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上涨“惊醒”终端 中低品牌“被升级”
发表时间:2010-04-21 发表评论()
嘉 宾
李明辉 北京华墨时间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 钢 深圳宝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
董晓梅 江苏国泰国际集团华隆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棉花价格自去年中旬以来一路上扬,就在业内人士猜测棉价何时会引发服装价格跟进时,2010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见证了由棉花而起的这波涨价势头。在这届展会上,众多服装企业老板直奔面料展会现场,“参展商”证件办理处更是排起了百米“长龙”。2010年面料展会的人气甚至有赶超CHIC展会的势头。而对原料价格走势的讨论则成为了展会的核心主题。
棉价还会涨多少?涨到什么时候?棉价上涨对服装零售终端正在产生哪些影响?为此,本报记者连线了企业、专家以探询究竟。
记者:从今年初的纺织服装业市场形势来看,由棉花价格快速上涨带动的成本压力已传递至纱、布、服装生产等加工环节,在您看来,这波成本上涨压力会否传递至服装零售业?
吴钢:今年的棉纱已经全面紧俏。棉纺织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急剧增长的同时,供需关系却明显不平衡。去年同期有很多企业有库存,今年反过来,棉纱供应出现缺口。服装成本大幅上涨已经成定局。
但是相对上游产业而言,服装行业的上涨幅度应该相对小,因为纺织行业包括上游的棉纺和下游服装,中间还有面料、染整环节。棉价对各个环节的影响是层层递减的,棉纱价格上涨幅度要低于棉价,而面料价格的上涨则要低于棉纱价格,同样,作为最后一个环节的服装价格自然低于面料价格。一个明显的数字就是,棉花价格涨幅达到40%时,终端产品的涨幅在10%左右。
至于会不会影响零售价,就要看品牌的定位了。例如生产成本占销售价格比例很小的高档品牌,这些品牌的价格是按照目标人群的消费去定价的,生产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总体而言,原材料上涨一般消化在中间加工环节,且只占成衣成本5%左右。
李明辉:目前,美国棉花进口价格越来越高,一般的服装企业承受不起。棉价大幅度上涨除了供需缺口外,还有众多因素:一些棉花经营企业惜售;部分企业市场炒作都是棉价上涨的重要因素。按市场价格完全可以顺价销售,但由于企业惜售,而造成资源紧张。这就形成纺织企业看着价格上涨急着购买棉花,而棉花经营企业看着棉花价格上涨惜售,不愿卖棉花,市场气氛更加紧张,致使市场价格出现不合理。
有些服装企业可能会通过加大化纤用量,压缩中间环节的成本或者进口棉纱等方式来消化棉价上涨。目前,我们所经营的服装品牌主要以棉为主,而面料价格至今整体上涨了20%,我们认为下半年开始,服装整体价格会上涨15%。不过由于我们的品牌定位在一线城市,所以终端销售应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一些服装企业降低棉的使用比例,提高纤维比例,又会带动化纤价格的上涨。棉花的上涨最终反映到下游产品上来,一般需要4-6个月时间,这样算来,对纺织行业下游企业的影响将在今年下半年全面爆发。
董晓梅:中国作为最大的产棉国、消费国、进口国,一向是市场炒作的对象。我国棉花价格指数328级棉花到2010年4月中旬均价为16499元/吨,环比增长972元/吨,同比增长4063元/吨。国内棉价居高不下,其涨幅直逼国际棉价,我们纺织服装产品拥有的成本优势被极大削弱。出口大户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出口量较小的企业受到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
国家对纺织服装类的出口退税调整、汇率,以及人民币升值等问题,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尽管棉花价格的上涨没有和服装原料涨价同步,但客观上却提高了下游纱、布价格。因此,出现了客户争相打款的情况。
记者:未来,这波发自原材料领域的上涨压力会否持续,对服装零售业而言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吴钢:如果刨除高端品牌这块,一般品牌,服装价格上涨会伴随通胀和人民币升值而一直上涨,这一轮涨五年没有问题。价格上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中低端品牌的大量升级,这一点今年的CHIC上已经有所表现。
董晓梅:据身边的同行反映,月内所发运的纱、布都是客户年前的订单,本月所接的单子要一月后才有货可发,部分企业的单子已排到了5月份。其实好多同行根本不敢接单,特别是长单、大单,因为棉价不断上涨,怕接单后成本上升造成亏损,但一些客户根本不打招呼就把货款打到账上来了,这是多年来难以见到的情况。
李明辉:众所周知,棉花的生长受气温影响很大。全国主要的棉花产区都集中在河南和新疆,据中棉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和全国公益性棉花科研专项组的3月调查显示,今年全国植棉意向减少,面积比2009年同期下降3.5%,为7202万亩。因此,这波上涨压力将长期存在。
李明辉 北京华墨时间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 钢 深圳宝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CEO
董晓梅 江苏国泰国际集团华隆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棉花价格自去年中旬以来一路上扬,就在业内人士猜测棉价何时会引发服装价格跟进时,2010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见证了由棉花而起的这波涨价势头。在这届展会上,众多服装企业老板直奔面料展会现场,“参展商”证件办理处更是排起了百米“长龙”。2010年面料展会的人气甚至有赶超CHIC展会的势头。而对原料价格走势的讨论则成为了展会的核心主题。
棉价还会涨多少?涨到什么时候?棉价上涨对服装零售终端正在产生哪些影响?为此,本报记者连线了企业、专家以探询究竟。
记者:从今年初的纺织服装业市场形势来看,由棉花价格快速上涨带动的成本压力已传递至纱、布、服装生产等加工环节,在您看来,这波成本上涨压力会否传递至服装零售业?
