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先看!64家纺织服装公司预披露上半年“成绩单”,过半预亏竟超17个亿
发表时间:2022-07-17    作者:martin  发表评论()

  第一纺织网7月17日消息(记者 martin 报道):疫情局部反复对零售终端的不利影响仍在持续,而多家纺织服装上市公司近期密集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情况,也显示出除了疫情外,需求下滑、成本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我国纺织服装总体消费需求在疫情影响下的疲软无力。

  据第一纺织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17日,沪深两市共有63家纺织服装、纺机和化纤公司披露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情况,其中,鲁泰A、金鹰股份、泰坦股份、牧高笛、嘉欣丝绸、ST中捷、健盛集团、际华集团、牧高笛及康隆达实现预增,卓郎智能、如意集团、澳洋健康、星期六、ST摩登、嘉麟杰实现扭亏,预减的公司中有凤竹纺织、华生科技、新凤鸣、诺邦股份、华西股份、中银绒业、东方材料、万事利、上海三毛、新乡化纤、太平鸟、森马服饰、歌力思、锦泓集团、安正时尚、朗姿股份、洪兴股份、日播时尚和奥康国际这19家,预亏的公司(包括首亏、续亏、增亏和减亏)则达到27家。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疫情的进展仍然是左右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主要变量,不过随着上海等地疫情的缓解,各地政策对消费的支持力度预计也会逐步加码,叠加各品牌前期在营销方面的持续投入,下半年有望奠定可选消费的底部。此外,纺织服装板块在出口制造的带动下行业指数表现较强。虽然本周各地仍有零星疫情散发的情况,但在各地逐渐放宽人员流动限制、防疫进一步精准化科学化的背景下,下半年经济回暖趋势不改,

  东方证券分析师施红梅也表示,2020 年以来,国内成功的防疫措施为制造业提供了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与出口订单回流的红利,但阶段性、区域性疫情防控采取的隔离措施,对线下可选消费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一方面限制人员流动直接影响当地线下渠道客流,消费场景被动压缩;另一方面,社交场景因为疫情的减少(差旅、聚会、旅游等),也在降低消费者购买欲望,叠加经济增速的放缓,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进一步限制了可选消费的潜在支出。从品类来看,一方面会减少社交属性较强的商务装、时装等品类的消费,另一方面会增加对家纺、家居服、运动鞋服等基础功能产品的需求,居家与线上活动的时间增加。

  从服装家纺板块来看,受制于2020年以来持续两年多的疫情,国内消费趋于两极化的趋势,虽然都受到疫情对渠道正常运营以及经济大环境的短期冲击,但在疫情过后高端消费与大众消费在最近两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复苏节奏,面对消费的进一步两极化,对于国内的大多数品牌服饰而言,都面临需求端的压力。众多在价格上定位中高端的本土品牌,由于无法真正实现高端化,正在面临边缘化的境地,只有少部分具备品牌沉淀、调性、通过持续的内在提升和外在整合强化的公司,能生存下来并更好分享到行业蛋糕和估值溢价。而大量的本土大众品牌龙头,如果想要迈过行业增长困境,需要进一步提升效率,从而打破现有分散的竞争格局,在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提升流通效率及终端零售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产品性价比(兼具价格竞争力与品质卖点)来吸引目标客群,用效率的提升来稳定品牌与渠道的盈利能力(成本费用的把控、调整定价倍率等方式)。

  施红梅坦言,产品设计水平与品牌调性的提升,是提高本土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另一个关键。近几年来在主力客群代际切换与市场竞争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在产品设计、品牌调性、终端门店陈列、品牌营销上下功夫,其逐步提升的设计水平与产品时尚感,以及在面料功能性方面的丰富,吸引越来越多 95-00 后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这种在产品、渠道、营销等各方面的升级,一方面是本土品牌迎合国内市场消费升级的大趋势,避免品牌老化陷入单纯依赖价格战的白热化竞争困境的应对之策;另一方面在近几年原材料、人工、广告营销等费用成本继续上升的情况下,通过品牌和产品升级,适当提高定价倍率以及客单价来消化成本上涨压力,满足企业盈利诉求,也是本土龙头品牌实现年轻化、向上高端化的现实需求之一。

  对于纺织制造板块而言,施红梅认为,宏观环境上外需的确定性较高,2022 年有望延续相对较高的景气度。在2021年低基数下,随着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纺织行业的恢复,海外产能占比相对更高的制造龙头 2022 年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国内产能占比更高的制造企业来说,订单回流红利会有所消退。 但从这两年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来看,中国纺织制造展现了更强的稳定性和性价比以及在细分领域中的全球竞争力。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稳定、高质量的产业链与供货能力造就了国内制造龙头对出口订单更强的议价能力,智能制造、灵活营销、个性化开发等投入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在细分领域的全球化优势,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有望在后续的竞争中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在全球通胀背景下,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利好备货较多的供应商及其议价能力。观察来看,自 2021 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棉花价格上涨近40%,2022年即使面临新棉上市后的套保需求,郑棉期货价格在海外棉价带动下,依然维持在 21000 元/吨以上的高位,在全球通胀背景下,纺织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利好原材料备货较多的上游供应商,另一方面龙头制造商得益于在产业链上更强的议价能力,有望将原材料上涨的部分压力传导至下游,从而进一步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施红梅指出,今年也是进入疫情的第三年,从全球来看,各国都在朝着恢复正常经济活动的方向努力。预计随着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恢复,服务型消费首当其冲最先受益,改善的弹性也最大,其次服装、化妆品、珠宝首饰等可选消费也会随着社交活动恢复常态,需求得到进一步提升。而疫情的反复对纺服时尚消费行业带来了不少困难,但也因为这些困难推动着行业及相关龙头公司去做长期正确的事情,而适当忽略对短期利益的更多关注。某种程度上疫情给了行业和企业更多内省、沉下心来专注做好主业的定力。相信经历过疫情的磨难之后,纺服时尚消费行业会展现出更强的生命力和韧性。(第一纺织网 martin)

稿件来源:本网专稿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本月行情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