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丝总公司汤咏:2010年蚕茧生产和茧丝绸行业运行情况
发表时间:2011-03-30 发表评论()
中丝总公司副总汤咏在2011年全国茧丝收烘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在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及地方有关政府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蚕茧战线各级组织和广大职工的艰苦努力,蚕茧生产和收烘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茧丝绸行业较往年相比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变化。国家茧丝办召开此次会议,就是要及时分析行情、查找问题、研究措施、促进茧丝绸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下面,我根据掌握的信息对去年蚕茧生产和茧丝绸行业运行,以及今年市场行情,谈谈个人的看法,跟大家交流探讨。
一、2011年蚕茧生产和收烘情况
根据我国19个省、市、区的统计,2010年桑蚕面积、蚕种发种量、产量、收购量均有所增加,蚕茧收购综合均价大幅回升。
(一)全国蚕茧产量恢复性增长2010年桑园面积为1210万亩,同比增加2.2%,但贵州、山东、重庆、江苏等地桑园面积有所减少。蚕茧发种量合计1580万张,同比增加9.8%。总产量为61.8万吨,同比增长10.7%。发种量除山东、河南等少数省份有所减少外,全国普遍呈上升态势。但需要看到,发种量和产量均属于恢复性上升,且尚未达到2008年以前的水平。这次蚕茧产量普遍上升主要原因是价格驱动,由2009年看是的蚕茧价格回升所产生的涨价预期,激发了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种植面积和生产规模得到扩大。
(二)蚕茧质量整体有所提高201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情况良好,各地蚕农加强对重大灾害天气的预防和对病虫害的预防,有效的避免了大面积损失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蚕茧单产和质量。同时,“东桑西移”过程中,中、西部一些地区更加重视蚕茧生产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蚕茧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三)蚕茧收购价格大幅上升2010年全国蚕茧综合均价1544元/担,同比大幅上涨43.6%。各地茧价呈现集体上扬态势,涨幅居前的是贵州62.08%、广东57.99%、陕西52.38%、浙江48.39%、江苏45.58%等。蚕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对蚕茧的需求增加。一是我国成功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持续向好,市场环境改善,消费能力逐渐恢复,人们对丝绸产品的需求开始回暖。二是近几年来中西部地区缫丝企业产能增长较快,而东部并未下降,因而对蚕茧需求大幅增加。三是丝绸商品的出口形势有所好转,绸缎和制成品的出口量有所增长,带动了对蚕茧的需求量。另一方米,蚕茧供应仍然偏紧。2007年茧价大跌以后,蚕茧的产量连续两年大幅下降(2008年跌幅15.85%,2009年跌幅15.82%),2010年虽然增长了10.7%,但蚕茧总体供应仍然偏紧。
(四)全年茧丝价格持续上扬2010年,国内茧丝价格在2009年恢复性上涨的基础上不断上扬,屡创历史新高。回顾全年,上半年茧价涨幅超过丝价,一度出现茧丝倒挂现象,很多缫丝企业进退维谷,惨淡经营。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内需不旺,国内销路不畅,世界经济低迷,欧美市场疲软,欧元贬值,致使蚕丝和绸缎出口严重受阻,所以,茧价飙涨引发生丝生产成本的上涨没能在产业链的终端—丝绸价格上得以消化,使缫丝企业蚕茧库存增多,生产和管理成本加大。进入8月份以后,丝价加速上升,截至去年年底,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干茧现货合约平均单价达11.85万元/吨,较上年同期上涨41.24%;生丝(3A级)现货月合约平均单价达39.39万元/吨,较上年同期上涨56.87%,从而茧丝价格倒挂局面才得到改变。
二、2010年丝绸商品出口情况
(一)整体情况:真丝绸商品出口量跌、价升根据我国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真丝绸出口32.58亿美元,同比增长12.88%;进口额为2.15亿美元,同比增加20.25%。真丝绸商品出口额排名前五位的市场是:美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香港,对它们的出口全面增长,对意大利的增幅最大,达40.03%。真丝绸商品出口额排名前五位的省市是:浙江、江苏、广东、上海、四川,五省市出口额合计占全国真丝绸商品出口总额的85.46%。浙江省出口金额占比最高,达40.43%。蚕丝类、丝绸服装和绸缎等主要商品出口价格全面上涨,但出口量方面,仅真丝绸缎有3.71%的小幅增长。因此,这次出口额的增长是由出口价格的的全面上涨带动的。
