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化纤原料之困报道5:破解之道
发表时间:2010-11-04 发表评论()
方案一:完善产业链保证原料供应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聚酯和涤纶长丝制造为主业的大型民营企业。据该公司副总裁沈培兴介绍,桐昆现在每年需要120万吨的PTA,其中70%~80%从国内的PTA生产企业采购,比如中石化、中石油、重庆石化都是公司的PTA供应商。他指出,随着聚酯产能的扩张仅仅依靠国产还是不够的,企业生产所需的20%~30%的PTA则要从国外进口。而PTA进口价格往往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以及汇率的波动而波动,潜藏着诸多风险,为了规避国际采购中的这些风险,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原料供应,公司经过多年的酝酿与努力决定建设自己的PTA项目,打通整个产业链,通过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实现“自给自足”,有效降低PTA采购带来的交易成本。
据了解,桐昆集团自主建设的PTA项目由集团旗下的嘉兴石化有限公司投资运营,该项目从2006年开始申请,先后通过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以及国家发改委的审批,并于今年3月31日正式签约。9月1日,嘉兴石化有限公司又与中国农行平湖支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银行平湖支行组成的银团就这一项目举行银团贷款签约仪式。嘉兴石化PTA项目总投资30.2亿元,其中企业自筹12.2亿元,根据此次签订的协议,三行将为嘉兴石化贷款18亿元。项目包括氧化单元和精制单元的PTA主生产装置、辅助生产装置及公用工程等。该项目位于嘉兴港区,用地面积约为672亩,建设期为2年,经营期限为50年,年产PTA可达80万吨。该项目的入驻将有效缓解长三角地区化纤企业的原料压力。
浙江荣盛:向上游延伸满足自身需要
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2009-2010年度化纤行业竞争力10强排名中位居第五。早在2003年,该公司就与浙江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投资兴办了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专业生产PTA。据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客户经理周功介绍,该项目于2005~2006年投产,有两条生产线,采用进口英威达技术,产能达130万吨/年。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生产的PTA直接由槽罐车从宁波工厂运往母公司,满足母公司120万吨/年PTA的需求,每吨降低成本近25元,一年就省下3000万元,并且运输杂质少,成品率高。此外,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应用公司自主研发技术,扩产了一条200万吨/年生产线,预计2011年下半年投产。
另据周功介绍,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还与浙江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合资设立了大连逸盛投资有限公司。大连逸盛投资有限公司又与大化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了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生产PTA。该项目应用公司自主研发技术(逸盛专利)于2009年建成投产,有一条生产线,产能达150万吨/年。今年进行了技改,并扩产75万吨/年,预计2011年下半年完成,达产后产能达215万吨/年。周功表示,与进口原料比较,逸盛原料在生产技术工艺水平、品质、价格、服务等方面优势明显。
江苏恒力:进军石化产业
除了桐昆集团、荣盛控股集团之外,作为行业龙头的恒力集团也在积极向产业链上游发展。今年4月10日,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隆重举行奠基仪式,恒力集团正式迈出了进军石化产业的步伐。据了解,项目总投资250亿元,将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150亿元,二期投资100亿元,主要生产与纺织配套的上游化工产品。业内人士指出,化纤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发展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原料问题,而且对实现产业集聚,拉长产业链,掌握市场话语权,提升国际竞争力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要警惕随之而来的全行业产能过剩的现象。
方案二:积极走出去 打破资源制约
为了解决原料问题,尤其是改变木浆严重依赖进口的现状,粘胶纤维企业在中国化纤协会的指导帮助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了一些适合自身企业的办法。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第五届第一次理事会上,中国化纤协会会长端小平透露,国内的化纤企业积极实践“走出去”战略, 最近一家粘胶企业据说已经成功在加拿大收购了一家化纤木浆企业,在中国化纤行业“走出去”领域开了个好头,他表示以后这样的案例会越来越多。记者经过多方打探,了解到该家企业就是浙江富丽达股份有限公司。
