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摘要
2017年7月15-25日,由资管网和金石期货联合组织的新疆棉花自驾调研圆满结束,本次参与调研的人员有来自浙江的纺织企业负责人、山西的企业家、深圳及浙江的私募基金经理代表共10余人。本次自驾调研由金石期货副总经理王斌带队,从南到北,走了大部分棉花主产区,包括吐鲁番、巴州、阿拉尔、阿克苏、奎屯、乌苏、石河子、昌吉等等。先后考察了新疆当地的棉纺企业、师团棉麻企业、轧花厂、棉农大户、棉花种植地、农商行、交割库等。
一、关于新疆棉花种植情况
1、目前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在3000万亩左右,同比去年新增5%左右,产量预计新增8%,为430-450万吨左右,新疆建设兵团的棉花产量在160万吨左右,全国总产量为540万吨。新疆虽然地大,适宜种地的面积多,但水资源比较缺乏,由生地转为熟地的时间至少要三年以上,再加上国家的一些产业政策的调整难以大规模增加种植面积。
2、新疆今年的棉花产量以及质量都有所提高,主要原因是今年天气有利于棉花生长和棉花种植的精细化管理,目前北疆大部分棉花都使用机器种植及采摘。南疆兵团的机械化采摘率也很高。
3、天气是直接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南北疆气候差异较大,南疆常年干旱,天气温度和土壤墒情较适于种植棉花,多种晚熟品种,产量较高,产量占整个新疆五分之三;北疆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较早进入冬季,多种早熟品种,产量较低,但是棉花质量要优于南疆。从近年来新疆的天气情况来看,暴雨、冰雹、高温等天气较少且持续时间短,对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均有限。
4、关于棉花的种植成本,目前新疆棉花大多采用机器种植和采集,这方面的人工成本有所降低,但是棉花的打顶费用较贵,且不能采用机器打顶,人工打顶费用最高时需要300元/天,因棉花打顶周期性强,最佳时机时间短,故用工较为紧张。另外南疆的水资源紧缺,费用较高,以前井水是按小时来收费,现在按方来收费,大幅增加了灌溉成本。按18600元的棉花目标价格计算,籽棉在8元/公斤,棉农的种植成本大概在6.7元/公斤左右,去年的成本大概在6.2元/公斤。种子价格和肥料价格、用水成本上升也是导致种植成本增加的原因。
二、关于国储棉情况
1、国储棉截止7月底库存量在620万吨(扣除公检亏重),按目前的抛售速度,到八月底预计剩下590万吨,到九月底预计剩下550万吨左右。
2、目前国储棉的质量等级较低,等十月份新棉上市后,轮储的可能性大,但由于国内的棉花当期产量仍处于较大的供给缺口,所以国储棉可能会买入进口棉。
三、国内棉花&棉纱的供需情况
1、目前全国的棉花需求量在750万吨左右,全国棉花生产量为540万吨,仍存在230万吨的缺口,除了国储棉抛售外,还有90万吨的进口配额,国内棉花当期供给依然紧张。全球棉花产量为2500万吨/年,供应充足。
2、从皮棉到棉纱(1.1吨皮棉可以生产1吨棉纱),国内棉纱的产量为1880万吨(含非棉纤维)。
3、新疆共有46个监管库,其中3个期货交割库,目前库存的棉花大概在20万吨左右。
4、全球的棉花出口量为800万吨,中国进口100万吨(孟加拉国154万吨,越南132万吨,土耳其74万吨,印度尼西亚72万吨,巴基斯坦48万吨,印度31万吨,其他189万吨)。
四、新疆棉纺企业经营情况
新疆当地的棉纺企业在800家左右,已建成投产的约为1300万锭。由于新疆鼓励政策力度大,近年来在新疆设厂的企业较多,80%为民营企业,利润都较为可观,经营压力不大,但是跟高峰相比,利润下降很多,由于政府补贴力度,所以新疆的棉纺企业比内地有竞争力,很多内地的小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很多关闭了,但需求量大的企业都在内地。预计到2020年,新疆将建成投产1800万纱锭,年消耗棉花170万吨左右,其他是粘胶纤维(人造棉)替代,新疆有40~60万吨的粘胶纤维生产规模。
五、影响后期棉花的几个不确定因素
1、天气因素,9月底前是否有大量降雨,低温。
2、国际政治因素。
3、我国的进口政策。
4、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
如果以上不确定因素没有大的变化,2017/18年度国内的棉花价格应该会延续2016/17年的水平,在15500元/吨的上下1000元/吨-1500元/吨波动。

现在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