(二)蚕丝类商品出口量跌、价升2010年,蚕丝类商品出口1.94万吨,同比下降13.15%;出口额6.49亿美元,同比增长24.38%。蚕丝类的主要出口商品为厂丝、绢纺纱线、捻丝,三种商品的出口量普遍下降,绢纺纱线的降幅最高,达到26.6%。出口单价方面,三种商品普遍上涨,厂丝的涨幅最高,达46.02%。蚕丝类商品出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市场是:印度、巴基斯坦、意大利、日本、韩国。其中对意大利和日本的出口量增长,对意大利增幅最大。达30.52%;对印度、巴基斯坦、行过出口量下降,降幅均超过20%,对韩国的降幅最大,达27.63%.价格方面,主要市场的出口单价普遍上涨,印度的单价最高,为38.65美元/米,涨幅最大,达52.71%。蚕丝类商品出口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市是:浙江、江苏、四川、广东、山东。主要省市中,仅山东出口量增长5.03%,其他省市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四川降幅最大,达33.39%。
(三)真丝绸缎出口量、价齐升2010年,真丝绸缎出口2.76亿米,同比上升3.71%;出口额10.04亿美元,同比上升28.03%;平均单价3.64美元/米,同比上升23、44%。真丝绸缎出口的主要产品是坯绸,出口量为2.15亿米,同比上升3.42%,平均单价3.28美元/米,同比上升28.88%。真丝绸缎出口量排名前六位的市场是:印度、巴基斯坦、意大利、香港、韩国、日本。其中对巴基斯坦、意大利、日本的出口量增加,对巴基斯坦的增幅最大,为13.35%;对印度、香港、韩国的出口量下降,对印度的降幅最大,为13.71%。意大利和巴基斯坦所占市场份额均超过15%,量市场的增长带动了整体增长。价格方面,主要市场的出口单价普遍上涨,印度的涨幅居首,达40.43%;香港的单价最高,为5.31美元/米。坯绸出口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市是:浙江、江苏、四川、上海、青海。主要省市中仅四川省出口量下降,其他省市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青海和江苏增幅较大,分别达28.65%和22.25%。
(四)丝绸制成品出口情况丝绸制成品出口16.04亿美元,同比增加49.23%。丝绸领带和地毯出口量、价齐增,头巾量增价跌。丝绸服装出口7812万套件,同比下降10.98%;金额11.12亿美元,同比下降3.72%;平均单价14.24美元/套件,同比增加8.15%。丝绸服装出口额占丝绸制成品出口总额比重最大,达69.75;占真丝绸商品出口总额尚的34.14%。
丝绸服装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香港、英国、日本、意大利,对它们的出口全线下降,对香港出口量降幅最小,为6.47%;对英国降幅最大,达16.27%。
丝绸服装出口量排名前四位的是:浙江、广东、江苏、上海,这些省市的出口量全面下降,浙江省的降幅最大,达16.2%。
三、茧丝绸产销形势分析
(一)2010年茧丝产、供、销情况根据海关出口统计数据匡算,2010年我国丝绸全商品出口的折丝量约为6.12万吨,蚕丝类商品和蚕丝织物类商品进口的折丝量约为0.67万吨,进出口相抵后的净出口折丝量约为5.45万吨,同比下降6.8%。由于近年来丝绸内销的势头有所起色,国家有关部门鼓励销售含丝量较高的蚕丝被等产品也加大了蚕丝的内销量,因此,根据净出口折丝量以及蚕丝内销量需求量测算,2010年蚕丝总需求量约为9-10万吨。按照2010年全国19个蚕茧生产省(区、市)的蚕茧产量61.8万吨计算,折合蚕丝总供应量约为10.27万吨。而据工业方面统计,2010年全国桑蚕丝产量为9.6万吨。由此可见,国内蚕茧供求基本平衡,从工业生产的数据来看,供给并不特别宽松,需求以及潜在需求在增加,这就导致了茧丝价格的上涨。但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来讲,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往往会造成通货膨胀;而通胀预期的加重,反过来也会进一步强化农产品价格的涨价。2010年,强烈的通胀预期为包括蚕茧在内的农产品价格上涨提供了共振环境。因此,通胀对茧丝价格上涨的影响也应当有所考虑。
(二)2011年茧丝绸市场形势分析2011年,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加大,主要发达经济体进一步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加剧波动,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丝绸行业面临较好的发展条件,但也存在诸多困难与风险,我们要认真分析形势,把握市场规律,趋利避害,使行业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茧丝价格有望相对稳定。茧价上涨会带动蚕桑生产的扩大和蚕茧供给的增加,但能否与其需求平衡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商务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1年度全国桑蚕种桑蚕茧桑蚕丝生产指导性计划的通知》对今年的生产进行了宏观安排,只要没有重大自然灾害和内外贸形势变动,全年供求基本平衡是可以实现的,蚕茧的价格将相对稳定。
