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内需市场潜力显现,针织业迎来利好机遇
发表时间:2019-01-31    作者:徐长杰  发表评论()

  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市场不断成熟,内销市场作用逐步显现,针织行业内销占比逐年提升,2018年,针织行业内销占比提高到了73.82%,内需市场正成为针织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1~9月针织行业6016家规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966.4亿元,同比增长5.32%,增速较上年同期降低3.63个百分点,主营收入增速高于纺织行业1.17个百分点。从质效情况看,前三季度针织行业质效总体持续改善,利润维持正增长,终端针织服装利润增速优于针织织物,但行业两极分化现象越发明显。

  对此,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对2018年行业经济情况归纳了三点: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的总基调,全年主营收入增速在2%~3%左右,针织服装增速稍快于针织面料;行业出口市场继续回暖,全年出口增速在1%~2%之间,针织面料增速仍高于针织服装;内销市场温和增长,中高低档不同细分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回望2018,针织行业主要围绕技术创新、跨界融合、设计助力、绿色智造、市场探索、品牌提升等方面,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2018年,纺织服装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多项行业关键技术取得进步并得到推广,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在产业链各环节广泛应用。针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极富挑战,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再创新、提高生产效率、能为用户创造新价值和产品附加值的针织设备越来越受关注,也成为企业决胜市场的“利器”。

  因此,创新驱动在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带动作用愈发明显。例如,以针织技术实现全成型服装服饰的生产,非常适合作为将来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快交期、个性化、批量定制的需要,特别是利用全成形实现针织与时尚设计的融合,将为针织时尚领域和未来针织的大规模智能制造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针织设备技术的跨界融合为相关领域服装服饰的开发提供新的产品和思路,企业要进一步挖掘这些新技术的跨界应用。

  跨界融合

  随着跨界发展思维的不断开拓,当今的针织产品早已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缺乏设计的普通内衣服装的局限。消费者对衣着多元化和差异化的需求,人们的穿衣习惯正在发生巨变。舒适、自然、健康、功能性的穿着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追求,越来越多的可穿戴技术运用到针织产品之上,针织服装凭借其特殊的织造工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外衣化针织产品、独特设计风格的时尚针织服装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例如进博会上杜邦公司展示的INREXAR新型运动面料,能够采集心率、呼吸、步频乃至体脂率等数据,并通过电子油墨和薄膜技术,大幅度提高面料舒适性和可穿戴性,并能承受100次以上反复洗涤。这一新型功能性面料,将为滑雪、登山等户外运动提供更广阔的开发前景,未来也将广泛应用于社区医疗和看护领域。智能可穿戴设备采集数据,对于独居老人的看护、监管、远程医疗等相关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设计助力

  针织产品具有工艺的特殊性。高品质针织服装的设计研发始于纤维纱线,需要服装设计、花型结构开发、针织织造技术各环节的完美结合。工艺的特殊性要求针织设计师不只要懂设计,也需要对针织织造工艺和原料纱线风格性能有一定的掌握。较高的要求造成了行业如今专业复合型针织服装设计人才的短缺。

  在此背景下,PH Value中国针织设计师大赛、中国T-shirt&卫衣创意设计大赛应运而生,集合国内优势资源,共同打造针织服装设计引领,以原创设计带领我国针织产业向国际化、时尚化、品牌化之路进发。

  绿色智造

  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印染行业规范条件》、《“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环保政策,对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提出更高要求。

  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大环保治理设施投入力度: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清洁化生产水平;改造废水处理设施,满足水污染物排放达标要求;不断升级废气治理设施,满足不断提高的废气治理和达标排放要求;提升各项监管系统改造,如自行监测系统。

  另一方面,企业应系统性地策划、塑造和传播品牌文化、企业工匠精神、质量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通过企业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责任建设,打造负责任的产业链,塑造环境友好企业品牌形象,增强合作伙伴和企业员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提高员工及客户的品牌忠诚度。

  市场探索

  当前国际市场加速洗牌,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创新突破+价值再造”是企业探索新市场的法宝。

  市场具有包容性,从市场需求看,中国市场正在发生趋势性变化,消费升级已成为当前消费的主旋律,对于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从行业看,中国纺织工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行业产能需要释放,我们应该以“科技、时尚、绿色”为着力点,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作为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互联网+纺织服装”将是改变行业现状的一大创举,一大批“互联网+”B2B平台涌现。电子商务带给纺织服装行业的除了交易流程更加便捷,更多的是突破了原有的地域限制,将采购商和纺织服装厂的供需联合在了一起,从而解决传统的供需不对称问题。 同时,服装定制也开启个性化新思维。未来针织服装服饰更要细分市场,从而实现个性化的批量定制,打造专属用户群,扩大市场产品的种类。

  品牌提升

  展现文化自信,用优质品牌引领时尚,适应国内消费升级,建设中国针织自己的民族品牌。

  我们的产业集群中有成千上万的中小微企业,这些中小微企业正是培养本土自主品牌的根基。因此,行业有必要肩负起品牌孵化的重任,助力有成长空间的优秀自主品牌。区域品牌、市场品牌、产品品牌、城市品牌的协同发展,是适应产业进步、消费升级、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在大力培育产品品牌的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建立区域品牌、市场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发展体系,最大化发挥品牌效应与延申价值,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稿件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