吨区间运行。而到12月,第四季度新产能集中释放,产量较大,价格再下跌500元/吨的情况下,亏损度加大,就不是新产能释放而是运行的产能要关停的局面。这种情况下12月底粘胶短纤的收官价格将会在12000~12300元/吨。事实上,2019年1月市场价格已经在12800~13200元/吨之间运行,相对于行业的预期低点抬升了500~1000元/吨。

  故而10月的粘胶短纤操作,在这一年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利用了延长横盘时间,换取价格空间,并且将市场底部上抬了至少1000元/吨。通过这种操作方向,使得整个行业少亏了近1亿~1.2亿元左右的产值。当然,11月之后,因为中美贸易谈判再起波澜、石油等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等情况,最终表现出大环境引起的商品价格下跌,使得这波本来可以扭转行业亏损的行情夭折,大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意味。但在行业已经充分市场化的今天,这一轮操作体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改造不利的经济环境。

  经典“供求关系”为何失灵

  笔者将2018年粘胶短纤产量估计在370万吨左右,与2017年产量359万吨相比,仅仅增加11万吨。2018年粘胶短纤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下半年新产能释放后,产量有所上升。但2018年人棉纱产量较往年多,即消耗量较往年要大。但是粘胶短纤市场价格并没有表现出“供小于求,价格上涨”的格局,反而出现了“供小于求,价格下跌”的新情况,这与经典的“供求关系”现象出现了负相关。

  复盘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重新认识“供求关系”这一经典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很多人都误认为“供求关系”是因果关系。这是由于早期接受教育时,错误引导导致的错误认知。其实“供求关系”在经济学中,是以相关性的关系出现,而非因果关系。相关性仅仅是指大多时候的一种经验推导,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数理因果模型。

  “供求关系”仅仅是在多数情况下,能够体现出其所推导的结果,即: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小于求价格上涨。但是,如果一个产品关注的人较少,则不会因为数据上出现的减少其价格就一定上涨,因为有时在“买涨不买跌”的投资理念下,大家对量在减少的产品关注度不高的时候,其产品价格也会出现下跌。

  2018年粘胶短纤市场出现供应量小于需求量、价格下跌的情况,主要来源于涤纶等合成纤维的利润空间更大,而粘胶短纤因为成本上升,尽管有时价格上涨,但是给下游市场留下的利润空间有限。故而2018年虽然粘胶短纤的使用量有所增加,但主要是与涤纶等合成纤维进行混纺使用来增加使用量。而涤纶短纤市场价格虽然出现上涨,但是一方面其价格与粘胶短纤价格相比要低很多,另一方面粘胶短纤市场因为上述关键时间段出现了一些操作失误,最终导致了下游纱厂在使用偏好上,更倾向于涤纶短纤,而刻意压低对于粘胶短纤的使用偏好。

  同时,粘胶短纤工厂因为库存在某个阶段上涨较为迅速,有将库存变成现金的需求。在没有其他销售策略的情况下,一味地利用价格优势换取市场,使得纱厂在粘胶短纤新产能释放的情况下,有了不愁没有粘胶短纤使用的错觉。在这种情况下,最终使得经典的“供求关系”在2018年粘胶短纤市场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失灵的情况。

  复盘启示

  葛优在《甲方乙方》中的最后一句台词是:1999年过去了,我很怀念。而2018年刚刚过去,相信很多粘胶短纤行业从业者对这一年也很怀念。通过上文对2018年粘胶短纤市场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进行复盘,不难发现拥有100多年历史的粘胶短纤行业,在其产能高速扩张的今天,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不可控因素。这一年,对于粘胶短纤市场运营过程的价格策略中,有失败的经验,也有成功的经验。复盘2018年粘胶短纤市场,留给从业者的启示大致有:

  1)粘胶短纤产能高速扩张之年,在数据的统计口径上需要按照时间段划分,对基础数据进行统计,统计过程中务求客观,同时在这一年结束时,可以对全年数据利用统计学原理进行适当的修正。

  2)产能扩张之年未必是全年表现出产量释放,在遭遇一些不可抗拒因素或者其他客观因素之下,产能扩张之年的产量未必大幅度提升。在制订销售策略、价格策略时,应该更谨慎地利用好宏观经济发展以及产业链各环节的矛盾点,做好市场决策工作。

  3)“供求关系”不是因果关系,仅仅是相关性关系。“供求关系”除了供应量与需求量之外,用户的使用偏好问题也在主导市场的发展,市场的情绪与偏好在产能扩张之年如何引导显得较为重要。

  4)合理的市场策略,可以让市场周期规律下应该出现的事情变得延迟出现或者因为时间的延迟、宏观经济面出现好转而不再出现。

  5)在产能释放较多的年份中,行业协会应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号召通过行业自律尽量做到产能释放的有序进行,确保整个行业在产能释放较多的年份不再出现2018年这种系统性亏损。

稿件来源:纺织科学研究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