二是,出口形势有望持续好转。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我国的丝绸商品出口会有稳步的提升。据我国海关统计,今年1月份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3.82亿美元,同比增长45.4%。其中,蚕丝类出口7128万美元,同比增长71.72%;真丝绸缎出口1.02亿美元,同比增长49.06%;丝绸制成品出口2.08亿美元,同比增长36.59%。3月份召开的春季中国丝绸交易会上,实际及意向性成交共计1976.4万美元,同比增长204.81%。其中,丝类商品成交349.4吨,金额1862.9万美元,分别增长104.57%和2241.88%。
三是,贸易摩擦需要警惕。一当前,国际经济回升尚存在很多困难,欧美等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消费水平难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侧重其国内就业和产业发展,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标直指中国出口产品。某些发展中国家出于自身利益,也拿起贸易救济措施作为竞争的工具。挤压和摩擦增加的国际经贸环境,中国产品出口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丝绸商品也难以摆脱。
四是,一些新兴市场的潜力较大。例如,今年2月,印度政府调整进口厂丝关税,从原先的30%直降至5%,极大地刺激了印度市场的厂丝进口,在3月份的中国丝绸交易会上,参展商对印度成交1776.9万美元,同比增长273.77%。
五是,茧丝价格倒挂现象仍须注意。2011年,随着出口形势的改善,蚕丝的消化渠道会相对顺畅,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依然存在,欧美市场复苏前景不明朗,销售风险不可低估,应当警防形势变化再次造成茧丝价格倒挂现象,致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四、对蚕茧生产和行业管理的建议
(一)全力保证蚕茧质量。蚕茧的质量是丝绸产品价值的开端,是产品品质的源头保障。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夏冬季更是极端天气较多的时期,呼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今年秋茧生产和收烘的指导,规范蚕茧收购秩序。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科学防治病虫害,努力克服各类自然灾害;有条件的企业要加大投入和科技研发,提高蚕茧的解舒率和单产率,确保桑蚕养殖和秋茧的质量;在收购蚕茧时,也要确保质量,不能存侥幸心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
(二)加强宏观调控,协调茧丝出口价格。蚕丝绸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大部分产品出口海外,但国内各厂家互相竞争压价,导致利润微薄,对外的优势就会大大削弱,甚至丧失。建议国家加强调控,逐步形成全国茧丝出口价格协调机制,一直对外,保护国内丝绸贸工农的整体利益。
(三)加强行业信息沟通。及时的信息沟通,有利于行业内部合力的提高和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当前,茧丝绸行业处于一个积极变化的时期,国内外的有利因素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政府部门、茧丝办、商会更加发挥行业信息优势,及时发布茧丝绸行业有关税率,进出口优惠等政策信息,引导行业和企业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四)进一步发挥流通组织的作用。蚕茧等农产品生产具有分散性和产业链较长的特点,这就产生了供求信息传递慢,生产的专业化和消费的多样化之间矛盾扩大的现象。农业发达国家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做大农产品加工增值的文章。通过利益链条把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紧密联合起来,纳入一体化经营,形成以产品流通为中心的产业群。目前国内一些丝绸大企业和交易市场已经初步具备流通组织的雏形,我们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大企业,交易市场等资金规模及时信息优势,加强茧丝绸的集约化经营,逐步构建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市场+农户等的一体化模式,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产业效益,促进茧丝绸行业的结构升级。以上是我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大家一起分析形势,研究办法,提出建议,为做好今年的蚕茧收烘工作和促进茧丝绸行业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谢谢大家!
