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推动茧丝绸业又好又快发展
——房爱卿部长助理在全国茧丝绸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商务部在南充召开全国茧丝绸工作现场会,主要任务是总结近年来茧丝绸行业管理工作,交流各地工作经验,研究分析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特别是研究新形势下茧丝绸行业如何科学发展,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茧丝绸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6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方针,商务部组织实施了“东桑西移”工程。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扶持、龙头企业带动,构建了东中西部茧丝绸业“各具优势、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一)优化了区域结构,产业布局趋于合理
中西部成为蚕桑主产区,形成四大优势蚕桑产业带。2003至2005年,我国中西部(18省)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三年平均值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9%、55%,2009年比重分别增至74%和66%,分别增长了5%和11%。“东桑西移”工程重点支持了中西部106个蚕桑生产基地建设,发展桑园近160万亩。中西部初步形成了以广西、粤北为代表的热带亚热带蚕业生产带,以川渝滇为代表的西南蚕桑生产带,以陕甘宁晋冀为代表的北方生态蚕业带,以皖鄂豫赣为代表的中部蚕桑生产带。这四大蚕桑生产带各具特色、优势突出,总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中西部地区蚕桑生产的快速发展,缓解了东部地区蚕茧产量逐年减少的局面,对稳定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西部丝绸初加工能力增强,工业化进程加速。伴随着蚕茧原料生产的调整,丝绸初级加工也逐步转移到成本相对较低的中西部。2003至2005年中西部丝产量占全国的32%, 2009年提高到51%。广西2003年全区桑蚕丝产量0.2万吨,仅占全国的2.5%,2009年桑蚕丝产量达1.62万吨,占全国比重高达17%,六年间广西区的丝产量占全国桑蚕丝的份额增加了近7倍。
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产业转型升级效应明显。近年来,东部地区着力在创新机制、培育龙头、搭建平台、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了特色各异的茧丝绸产业集群。浙江省杭州市成立了丝绸与女装产业联盟,有效推进了茧丝绸产业转型升级;嵊州市领带产业积极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领带产量占全国的90%、全球的40%;江苏省海安县依托鑫缘集团,建立了产业链条完善、产品门类齐全的茧丝绸研发生产出口综合基地。
(二)提升了产业层次,行业整体竞争力得到增强
产业链条逐步延伸。许多丝绸企业抓住国家扶持中西部蚕桑发展的政策机遇,到中西部独立或合作设厂,促进了资金、管理、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中西部转移,加快了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中西部地区已从缫丝初加工,逐步扩展到捻丝、织绸、服装、综合开发等环节,加工链条不断延长,企业效益明显提高。
科技链条有效强化。近年来东部地区不断改进推广后道加工后整理工艺,提花宽幅无梭织机、数码喷墨印花、新型环保节能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在织造、印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丝绸面料品质和档次有了较大提升,丝绸工业节能减排水平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普及科学种养的现代农业理念,蚕茧质量和茧丝绸品质显著提高。重庆市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方格蔟的推广比例分别提高了15%、20%、12%;广西区桑蚕优良品种推广应用率达90%以上,桑蚕丝质量由2A级普遍达到4A级,部分达到5A级。
组织链条更加紧固。通过以工哺农、以农促工、以贸易拉动产业,采用反租倒包、投资入股等方式,将公司、基地、蚕农结成了利益相关的经济共同体,形成了一批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替代了一家一户粗放种桑养蚕的传统生产方式。安徽推广了“公司+蚕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重庆利用城乡统筹试点,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探索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民工人”新型发展模式;广东丝绸纺织集团先后在广西、湖南、海南联合当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搭建了横跨四省(区)的南中国茧丝绸产业带。
信息链条不断优化。国家茧丝办先后在商务部网站上开通了“东桑西移工程信息系统”、“茧丝绸行业市场监测系统”、“中国丝绸营销网络管理系统”,及时宣传国家政策方针,为产销对接、政企对接、研企对接、东中西部对接搭建信息交流合作平台。各地在信息链建设方面也卓有成效,信息发布数量增加,信息传导效率提高,为市场配置资源创造了条件。
(三)带动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据对全国19个蚕茧生产地区统计,2009年蚕农收入124.2亿元,同比增长11.2%。2010年春茧生产期间,蚕农实现收入约66亿元,同比增长70.8%。获政策支持的中西部106个蚕桑基地,每年为50万重点农户带来收入约26亿元。
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为农村送去了先进的理念、技术,造就了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许多地区反映,在“东桑西移”工程的带动下,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二、充分认识茧丝绸行业发展面临的复杂形势
(一)丝绸出口增长,但外需并未根本好转
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促使全球纺织业景气度有所回升,国际丝绸消费也逐步回暖。据海关统计,2010年1-6月份我真丝绸商品出口15.1亿美元,同比增长8.3%,扭转了连续4年的下滑趋势,对意大利、印度、日本和德国等传统主销市场和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出口均快速增长。但是应当看到,丝绸外需并未根本好转,丝绸出口之所以止住连续4年下滑,是受到以下不可持续因素的影响:一是商业库存长期处于低水平,补库需求增加;二是上半年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一些外商提前订货。从发展趋势看,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不足,新兴市场容量也将趋于饱和,并且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后提出了“出口倍增”、“产业回归”等计划,都将对我国的出口造成影响。据不少出口企业反映,3、4季度订单并不乐观,一些外商难以接受目前较高的价格,出现以其他纺织品替代丝绸织品的情况。
