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茧丝绸行业发展报告:女装和家居服是结构调整突破口
发表时间:2015-11-13    作者:滕卉荣  发表评论()

  10月22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的2015中国国际丝绸论坛上,中国丝绸协会发布了《2015中国茧丝绸行业发展报告》。报告就近几年我国茧丝绸行业发展取得的创新和突破,行业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下阶段的发展思路、工作重点等进行了详细分析。

  报告指出,当前中国茧丝绸行业发展已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齐聚。综合国际和国内形势看,受国际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内需市场稳步增长、行业结构性矛盾凸显、行业进入低速发展新常态等因素影响,茧丝绸行业经济增速放缓,外贸出口持续下滑,行业经济运行经受了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但全行业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不断发掘国内外市场需求,有效地化解了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了行业的基本平稳运行。

  行业运行压力增大 外贸出口持续下滑

  我国丝绸产业的产业链较长,包括蚕种、桑种繁育,种桑养蚕,蚕茧收烘,缫丝,织绸与印染、服装加工,贸易等环节。从产业链前端的蚕茧生产来看,近年来呈现基本稳定态势。据国家茧丝办统计,2014年全国桑园面积1242.36万亩,同比减少1.32%;蚕种发种量1625.81万张,同比减少1.35%;蚕茧产量64.1万吨,同比减少0.31%;综合收购均价1806.49元/担,同比下降9.69%。从2010~2014年全国蚕茧产量情况看:虽然近3年略有下滑,但全国蚕茧产量基本维持在64万吨左右。从全国蚕茧收购价格看:2014年全国蚕茧收购均价为1806.49元/担,较2010年上涨5.2%,较2000年838.16元/担上涨115.53%。受生产成本上涨拉动,蚕茧价格呈现稳步攀升势头。

  而另一方面,工业经济运行压力增大。主要表现在:一是主要产品产量下降。1~8月,全国丝产量10.37万吨,较2014年同期增长1.32%;绸缎产量3.97亿米,较2014年同期增长0.41%;蚕丝被产量1414万条,较2014年同期下降14.06%。二是工业经济增速放缓。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2014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281.29亿元,同比增长6.79%;利润为69.58亿元,同比增长4.68%。但2014年主营业务和利润增速分别较2010年底回落21.57和54.84个百分点,可见行业经济增速逐年放缓,其下行的风险和压力仍在不断加大。1~8月,茧丝绸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61.11亿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5.15%;利润33.86亿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6.86%。主营业务和利润增速略高于2014年年底水平。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4年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31.38亿美元,较2010年下降8.32%。2014年全行业出口金额创近4年来的新低,出口形势更趋严峻。从对主销市场出口情况看:2010~2014年国内真丝绸商品对传统主销市场出口金额整体下滑。1~8月,我国真丝绸商品金额18.8亿美元,同比下降10.79%。由此可以看出,2015年丝绸外贸形势仍不乐观。进入2015年以来,受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疲软、国内市场干茧和生丝供应充足等因素的影响,茧丝价格继续维持振荡下行趋势。到9月底,干茧和3A级生丝价格分别较年初下降16.52%和11.24%。

  特色集群快速发展 科技水平逐步提高

  实际上,“十二五”期间,我国茧丝绸行业经济运行虽然经受了较大的下行压力,但在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品牌文化建设等方面涌现出一些新的亮点。

  从结构调整来看,我国茧丝绸行业步伐加快。“东丝西移”进而带动“东绸西移”格局基本形成,中西部生丝和绸缎产量稳步提升;同时,“公司+农户+基地”模式积极推广,江苏富安、四川宁南、广西宜州、陕西安康等蚕茧生产基地稳步发展,蚕桑基础得到夯实。以杭州“丝绸女装”、嵊州“丝绸领带”、湖州“丝绸面料”、桐乡“蚕丝被”、南充“绸都”、海安“茧丝绸”为代表的茧丝绸特色集群快速发展,产业链集聚优势逐步显现。

  下阶段要通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区域结构,推进跨区域协作和专业化分工,逐步形成东部与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鼓励东部地区企业通过横向联合、纵向整合做大做强做优,发展一批综合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东部地区产业集群的整体优化升级;在中西部蚕桑生产集中地区,继续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一批优质蚕茧基地,配套发展织造、印染、服装等产业集群。结合各地实际,探索建立“文化+工业+旅游”新型发展模式,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多元化发展水平。

  同时,“十二五”期间,茧丝绸行业科技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蚕研所、丝科院等科研院所“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蚕桑基因研究、丝绸工艺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研究居国际领先地位,高效养蚕新技术积极推广,提花宽幅无梭织机、丝绸数码喷墨印花等先进技术装备广泛应用,ISO《生丝电子检测试验方法》国际标准研制取得成功,真丝绸低浴比染色、涂料印花、缫丝废水零排放及热能回收技术装备大面积推广使用。

  报告指出,下一步要开展桑/柞蚕茧丝绸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缫丝装备及技术的联合攻关;加强丝绸产品色牢度、防缩抗皱、机可洗、数码印花、丝针织等先进工艺的研发与应用;加快推广高效率、低能耗、循环回用、清洁生产等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建设;强化行业标准体系建设。

  丝绸服装终端品牌建设是重点

  丝绸行业品牌文化意识在不断增强的同时,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在持续深入。中国丝绸非物质文化传承在积极推进,蜀锦、宋锦、云锦、缂丝、莨绸、刺绣等民间传统丝绸工艺技法的挖掘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宋锦“新中装”亮相北京APEC峰会国际舞台;民间资本和工业企业投资建设丝绸博物馆和文化创意园积极性高涨,“工业+文化+旅游”产业初步形成;“高档丝绸标志”市场化建设加快,品牌企业市场影响力日益提高;一大批丝绸优势企业积极引进国际高端人才,主动参与海内外市场竞争,成为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报告强调,加快调整丝绸产品结构是茧丝绸行业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发展以服装为龙头的系列终端产品,以丝绸女装、男士T恤、中老年家居服为突破口,推动丝绸服装产业高效发展。引入“丝绸心- SILK INSIDE”先进设计理念,开发丝棉、丝毛、丝麻等混纺和交织产品,更好地适应现代纺织发展新潮流。通过提升生丝和绸缎产品质量,加快复合型、差别化、功能性等高档真丝绸产品和含丝纺织产品的开发,不断丰富丝绸产品品种结构。深度挖掘传统丝绸产品的市场潜力,把时尚化、生活化理念融入宋锦、云锦、缂丝、莨绸等传统丝绸产品创意设计之中。

  在自主品牌建设方面,政府、行业、企业和相关机构联动,协同推进行业自主品牌建设;加快“高档丝绸标志”行业公共品牌的推广;挖掘和保护民间丝绸传统技艺,做好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工作;加强企业品牌国际推广,利用海内外专业展会平台,展示中国丝绸自主品牌整体形象。

  渠道拓展方面,要进一步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开拓新兴国家市场,提升国际丝绸市场份额;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形成有竞争优势的国际产业链;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快创新商业营销模式;重点发展丝绸电子商务,完善专业营销网络及现代物流体系,提升市场反应能力,促进国内市场丝绸产品销售。

  中国丝绸协会会长杨永元指出,“丝绸作为传统产业,要想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尽管近年来中国丝绸产业在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等多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对引领和带动世界丝绸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仍将是未来中国丝绸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