2011年3月30日于厦门
各位代表: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在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及地方有关政府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蚕茧战线各级组织和广大职工的艰苦努力,蚕茧生产和收烘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茧丝绸行业较往年相比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变化。国家茧丝办召开此次会议,就是要及时分析行情、查找问题、研究措施、促进茧丝绸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下面,我根据掌握的信息对去年蚕茧生产和茧丝绸行业运行,以及今年市场行情,谈谈个人的看法,跟大家交流探讨。
一、2011年蚕茧生产和收烘情况
根据我国19个省、市、区的统计,2010年桑蚕面积、蚕种发种量、产量、收购量均有所增加,蚕茧收购综合均价大幅回升。
(一)全国蚕茧产量恢复性增长2010年桑园面积为1210万亩,同比增加2.2%,但贵州、山东、重庆、江苏等地桑园面积有所减少。蚕茧发种量合计1580万张,同比增加9.8%。总产量为61.8万吨,同比增长10.7%。发种量除山东、河南等少数省份有所减少外,全国普遍呈上升态势。但需要看到,发种量和产量均属于恢复性上升,且尚未达到2008年以前的水平。这次蚕茧产量普遍上升主要原因是价格驱动,由2009年看是的蚕茧价格回升所产生的涨价预期,激发了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种植面积和生产规模得到扩大。
(二)蚕茧质量整体有所提高201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情况良好,各地蚕农加强对重大灾害天气的预防和对病虫害的预防,有效的避免了大面积损失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蚕茧单产和质量。同时,“东桑西移”过程中,中、西部一些地区更加重视蚕茧生产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蚕茧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三)蚕茧收购价格大幅上升2010年全国蚕茧综合均价1544元/担,同比大幅上涨43.6%。各地茧价呈现集体上扬态势,涨幅居前的是贵州62.08%、广东57.99%、陕西52.38%、浙江48.39%、江苏45.58%等。蚕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对蚕茧的需求增加。一是我国成功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持续向好,市场环境改善,消费能力逐渐恢复,人们对丝绸产品的需求开始回暖。二是近几年来中西部地区缫丝企业产能增长较快,而东部并未下降,因而对蚕茧需求大幅增加。三是丝绸商品的出口形势有所好转,绸缎和制成品的出口量有所增长,带动了对蚕茧的需求量。另一方米,蚕茧供应仍然偏紧。2007年茧价大跌以后,蚕茧的产量连续两年大幅下降(2008年跌幅15.85%,2009年跌幅15.82%),2010年虽然增长了10.7%,但蚕茧总体供应仍然偏紧。
(四)全年茧丝价格持续上扬2010年,国内茧丝价格在2009年恢复性上涨的基础上不断上扬,屡创历史新高。回顾全年,上半年茧价涨幅超过丝价,一度出现茧丝倒挂现象,很多缫丝企业进退维谷,惨淡经营。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内需不旺,国内销路不畅,世界经济低迷,欧美市场疲软,欧元贬值,致使蚕丝和绸缎出口严重受阻,所以,茧价飙涨引发生丝生产成本的上涨没能在产业链的终端—丝绸价格上得以消化,使缫丝企业蚕茧库存增多,生产和管理成本加大。进入8月份以后,丝价加速上升,截至去年年底,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干茧现货合约平均单价达11.85万元/吨,较上年同期上涨41.24%;生丝(3A级)现货月合约平均单价达39.39万元/吨,较上年同期上涨56.87%,从而茧丝价格倒挂局面才得到改变。
二、2010年丝绸商品出口情况
(一)整体情况:真丝绸商品出口量跌、价升根据我国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真丝绸出口32.58亿美元,同比增长12.88%;进口额为2.15亿美元,同比增加20.25%。真丝绸商品出口额排名前五位的市场是:美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香港,对它们的出口全面增长,对意大利的增幅最大,达40.03%。真丝绸商品出口额排名前五位的省市是:浙江、江苏、广东、上海、四川,五省市出口额合计占全国真丝绸商品出口总额的85.46%。浙江省出口金额占比最高,达40.43%。蚕丝类、丝绸服装和绸缎等主要商品出口价格全面上涨,但出口量方面,仅真丝绸缎有3.71%的小幅增长。因此,这次出口额的增长是由出口价格的的全面上涨带动的。