据悉,目前富丽达只是参股了加拿大的一家木浆企业,接下来经过谈判最终目标将是做到绝对控股。富丽达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粘胶短纤维行业龙头企业和国内最大的粘胶短纤维生产企业。据中国化纤协会相关人士介绍,该公司进行粘胶纤维生产的主要原料是木浆,目前绝大部分依靠进口,这次参股加拿大木浆企业旨在解决企业原料采购问题,保证生产稳定持续健康运行。据了解,由于该项目仍在洽谈,涉及商业机密,一些细节将根据进展情况择机披露。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它必将是中国化纤企业一次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方案三;开发新原料 替代石化资源
正如中国化纤协会粘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田克所提到的,除了大胆“走出去”进行资本投资,很多企业也在开发新的原料。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是粘胶行业内的知名企业,据该公司技术开发中心负责人卢海蛟介绍,如今生产纤维的原材料紧张,尤其是森林资源有限,棉短绒也十分稀缺,开发生物质原料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目前海龙已经利用麻以及甘蔗渣、芦苇、棉秆等下脚料进行粘胶纤维生产,并已取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替代了棉短绒。
卢海蛟告诉记者,早在2009年海龙就酝酿在新疆种麻,经过多方努力海龙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合作于今年5月份在新疆阿克苏开始种植红麻,初期只是种植了3000亩,以后将扩大到50万亩,可年产红麻10万吨,据了解,目前企业正在组织人员收麻。卢海蛟介绍说,海龙还在中国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指导下,开发出诸多麻类产品。其中,麻种可以用来榨油和制造食品以及饲料;麻骨可以用来制造炭料,生产火药和吸附材料;优质的麻皮经过脱胶技术处理可以获取纤维,制造高档面料;下脚料可以用来做人造板,也可以制成浆粕生产纸张和粘胶纤维。据了解,目前海龙已经研发出以麻浆粕为原料的新型纤维——麻赛尔纤维。
卢海蛟介绍说,麻赛尔纤维以麻为原料,改变了传统以棉短绒和木材为原料生产纤维的方式。此外,在传统概念里麻制衣物只能外穿,做内衣的话会使人体产生刺痒感,而用麻赛尔纤维则可以做出舒适的内衣,可以说实现了麻纤维在服用性方面的革命性变化。谈及其中的秘诀,卢海蛟解释说,麻赛尔纤维采用特殊的生产工艺,将麻纤维改造成不规则的C型截面形状,从而保持了原麻吸湿快干和抑菌防霉的功能。
据悉,麻赛尔纤维已经于2009年3月份实现产业化,截止到目前已累计生产3000吨,主要应用在针织内衣、牛仔布、衬衫面料等领域,销路非常好,尤其是用麻赛尔纤维生产的牛仔布很有个性,衣服具有原麻风格,十分靓丽。在今年春夏纱线展上,他们与上海帕兰朵高级服饰有限公司联合展示了用该种生物质纤维做成的各种混纺和纯纺纱线以及特色服装,引起观众的关注。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聚酯和涤纶长丝制造为主业的大型民营企业。据该公司副总裁沈培兴介绍,桐昆现在每年需要120万吨的PTA,其中70%~80%从国内的PTA生产企业采购,比如中石化、中石油、重庆石化都是公司的PTA供应商。他指出,随着聚酯产能的扩张仅仅依靠国产还是不够的,企业生产所需的20%~30%的PTA则要从国外进口。而PTA进口价格往往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以及汇率的波动而波动,潜藏着诸多风险,为了规避国际采购中的这些风险,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原料供应,公司经过多年的酝酿与努力决定建设自己的PTA项目,打通整个产业链,通过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实现“自给自足”,有效降低PTA采购带来的交易成本。
据了解,桐昆集团自主建设的PTA项目由集团旗下的嘉兴石化有限公司投资运营,该项目从2006年开始申请,先后通过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以及国家发改委的审批,并于今年3月31日正式签约。9月1日,嘉兴石化有限公司又与中国农行平湖支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银行平湖支行组成的银团就这一项目举行银团贷款签约仪式。嘉兴石化PTA项目总投资30.2亿元,其中企业自筹12.2亿元,根据此次签订的协议,三行将为嘉兴石化贷款18亿元。项目包括氧化单元和精制单元的PTA主生产装置、辅助生产装置及公用工程等。该项目位于嘉兴港区,用地面积约为672亩,建设期为2年,经营期限为50年,年产PTA可达80万吨。该项目的入驻将有效缓解长三角地区化纤企业的原料压力。
浙江荣盛:向上游延伸满足自身需要
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2009-2010年度化纤行业竞争力10强排名中位居第五。早在2003年,该公司就与浙江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投资兴办了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专业生产PTA。据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客户经理周功介绍,该项目于2005~2006年投产,有两条生产线,采用进口英威达技术,产能达130万吨/年。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生产的PTA直接由槽罐车从宁波工厂运往母公司,满足母公司120万吨/年PTA的需求,每吨降低成本近25元,一年就省下3000万元,并且运输杂质少,成品率高。此外,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应用公司自主研发技术,扩产了一条200万吨/年生产线,预计2011年下半年投产。
