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纺织化纤产业突出重围的必由之路
发表时间:2010-06-23    作者:李娟  发表评论()

  早在上个世纪,就有分析人士预言:生物产业和IT产业将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一个多世纪以来,IT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使人类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有目共睹。那么,生物产业的能量究竟有多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全球金融风暴过后,处于后危机时代的世界各国,都急于寻找到重新拉动世界经济繁荣,但又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新的发展方式。生物产业以其独特的优势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并被多个国家列为战略新兴产业。
  
  纺织化纤行业作为传统产业,与生物产业将有怎样的交集?在6月18~20日山东济南隆重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由中国化纤协会联合有关单位成功举办的首届“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论坛暨“化纤行业生物产业发展”专题展览,让业内人士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深刻的认知。
  
  首届“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季国标、蒋士成,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贺燕丽等领导和专家到会指导。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相关上下游相关企业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首次准确分类定义
  
  中国化纤行业如何融入全球生物产业发展浪潮中?经过中国化纤协会与相关科研院所、企业的再三论证,最后得出以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为切入点和重点发展对象的结论。本届大会上,中国化纤协会会长郑植艺正式提出了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的定义和分类,将生物质纤维分为生物质原生纤维、生物质再生纤维、生物质合成纤维三大类,并对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的发展现状及“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作了详细阐述。
  
  根据中国化纤协会的统计预测,在生物质再生纤维资源中,世界再生纤维素纤维资源(如农作物秸秆、树木等)约550亿吨;再生多糖纤维中的甲壳素-壳聚糖纤维资源(如海洋贝类、甲壳等)世界拥有量约为100亿吨,海藻纤维世界资源量约130亿~150亿吨;世界蛋白纤维资源量约5000亿吨。这些丰富的资源亟待有针对性地合理开发应用。
  
  郑植艺在报告中指出,目前中国化纤产业仍处于利润回报期,市场倒逼动力还不足,因此各方通力合作、积极制定化纤生物产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规划,对引导行业发展意义重大。
  
  “十二五”期间,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既要注重发展总量目标,如生物质再生纤维由当前的180万吨发展到352万吨,生物质合成纤维从当前的3.5万吨发展到21万吨,生化原料中的生物基乙二醇由6万吨发展到30万吨等,也要注重发展技术及产品目标、产业结构目标。为此,郑植艺总结提出“十二五”期间,发展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的“5项基础研究课题+6项产业化及应用研发项目+5项推广应用技术”,并再次强调知识链、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粘胶老树要开新花
  
  普通粘胶纤维是最主要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品种。粘胶纤维行业是典型的循环经济产业,但其自身又面临资源、环境双重压力。在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工艺的粘胶纤维生产正逐步减少。“粘胶纤维行业这棵‘老树’能不能开‘新花’?从一段时期各方的摸索情况看,是可以的。”郑植艺说。
  
  在解决资源瓶颈的问题上,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采用竹、麻等国内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缓解棉短绒、木浆紧缺的矛盾。在这些方面颇有成就的企业,本次论坛上讲述了开发应用心得。
  
  河北吉藁化纤的代表认为,天竹纤维产业联盟的成功运作,是天竹纤维取得今天成功的重要原因。如今,天竹联盟拥有59家企业,10年来市场累计消化天竹纤维近3万吨。智能调温、白竹炭远红外等功能性竹浆纤维的开发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同样是利用竹资源的企业,唐山三友化纤走了另外一条道路。除了使其玉竹纤维产品更加细旦化、更具高强力,三友化纤还与国际知名检测机构SGS合作,尤其在“如何证明产品使用竹子作为原料”这一问题上取得了突破,与国际相关标准对接,有利于拓展出口市场和增强国际竞争力。
  
  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则对麻资源拥有浓厚兴趣。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建设了5000吨/年的汉麻韧皮纤维生产线,并对汉麻增强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进行了研究,还拟定了2020年汉麻种植规划,对于解决农民就业、缓解资源压力、满足应用需求有积极作用。山东海龙的“麻赛尔”纤维利用红麻、黄麻为原料,彻底改变了黄麻纤维难以进行纺织、染整的不足,而且保留了天然黄麻纤维原有的抗菌抑菌、吸湿排汗、舒爽等特性。麻赛尔纤维使麻纤维的服用领域由外衣到内衣,是麻纤维应用史上一次颠覆性的革命,极大地提高了麻资源利用效率和附加值。此外,麻赛尔纤维还可应用于家用纺织品和医用纺织品领域。
  
  而在巨大的环保压力下,一些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始探索用新溶剂法、离子液法等新技术替代传统粘胶法。来自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代表在论坛上对此进行了专门论述。
  
  高湿模量粘胶纤维、醋酸纤维、lyocell、Modal、Polynosic等经过改良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由于较好地克服了传统粘胶纤维的弱点,将会在再生纤维素纤维家族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应用范围和所占比例也将会迅速扩大。尤其是Lyocell纤维和丽赛纤维的国产化会加剧这种趋势。

  聚酯也能生物改性
  
  聚酯涤纶行业占据中国化纤产业近90%的份额,但其原料来自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产品难以降解。据郑植艺分析,2009年中国涤纶行业消耗原料折合原油2.45亿吨,2015年这一数据将达到3.468亿吨,进口依存度在60%以上。如果能用生物技术对这一量大面广的传统行业进行改造,其意义可想而知。本届论坛上,部分代表就这一问题作了深入交流探讨,并指出聚酯生物改性的具体途径。
  
  长春大成集团和海天集团相继就植物基化工醇的最新进展、生物基多元醇聚酯PDT的开发应用情况作了报告。自长春大成集团利用玉米为原料,通过生物发酵和化工氢化裂解方法,成功开拓世界上第三条以玉米为资源生产生物基二元醇的工业化路线后,聚酯行业的生化革命正在展开。海天集团与长春大成展开合作,利用纯度为97.5%的生物基乙二醇替代传统石油基乙二醇,与
  PTA酯化缩聚,制得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聚酯PDT,并以Socorna作为PDT纤维、纱线和纺织品的商品名称。目前,1000吨/年的PDT中试聚合装置运行良好。大成集团在继续扩大第一代技术应用成果的基础上,正在开发第二代技术,以玉米秸秆作为原料制备生物基多元醇。在生物技术开发应用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杜邦公司,此次也派其应用生物科技事业群亚太区的代表参会,并就生物基PDO及Sorona(杜邦PTT纤维商品名)的发展情况作了演讲。
  
  北京服装学院武荣瑞教授在研究和实验基础上指出,聚酯的生物改性包括四种途径:一是如上所说的采用生物基原料;二是用共聚法制备聚酯时掌握脂肪族的组分(60%~80%),使聚酯材料具备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三是引入生物活性物质改善聚酯的生物相容性,增加聚酯抗菌能力;四是用生物酶对聚酯进行水解改性,减轻材料重量,提高性能。
  
  本届会议让业内人士看到,一方面,在改造传统化纤产品的过程中,生物技术缓解资源瓶颈、解决环保问题的作用将逐渐突显;另一方面,海藻纤维、甲壳素纤维等利用自然界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制备的生物质纤维,将作为传统化纤产品的重要补充,丰富化纤家族,满足社会需求。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