(二)蚕丝类商品出口量跌、价升2010年,蚕丝类商品出口1.94万吨,同比下降13.15%;出口额6.49亿美元,同比增长24.38%。蚕丝类的主要出口商品为厂丝、绢纺纱线、捻丝,三种商品的出口量普遍下降,绢纺纱线的降幅最高,达到26.6%。出口单价方面,三种商品普遍上涨,厂丝的涨幅最高,达46.02%。蚕丝类商品出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市场是:印度、巴基斯坦、意大利、日本、韩国。其中对意大利和日本的出口量增长,对意大利增幅最大。达30.52%;对印度、巴基斯坦、行过出口量下降,降幅均超过20%,对韩国的降幅最大,达27.63%.价格方面,主要市场的出口单价普遍上涨,印度的单价最高,为38.65美元/米,涨幅最大,达52.71%。蚕丝类商品出口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市是:浙江、江苏、四川、广东、山东。主要省市中,仅山东出口量增长5.03%,其他省市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四川降幅最大,达33.39%。
(三)真丝绸缎出口量、价齐升2010年,真丝绸缎出口2.76亿米,同比上升3.71%;出口额10.04亿美元,同比上升28.03%;平均单价3.64美元/米,同比上升23、44%。真丝绸缎出口的主要产品是坯绸,出口量为2.15亿米,同比上升3.42%,平均单价3.28美元/米,同比上升28.88%。真丝绸缎出口量排名前六位的市场是:印度、巴基斯坦、意大利、香港、韩国、日本。其中对巴基斯坦、意大利、日本的出口量增加,对巴基斯坦的增幅最大,为13.35%;对印度、香港、韩国的出口量下降,对印度的降幅最大,为13.71%。意大利和巴基斯坦所占市场份额均超过15%,量市场的增长带动了整体增长。价格方面,主要市场的出口单价普遍上涨,印度的涨幅居首,达40.43%;香港的单价最高,为5.31美元/米。坯绸出口量排名前五位的省市是:浙江、江苏、四川、上海、青海。主要省市中仅四川省出口量下降,其他省市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青海和江苏增幅较大,分别达28.65%和22.25%。
(四)丝绸制成品出口情况丝绸制成品出口16.04亿美元,同比增加49.23%。丝绸领带和地毯出口量、价齐增,头巾量增价跌。丝绸服装出口7812万套件,同比下降10.98%;金额11.12亿美元,同比下降3.72%;平均单价14.24美元/套件,同比增加8.15%。丝绸服装出口额占丝绸制成品出口总额比重最大,达69.75;占真丝绸商品出口总额尚的34.14%。
丝绸服装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香港、英国、日本、意大利,对它们的出口全线下降,对香港出口量降幅最小,为6.47%;对英国降幅最大,达16.27%。
丝绸服装出口量排名前四位的是:浙江、广东、江苏、上海,这些省市的出口量全面下降,浙江省的降幅最大,达16.2%。
三、茧丝绸产销形势分析
(一)2010年茧丝产、供、销情况根据海关出口统计数据匡算,2010年我国丝绸全商品出口的折丝量约为6.12万吨,蚕丝类商品和蚕丝织物类商品进口的折丝量约为0.67万吨,进出口相抵后的净出口折丝量约为5.45万吨,同比下降6.8%。由于近年来丝绸内销的势头有所起色,国家有关部门鼓励销售含丝量较高的蚕丝被等产品也加大了蚕丝的内销量,因此,根据净出口折丝量以及蚕丝内销量需求量测算,2010年蚕丝总需求量约为9-10万吨。按照2010年全国19个蚕茧生产省(区、市)的蚕茧产量61.8万吨计算,折合蚕丝总供应量约为10.27万吨。而据工业方面统计,2010年全国桑蚕丝产量为9.6万吨。由此可见,国内蚕茧供求基本平衡,从工业生产的数据来看,供给并不特别宽松,需求以及潜在需求在增加,这就导致了茧丝价格的上涨。但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来讲,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往往会造成通货膨胀;而通胀预期的加重,反过来也会进一步强化农产品价格的涨价。2010年,强烈的通胀预期为包括蚕茧在内的农产品价格上涨提供了共振环境。因此,通胀对茧丝价格上涨的影响也应当有所考虑。
(二)2011年茧丝绸市场形势分析2011年,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加大,主要发达经济体进一步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加剧波动,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丝绸行业面临较好的发展条件,但也存在诸多困难与风险,我们要认真分析形势,把握市场规律,趋利避害,使行业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茧丝价格有望相对稳定。茧价上涨会带动蚕桑生产的扩大和蚕茧供给的增加,但能否与其需求平衡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商务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1年度全国桑蚕种桑蚕茧桑蚕丝生产指导性计划的通知》对今年的生产进行了宏观安排,只要没有重大自然灾害和内外贸形势变动,全年供求基本平衡是可以实现的,蚕茧的价格将相对稳定。