另据周功介绍,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还与浙江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合资设立了大连逸盛投资有限公司。大连逸盛投资有限公司又与大化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了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生产PTA。该项目应用公司自主研发技术(逸盛专利)于2009年建成投产,有一条生产线,产能达150万吨/年。今年进行了技改,并扩产75万吨/年,预计2011年下半年完成,达产后产能达215万吨/年。周功表示,与进口原料比较,逸盛原料在生产技术工艺水平、品质、价格、服务等方面优势明显。
江苏恒力:进军石化产业
除了桐昆集团、荣盛控股集团之外,作为行业龙头的恒力集团也在积极向产业链上游发展。今年4月10日,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隆重举行奠基仪式,恒力集团正式迈出了进军石化产业的步伐。据了解,项目总投资250亿元,将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150亿元,二期投资100亿元,主要生产与纺织配套的上游化工产品。业内人士指出,化纤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发展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原料问题,而且对实现产业集聚,拉长产业链,掌握市场话语权,提升国际竞争力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要警惕随之而来的全行业产能过剩的现象。
方案二:积极走出去 打破资源制约
为了解决原料问题,尤其是改变木浆严重依赖进口的现状,粘胶纤维企业在中国化纤协会的指导帮助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了一些适合自身企业的办法。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第五届第一次理事会上,中国化纤协会会长端小平透露,国内的化纤企业积极实践“走出去”战略, 最近一家粘胶企业据说已经成功在加拿大收购了一家化纤木浆企业,在中国化纤行业“走出去”领域开了个好头,他表示以后这样的案例会越来越多。记者经过多方打探,了解到该家企业就是浙江富丽达股份有限公司。
据悉,目前富丽达只是参股了加拿大的一家木浆企业,接下来经过谈判最终目标将是做到绝对控股。富丽达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粘胶短纤维行业龙头企业和国内最大的粘胶短纤维生产企业。据中国化纤协会相关人士介绍,该公司进行粘胶纤维生产的主要原料是木浆,目前绝大部分依靠进口,这次参股加拿大木浆企业旨在解决企业原料采购问题,保证生产稳定持续健康运行。据了解,由于该项目仍在洽谈,涉及商业机密,一些细节将根据进展情况择机披露。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它必将是中国化纤企业一次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方案三;开发新原料 替代石化资源
正如中国化纤协会粘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田克所提到的,除了大胆“走出去”进行资本投资,很多企业也在开发新的原料。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是粘胶行业内的知名企业,据该公司技术开发中心负责人卢海蛟介绍,如今生产纤维的原材料紧张,尤其是森林资源有限,棉短绒也十分稀缺,开发生物质原料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目前海龙已经利用麻以及甘蔗渣、芦苇、棉秆等下脚料进行粘胶纤维生产,并已取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替代了棉短绒。
卢海蛟告诉记者,早在2009年海龙就酝酿在新疆种麻,经过多方努力海龙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合作于今年5月份在新疆阿克苏开始种植红麻,初期只是种植了3000亩,以后将扩大到50万亩,可年产红麻10万吨,据了解,目前企业正在组织人员收麻。卢海蛟介绍说,海龙还在中国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指导下,开发出诸多麻类产品。其中,麻种可以用来榨油和制造食品以及饲料;麻骨可以用来制造炭料,生产火药和吸附材料;优质的麻皮经过脱胶技术处理可以获取纤维,制造高档面料;下脚料可以用来做人造板,也可以制成浆粕生产纸张和粘胶纤维。据了解,目前海龙已经研发出以麻浆粕为原料的新型纤维——麻赛尔纤维。
卢海蛟介绍说,麻赛尔纤维以麻为原料,改变了传统以棉短绒和木材为原料生产纤维的方式。此外,在传统概念里麻制衣物只能外穿,做内衣的话会使人体产生刺痒感,而用麻赛尔纤维则可以做出舒适的内衣,可以说实现了麻纤维在服用性方面的革命性变化。谈及其中的秘诀,卢海蛟解释说,麻赛尔纤维采用特殊的生产工艺,将麻纤维改造成不规则的C型截面形状,从而保持了原麻吸湿快干和抑菌防霉的功能。
据悉,麻赛尔纤维已经于2009年3月份实现产业化,截止到目前已累计生产3000吨,主要应用在针织内衣、牛仔布、衬衫面料等领域,销路非常好,尤其是用麻赛尔纤维生产的牛仔布很有个性,衣服具有原麻风格,十分靓丽。在今年春夏纱线展上,他们与上海帕兰朵高级服饰有限公司联合展示了用该种生物质纤维做成的各种混纺和纯纺纱线以及特色服装,引起观众的关注。
稿件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