(二)丝绸工业生产好转,但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加大
随着丝绸需求的上升,丝绸工业产值和利润双双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5月份规模以上丝绸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1%,利润同比增长75%,企业亏损面同比下降8%,亏损额下降47%。然而,丝绸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明显加大。一是原料价格持续上升。蚕茧价格居高不下,导致茧丝绸产业持续出现“茧丝倒挂”局面;二是要素成本进入集中上升期。劳动力、能源、资源、运输和环保成本不断上升,给丝绸企业经营带来压力;三是人民币逐步升值导致出口成本上升。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分别升值0.7%、18.1%,丝绸出口成本增加。而外商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可能继续削弱丝绸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三)蚕桑生产效益大幅上升,但上升势头难以持续
今年春季蚕桑生产呈现量价齐升局面,生产效益大幅提高。广西、江苏、浙江、山东等多个主产省的春茧收购价格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据商务部初步统计,春茧发种量711万张,同比增长12.1%;蚕茧产量24.8万吨,同比增长9%;综合均价1531元/担(50公斤),同比上涨57.1%。
但是,这种效益大幅上升势头难以持续。一方面,蚕茧收购价格过高是一把“双刃剑”,虽可激发蚕农种养的积极性,但在丝绸出口复苏不明朗的背景下,又可能导致供求关系的转化,影响行业总体发展;另一方面,蚕桑生产发展空间受到限制。据统计,今春桑园面积1173.3万亩,较去年同期减少5.9万亩,春季桑园面积已连续三年下降。加之全国蚕桑生产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都将给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茧丝绸行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瓶颈问题:上游的优质蚕茧基础不牢,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中游的生产加工技术较差,对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不够,节能减排任务繁重;下游的市场营销、产品设计和创新能力较弱,品牌竞争力不强。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下大力气去解决。
三、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茧丝绸业稳步发展
尽管茧丝绸业的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茧丝绸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我国有着悠久的丝绸文化,这为茧丝绸行业积淀了深厚的底蕴;当代许多艺术品采用丝绸作为原料,表明丝绸具有无可比拟的高贵品质;家蚕基因图谱取得重大突破,体现了茧丝绸与尖端科技的有机结合;茧丝绸还可被开发成保健品、化妆品和人工皮肤等,表明丝绸产品的开发还具广阔的空间。
为此,我们要坚定发展的信心。今后一段时期,茧丝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调结构、创品牌、促升级”为主线,以改善农业生产、提升工业水平、优化贸易结构为主要内容,以平台搭建、政策引导、储备调控为手段,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产业升级,全面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茧丝绸行业稳步发展。
发展思路的落实,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茧丝绸行业发展趋势和规律,我认为,茧丝绸行业有以下发展趋势和规律:
一是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当前企业的经营行为,大致存在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先找市场再生产,另一种是先生产再找市场。这虽是理念上的不同,却事关企业的成败。唯有适应市场,企业才能生存,行业才能发展。茧丝绸业未来发展空间的大小,取决于能否适应市场的变化,能否按市场的需求组织生产。
二是国内外市场一体化进程不可逆转。尽管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这是由比较成本、比较效益决定的,不以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丝绸产品“中国生产、世界消费”的格局已经形成。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加快融入国际市场的步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三是供应链的组织形式将快速发展。未来产业之间的竞争将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传统的供应链组织方式多为松散的供销关系、买卖关系,合作关系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只有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供应链条,才具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四是技术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引擎。茧丝绸行业的历次爆发式增长都与技术变革密不可分。20世纪30年代真丝袜子,80年代砂洗外衣,90年代丝织内衣,最近几年的混纺织品,都是技术革新的结果。未来的企业竞争,将主要是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固守传统技术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
五是品牌将成为财富分配的重要因素。品牌是企业自主创新的结晶,是质量和信誉的载体,是企业开拓市场的身份证,是企业发展驶入快速轨道的通行证。能否出现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将是衡量能否成为丝绸强国的重要标志。