二是,出口形势有望持续好转。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我国的丝绸商品出口会有稳步的提升。据我国海关统计,今年1月份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3.82亿美元,同比增长45.4%。其中,蚕丝类出口7128万美元,同比增长71.72%;真丝绸缎出口1.02亿美元,同比增长49.06%;丝绸制成品出口2.08亿美元,同比增长36.59%。3月份召开的春季中国丝绸交易会上,实际及意向性成交共计1976.4万美元,同比增长204.81%。其中,丝类商品成交349.4吨,金额1862.9万美元,分别增长104.57%和2241.88%。
三是,贸易摩擦需要警惕。一当前,国际经济回升尚存在很多困难,欧美等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消费水平难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侧重其国内就业和产业发展,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标直指中国出口产品。某些发展中国家出于自身利益,也拿起贸易救济措施作为竞争的工具。挤压和摩擦增加的国际经贸环境,中国产品出口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丝绸商品也难以摆脱。
四是,一些新兴市场的潜力较大。例如,今年2月,印度政府调整进口厂丝关税,从原先的30%直降至5%,极大地刺激了印度市场的厂丝进口,在3月份的中国丝绸交易会上,参展商对印度成交1776.9万美元,同比增长273.77%。
五是,茧丝价格倒挂现象仍须注意。2011年,随着出口形势的改善,蚕丝的消化渠道会相对顺畅,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依然存在,欧美市场复苏前景不明朗,销售风险不可低估,应当警防形势变化再次造成茧丝价格倒挂现象,致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四、对蚕茧生产和行业管理的建议
(一)全力保证蚕茧质量。蚕茧的质量是丝绸产品价值的开端,是产品品质的源头保障。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夏冬季更是极端天气较多的时期,呼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今年秋茧生产和收烘的指导,规范蚕茧收购秩序。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科学防治病虫害,努力克服各类自然灾害;有条件的企业要加大投入和科技研发,提高蚕茧的解舒率和单产率,确保桑蚕养殖和秋茧的质量;在收购蚕茧时,也要确保质量,不能存侥幸心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
(二)加强宏观调控,协调茧丝出口价格。蚕丝绸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大部分产品出口海外,但国内各厂家互相竞争压价,导致利润微薄,对外的优势就会大大削弱,甚至丧失。建议国家加强调控,逐步形成全国茧丝出口价格协调机制,一直对外,保护国内丝绸贸工农的整体利益。
(三)加强行业信息沟通。及时的信息沟通,有利于行业内部合力的提高和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当前,茧丝绸行业处于一个积极变化的时期,国内外的有利因素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政府部门、茧丝办、商会更加发挥行业信息优势,及时发布茧丝绸行业有关税率,进出口优惠等政策信息,引导行业和企业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四)进一步发挥流通组织的作用。蚕茧等农产品生产具有分散性和产业链较长的特点,这就产生了供求信息传递慢,生产的专业化和消费的多样化之间矛盾扩大的现象。农业发达国家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做大农产品加工增值的文章。通过利益链条把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紧密联合起来,纳入一体化经营,形成以产品流通为中心的产业群。目前国内一些丝绸大企业和交易市场已经初步具备流通组织的雏形,我们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大企业,交易市场等资金规模及时信息优势,加强茧丝绸的集约化经营,逐步构建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市场+农户等的一体化模式,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产业效益,促进茧丝绸行业的结构升级。以上是我个人看法,供大家参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大家一起分析形势,研究办法,提出建议,为做好今年的蚕茧收烘工作和促进茧丝绸行业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谢谢大家!
2011年3月30日于厦门
稿件来源:茧丝交易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