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中绒终止重组 或受累园区扩张
发表时间:2018-07-07    作者:党鹏/顾莹  发表评论()

  历经一年之久,*ST中绒的资产重组在7月3日公告:正式终止。

  对于这个号称“国内最大羊绒采购加工企业”来说,已经“披星戴帽”三年的*ST中绒,在2018年终于避免退市的风险。根据公司6月29日才发布的2017年年报(更新版)显示:2017年营收27.9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96万元。但是在“扣非”之后净利润为-7.15亿元,因为地方的政府财政补贴就高达6.91亿元。

  至于公司未来是否会继续寻求重组之路,截至《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稿前,尚未收到*ST中绒的回函。当前正是羊绒加工的旺季,但是*ST中绒不得不承受因为当初扩大产能带来的“苦果”:偿还高额借款利息以及面对巨额资产折旧。

  “*ST中绒的重组一直可谓命运多舛,之前重组概念加政府补贴无疑是一种双保险。”有证券行业分析师认为,如今保壳目标已经实现,大股东重组自然就显得“有心无力”,从*ST中绒的经营来看,2018年并不乐观。

  一波三折重组路

  7月3日,*ST中绒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终止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事项并签署的议案》。此外,公司与重组方即大股东中绒集团于7月2日签署了“资产出售协议之终止协议”。据悉,上述重大资产重组终止事项尚需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实际上,按照原计划,本次重组双方确定的最晚交割日(不晚于2018年4月30日)前未能进行交割,因此“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交割已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在去年6月15日,*ST中绒披露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预案。方案显示,*ST中绒拟向控股股东中绒集团出售羊绒、羊毛及其混纺类纺织品贸易业务以外的资产负债,资产定价9.19亿元,中绒集团以现金方式支付。按照这一预案,中绒集团至少要筹资60亿元才能顺利完成此次资产交割。

  按照计划,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主要经营羊绒、羊毛、亚麻及其混纺类纺织品贸易业务,不再从事羊绒、羊毛、亚麻及其混纺类纺织品的生产加工业务。因此,当时这一重组计划被业界称为*ST中绒转型成为羊毛的“搬运工”。

  重组的同时,*ST中绒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壳”。资料显示,*ST中绒2015、2016年连续两年分别亏损10.6亿元和8.74亿元,2017年被“披星戴帽”。实际上,公司控股股东中绒集团自2014年8月以来,就运作盛大游戏股权收购的重大事项,并于2016年2月做出了优先置入中银绒业的承诺。

  随后的结果是,在2016年11月21日停牌前股价一度被拉高到9.15元,但是在2017年1月8日,中银绒业发布公告称,中绒集团将其间接持有的盛大游戏47.92%股份转让给自然人曜瞿如,转让完成后,中绒集团不再直接或间接持有盛大游戏股份或表决权。当年6月,曜瞿如受让的盛大游戏47.92%股份被世纪华通收购。与盛大游戏没了关系的中银绒业,股价一路狂跌。

  紧接着,便是中银绒业出售相关资产以及同时购买资产的消息。当时,*ST中绒重大资产购买的标的资产为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权。上海斐讯主要从事通信设备的生产、销售,提供云计算及综合服务业务。但是,在2017年6月发布的调整方案中,上海斐讯没有了踪影。

  “羊绒的加工贸易是传统的行业,肯定没有游戏、通信这些概念好炒作。”上述分析师认为,在2016年11月就因盛大游戏将股价拉高到9.15元,随着屡次重组的失败,*ST中绒已经被投资者抛弃,近两个月股价一直处于两元以下的低位。

  资料显示,中绒集团目前持有*ST中绒26.68%股权,但是所有股权已经被抵押和冻结,显然已经无力再通过股权抵押筹措资本。此外,原公司实际控制人马生国等个人出口骗税1.2亿元,也连累公司在2017年8月被公开谴责。至于期满一年后公司是否会重启定向增发,目前尚不得而知。