希望与会同志、尤其是茧丝绸企业的同志认真研究上述趋势和规律,结合企业经营实践,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调整结构,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级茧丝绸主管部门要把握茧丝绸业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我国由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转变。
(一)加强基础工作,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编制规划引导行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制定工作已经开展,国家茧丝办要以此为契机,系统总结茧丝绸行业“十一五”发展成效和问题,做好茧丝绸行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围绕“三高两低”即“高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高附加值、低碳、低排放”的要求,从“构建产业创新体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内需市场,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发展丝绸生产性服务业,引导和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等方面研究提出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任务。各级茧丝绸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努力把茧丝绸行业发展规划融入当地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加强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国家茧丝办要加强与国家标准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依托行业协会、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完善茧丝绸生产标准、企业标准、产品标准,研究提出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茧丝绸流通标准。在国家茧丝办的组织下,相关单位正在起草《生丝电子检测试验方法》国际标准,希望各起草单位密切合作,争取尽快出台。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茧丝绸行业发展要从制度上予以保障,明确鼓励什么、支持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要对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该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对尚未制定亟需制定的,要抓紧起草早日实施。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相关规定,依法合规行政,为企业自主经营创造宽松的法律环境。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集中力量开展技术创新。国家茧丝办要构建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整合业内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大型企业的科研资源,重点开展蚕桑生产、丝绸产品加工中的关键与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实现公共投入、多方参与、成果共享、推广应用。
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今年商务部将继续对丝绸企业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进行试点,从渠道建设、注册认证、标准制定、广告宣传、参加展会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力争打造20个重点品牌。参与试点的地区和企业要高度重视,切实将财政资金用在指定的支持方向上,努力打造代表中国丝绸形象的领军企业。
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近期商务部正会商财政部出台相关政策,对包括丝绸在内的农轻纺等专业性基地的技术研发、物流、环保、展示等公共平台建设给予支持。下一阶段,国家茧丝办还要研究从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入手,重点支持一批特色鲜明的丝绸产业综合示范基地、产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区域集群。各地也要积极打造丝绸特色产业园区,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协调,完善产业配套,推进节能减排,带动产业优化升级。
(三)加大调控力度,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茧丝绸业作为一个产业链长且原材料季节生产、全年消费的特殊行业,受市场和自然双重约束,市场价格常会出现大幅波动。因此,必须综合采用多种方式,搞好宏观调控,为行业发展创造平稳的运行环境。
要加大信息引导力度。信息是市场经济的血液,加强信息引导就是完善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对列入茧丝绸监测报送系统的样本企业,地方茧丝绸主管部门要指导其及时报送信息,并集成、分析、发布本地茧丝绸业信息;国家茧丝办要做好行业监测统计、运行分析,并予以发布。要形成国家茧丝办、地方、企业三级互为补充的信息有机整体,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水平。
要增强储备调控能力。厂丝储备制度是国家为了弥补市场失灵而作的制度安排,是茧丝绸行业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国家茧丝办要研究扩大厂丝储备规模,探索国家储备、地方储备、商业储备等有机结合、相互联动的新机制,完善储备调控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厂丝储备的调节作用。
要规范市场交易秩序。要整顿规范与茧丝有关的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要指导从事此种交易的市场开拓现货贸易,促其真正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服务于全行业健康发展。
同志们,茧丝绸业是关乎千家万户蚕农、百万产业工人的民生产业,茧丝绸协调管理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鼓足干劲、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推动茧丝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