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纺企积极进军碳纤维领域
发表时间:2014-07-09    作者:赵颖  发表评论()

  在经济低迷时期,大多数韩国企业都面临业务多元化的转型课题。为了保持竞争力,一些韩国知名厂商纷纷进军生物制药,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等高新技术领域。而对于有技术实力的纺织企业来说,则更着眼于在碳纤维领域的发展。
  有分析指出,到2020年,全球碳纤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50亿美元,与今年预估的20亿美元市场规模相比,将呈现显著增长。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碳纤维制品的市场前景被业界看好。
  在短期内,韩国碳纤维领域的竞争是否会因为新生产商的加入而升温仍是未知数,但是业界已萌生了一些蓄势待发的企业。包括GS加德士、泰光实业和东丽尖端材料(韩国)公司。其中,泰光实业与晓星集团合作开发了用于运动装备的碳纤维产品;GS加德士则与东丽共同研发可用于汽车零部件和半导体的碳纤维产品。晓星集团业务代表认为,现在是丰富公司业务领域的最佳时机。长久以来,业务多元化一直是企业的生存之本,碳纤维领域的业务开展将为晓星集团注入新的活力。
  晓星集团副总裁赵显生表示,碳纤维业务的发展将推动公司与外部企业间的合作。目前,该公司已经拟定了日程计划,推动后期扩大业务规模。晓星集团计划近期在韩国西南部城市全州建立首个碳纤维工厂。该工厂最初碳纤维产量预计每年达2000吨,计划到2020年产量扩大至17000吨。据了解,该公司已在碳纤维领域注资1.2万亿韩元。
  与此同时,东丽尖端材料(韩国)公司位于韩国龟尾的工厂已经开始生产高端碳纤维。在全球市场上,东丽公司生产的碳纤维汽车零部件和风力涡轮机叶片所占份额已达到40%。公司目前每年生产碳纤维2200吨,在今年3月建立新工厂后,公司预计年产量将达到2500吨,届时有望成为韩国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商。
  近期,作为化纤企业的泰光实业在韩国蔚山新开设了碳纤维工厂,该工厂将承担1500吨的碳纤维生产任务。GS加德士也意欲加大碳纤维领域投入,其材料主要为工业用途,包括生产内存芯片。该公司代表认为,碳纤维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而现在加大这一领域投入将是明智之举。
  市场调研指出,未来几年,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大,碳纤维的市场需求量将逐渐增加。其中,车用碳纤维将成为主要应用领域,其次还包括用于风能发电的风力涡轮叶片。
  然而,也有业内专家调查指出,碳纤维产量的急剧增加可能会导致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进而影响碳纤维的潜在定价。来自韩国金牛投资公司的部门经理卓杨金说:“除非需求增长显著快于预期,否则市场竞争的加剧将导致纤维价格波动,出现产能过剩现象,甚至影响下游供应链。”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