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四亏一盈 氨纶企业借多元化谋转型
发表时间:2011-11-01    作者:崔晓莉  发表评论()

  上市公司2011年三季报披露已落下帷幕。据统计,氨纶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同比普遍大幅下降,在5家拥有氨纶业务的上市公司中,第三季度有4家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仅有泰和新材1家实现盈利。

  三季报显示,7至9月,华峰氨纶亏损1650万元,新乡化纤亏损1029万元,友利控股亏损848万元,时代科技亏损547万元,泰和新材的情况好于同行,实现盈利1153万元,同比下降75%。

  据悉,产品价格下跌是氨纶行业三季度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今年以来,受国外经济疲软、国内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企业普遍面临经营困难,导致氨纶的市场需求下降,开机率出现下滑。同时,氨纶行业过度扩张的后果开始显现,产能过剩严重。

  近年来,氨纶行业呈周期性波动。应该说,氨纶产品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是,由于技术壁垒和投资门槛的降低,自2004年以来氨纶行业无序发展,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供求关系屡屡失衡。另一方面,虽然全球50%以上的氨纶产能集中在中国,但是我国氨纶行业的集中度依然偏低,多数企业热衷于价格竞争,即使泰和新材、华峰氨纶这样的龙头企业对氨纶价格的影响力也相当有限,如何保证经营业绩的稳定成为业内上市公司十分头痛的问题。

  目前,氨纶行业的上市公司都在进行业务多元化的尝试,除氨纶外,泰和新材已经开始布局芳纶业务,新乡化纤则开始拓展粘胶纤维业务,友利控股则进入了房地产业,而一直专注于氨纶业务的华峰氨纶,也于今年上半年宣布发展环己酮业务。

  在业务多元化方面,泰和新材是布局最早、运作最成功的企业,早在2004年,还是国内氨纶行业老大的时候,公司就开始了间位芳纶的产业化,到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间位芳纶供应商。2011年,泰和新材又介入对位芳纶的生产。三季报显示,泰和新材的产业转型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稿件来源:证券时报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