吴钢:今年的棉纱已经全面紧俏。棉纺织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急剧增长的同时,供需关系却明显不平衡。去年同期有很多企业有库存,今年反过来,棉纱供应出现缺口。服装成本大幅上涨已经成定局。
但是相对上游产业而言,服装行业的上涨幅度应该相对小,因为纺织行业包括上游的棉纺和下游服装,中间还有面料、染整环节。棉价对各个环节的影响是层层递减的,棉纱价格上涨幅度要低于棉价,而面料价格的上涨则要低于棉纱价格,同样,作为最后一个环节的服装价格自然低于面料价格。一个明显的数字就是,棉花价格涨幅达到40%时,终端产品的涨幅在10%左右。
至于会不会影响零售价,就要看品牌的定位了。例如生产成本占销售价格比例很小的高档品牌,这些品牌的价格是按照目标人群的消费去定价的,生产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总体而言,原材料上涨一般消化在中间加工环节,且只占成衣成本5%左右。
李明辉:目前,美国棉花进口价格越来越高,一般的服装企业承受不起。棉价大幅度上涨除了供需缺口外,还有众多因素:一些棉花经营企业惜售;部分企业市场炒作都是棉价上涨的重要因素。按市场价格完全可以顺价销售,但由于企业惜售,而造成资源紧张。这就形成纺织企业看着价格上涨急着购买棉花,而棉花经营企业看着棉花价格上涨惜售,不愿卖棉花,市场气氛更加紧张,致使市场价格出现不合理。
有些服装企业可能会通过加大化纤用量,压缩中间环节的成本或者进口棉纱等方式来消化棉价上涨。目前,我们所经营的服装品牌主要以棉为主,而面料价格至今整体上涨了20%,我们认为下半年开始,服装整体价格会上涨15%。不过由于我们的品牌定位在一线城市,所以终端销售应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一些服装企业降低棉的使用比例,提高纤维比例,又会带动化纤价格的上涨。棉花的上涨最终反映到下游产品上来,一般需要4-6个月时间,这样算来,对纺织行业下游企业的影响将在今年下半年全面爆发。
董晓梅:中国作为最大的产棉国、消费国、进口国,一向是市场炒作的对象。我国棉花价格指数328级棉花到2010年4月中旬均价为16499元/吨,环比增长972元/吨,同比增长4063元/吨。国内棉价居高不下,其涨幅直逼国际棉价,我们纺织服装产品拥有的成本优势被极大削弱。出口大户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出口量较小的企业受到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
国家对纺织服装类的出口退税调整、汇率,以及人民币升值等问题,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尽管棉花价格的上涨没有和服装原料涨价同步,但客观上却提高了下游纱、布价格。因此,出现了客户争相打款的情况。
记者:未来,这波发自原材料领域的上涨压力会否持续,对服装零售业而言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吴钢:如果刨除高端品牌这块,一般品牌,服装价格上涨会伴随通胀和人民币升值而一直上涨,这一轮涨五年没有问题。价格上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中低端品牌的大量升级,这一点今年的CHIC上已经有所表现。
董晓梅:据身边的同行反映,月内所发运的纱、布都是客户年前的订单,本月所接的单子要一月后才有货可发,部分企业的单子已排到了5月份。其实好多同行根本不敢接单,特别是长单、大单,因为棉价不断上涨,怕接单后成本上升造成亏损,但一些客户根本不打招呼就把货款打到账上来了,这是多年来难以见到的情况。
李明辉:众所周知,棉花的生长受气温影响很大。全国主要的棉花产区都集中在河南和新疆,据中棉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和全国公益性棉花科研专项组的3月调查显示,今年全国植棉意向减少,面积比2009年同期下降3.5%,为7202万亩。因此,这波上涨压力将长期存在。
稿件来源:《服装时报》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