  工业园区扩张下的产能过剩

  根据*ST中绒的官方网站介绍,公司总部位于银川灵武县的羊绒产业园区,占地2300亩。该基地可以实现年收储羊绒原料5000吨,年产水洗绒3500吨……亚麻布2000万米,毛精纺面料220万米,羊绒制品1300万件的生产能力。

  “这样的规模,在整个羊绒加工和贸易板块都是很大规模了。”在内蒙古鄂尔多斯(8.350, 0.07, 0.85%)市多年从事羊绒加工和收购的刘先生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中银绒业今天的困局,也正是由于他们“盲目”的扩张和扩大产能造成的,因此不得不背上沉重的包袱。

  记者注意到,在此前*ST中绒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中,也特别提到“公司的羊绒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于2015年陆续建设完成,产生大额资产折旧费用,但因缺乏资金尚未形成生产能力,导致亏损”。此外,“因公司产业园区建设占用资金、公司亏损导致资金流失,从而借入巨额有息负债,产生巨额借款利息,每年高达5亿元以上,导致亏损。”

  *ST中绒所说的是其新建生态纺织园项目。截至2017年底,在账面上显示仅其设备价值就高达21亿元,房屋建筑物的价值高达30亿元。此外,公司在2014年通过募投的3万锭精纺高支羊毛项目,预算6.79亿元,截至去年底完工进度49%。

  “对于地处西部内陆的羊绒企业来说,根本不需要如此大规模的产能。”刘先生介绍说,一般羊绒加工的旺季是5~10月份,其他有半年时间都是淡季,即使他的公司有一二十个车床都“吃不饱”,要靠接沿海一些服装企业的代加工单子,才能维持企业淡季时期的运转。中银绒业在柬埔寨本来就有高达2000万件生产能力的厂房,因此总部就更加难以实现满负荷生产,势必出现产能过剩。

  就公司未来如何处置工业园区,《中国经营报》记者未收到中银绒业的回复。但其在公告中承认,近年来产能扩张较快,形成了一些低效和无效产能,影响了公司运营效率和经营业绩,导致产能扩张的风险。为此,其计划通过资产出售、出租、对外合作等方式,以减轻公司压力。

  高负债高库存下的业绩亏损

  根据*ST中绒2018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4.86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6亿元,扣非后是-1.76亿元。此外,根据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总资产116.76亿元,负债合计99.4亿元,负债率85.13%。此外,公司的存货就高达19.68亿元,其中母公司存货6.45亿元,可见其他均在控股子公司。

  就公司业绩的亏损,*ST中绒在2017年年报中称:“报告期营业收入较上期下降主要是由于国内生产成本逐年上涨导致部分客户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等低成本国家所致。”

  “羊绒企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正在加快。”有宁夏羊绒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经营报》,尤其是此前的环保风暴,使得很多羊绒企业进行升级或者转移。“主要还是因为东南亚比如缅甸、柬埔寨等国家的人工、税费、土地费用要比国内低很多。此前鄂尔多斯(600295.SH)在缅甸设厂、中银绒业在柬埔寨设厂,但是业绩却大不相同。”

  根据公司网站显示,目前*ST中绒旗下有12家参股或者控股公司,此前还收购了英国邓肯纱厂,并在英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建立国际销售网络,目前运营托德登肯、布朗艾伦、菲洛索菲、思诺芙德等品牌。财报显示,2017年公司在国外销售18.25亿元,占公司营收65.25% ;国内9.72亿元,占公司营收34.75% 。在加工、水洗绒方面毛利率为亏损百分之三四十,服饰及制品的毛利率仅为13.84%。

  “与鄂尔多斯相比,中银绒业的毛利和收入就比较差。”上述刘先生说。鄂尔多斯2017年羊绒板块收入为30.39亿元,其毛利率为48.66%。此外,截至2017年12月31日,鄂尔多斯直营及控股门店达613家,主要位于国内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内。“因此,中银绒业在羊绒服饰市场竞争力较弱。”

  “品牌在大众消费者中的影响力仍然有限,直营店数量较少,代理经销商尚在发展中,电商渠道仍需要扩大品牌影响力。”面对市场竞争,*ST中绒只能在年报中如此表示。

稿件来源:中国经营网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