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汉麻产业国际会议冰城论剑:奔驰、宝马都在用的汉麻还有什么机遇可以深挖?
发表时间:2017-08-04    作者:陆慕寒  发表评论()

  8月3日~4日,“2017汉麻产业国际会议”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会议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来自国内的300多名代表以及来自亚洲、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的40多位专家出席了会议。

  黑龙江省副省长郝会龙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表示,黑龙江一个省的汉麻种植面积及产量,与国际上以国别为单位的统计资料相比,已经稳居世界第二的位置。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汉麻产业从育种培植技术到高科技生物工程项目等一系列的创新技术及产业化能力。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认为,汉麻种植是振兴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农产品结构调整,实现地方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

  大会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纺织工业的创新发展”主题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对整个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中国纺织工业在全球经济调整格局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孙瑞哲说,从世界范围来看,亚洲国家在世界纺织舞台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中国则继续保持着“领头羊”的地位。中国在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中的份额,并没有因为出口负增长而降低,反而呈现了一个稳步增长的态势。令我们高兴的是,今年6月份开始,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出口负增长的情况已有所改变。中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开始了由大到强的转变。

  孙瑞哲总结了中国纺织工业在现阶段面临的主要压力和困难。他把主要困难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成本压力,成本快速上升是中国纺织工业面临最大的挑战之一。二是环保压力,环保法律的严格执行,将倒逼行业及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深化改革,以绿色经济为目标的转型和升级,将成为行业及企业的必修课。三是原材料压力,目前,中国纺织工业加工总量中天然纤维占比不到20%,制约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天然纤维的有效供给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孙瑞哲指出,汉麻产业国际会议的召开恰逢其时,对中国纺织工业从资源消耗型转化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型的结构升级起到积极的作用。

  孙瑞哲在对中国汉麻产业进行前瞻性展望时说,无论是汉麻产业,还是中国纺织工业,正面临着三大机遇。一是消费升级,市场需求升级带来的机会。二是供给侧转型造就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技术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产能结构调整和市场结构调整中,都产生了许多新的市场空间。三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发展,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中国纺织品服装在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受到进一步的欢迎,贸易量和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孙瑞哲强调,今后的市场竞争,不是单个企业,而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企业组成产业链协同发展,进而形成横向的(如产学研)和纵向的(如上下游)升级。孙瑞哲对国家高值特种生物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成立七年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表示赞赏。“联盟在企业和产业能力升级方面抓住了基础技术的突破,前沿技术的跟踪,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和突破这三个要点,使得我国汉麻产业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这是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缩影和成功案例。”他说道。

  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在“纺织及麻产业的形势和转型升级”主题报告中指出,自2010年以来,联合国多次组织国际专家团队,分析和预测世界经济形势,并不断发布预测报告,其中两项结果与纺织有关。

  一是全球人口加速增长。预测2050年全球人口将由现在的70亿人增长到100亿人以上,因此,传统的服装用家用纺织品需求量继续增加。这个判断扭转了1976年以来的传统观念,当年联合国组织专家研究预测纺织产业总加工量已达峰值,专家们预测达到峰值的纺织业将面临延续、下降、没落、甚至消亡的过程。因此,1980年发达国家提出“纺织产业是夕阳产业”的结论。同时,发达国家加速对本国纺织业采取“去工业化”道路。美国的纺锭由2640万锭降至30万锭,英国由8600万锭降至130万锭。当年的预测没有估计到纺织产业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产业用纺织品的蓬勃发展。全球纺织加工量由1980年的3000万吨,发展到2015年的9000万吨。

  二是联合国发布预测纺织产业还将会有更大的发展。预测2050年全球纺织品加工量由现在的9000万吨增加到2.53亿吨。其中服装用纤维加工量6150万吨,占16.4%;家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6100万吨,占16.2%;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17050万吨,占67.4%。

  姚穆分析了中国纺织产业当前的主要难点。他表示,纺织加工成本显著上升,国内能源成本居高不下,运输流通成本偏高,企业创新研发成本偏高,共同构成了企业和行业的成本过高的现实。近十年来,由于只顾产量不注重质量的政策和管理导向,我国天然纤维的品质持续恶化,棉花纤维,绵羊毛,山羊绒,苎麻纤维和桑蚕丝无一能幸免。这些困难给纺织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从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由于低中档纺织产品品质要求不高,新兴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可以达到要求,并具有成本优势,已完全剥夺了中国低档纯棉纱的生产环境。同时,发达国家从2010年开始推出“再工业化”,瞄准高端纺织产品培育加工能力,对中国纺织工业形成了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局面。

  姚穆说,中国纺织产业要生存,必须转型升级,走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新路,他相信,中国纺织产业不仅不会没落,并且已经开始了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

  姚穆把行业重点工作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创新驱动,不要再生产低档的大路货,而是从原料设备工艺技术产品市场方面力求创新。二是坚持质量为先原则,生产具有高性能高品质优异品质的高档产品,改变追求批量为追求高新品质,实现小批量快交货。凡是坚持绿色发展原则,在加工和生产过程中,少排和不排放污气,污水,污物。

  姚穆说,企业的一切工作应该围绕最终产品的开发和最终市场的应用,形成自己的创新战略体系,研发体系,生产体系,加工体系,信息体系,市场体系。建设完整和完善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从最原始的原材料、配件、辅料,到最终产品和最终市场,联合大学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组建创新战略联盟,排除无序竞争,要合力攻关并形成突破。

  姚穆对纺织产品质量的提升提出了“高新特精优”五个字的要求。

  高,是高性能。即高强度,高模量,超高强度,超高模量,耐高温,耐烧蚀,耐低温,低摩擦因素,高摩擦因素,抗化学腐蚀,导光,导热,导磁,耐强辐射等等性能。

  新,就是新功能。包括防水,防油,防污,导湿,导汗,快干,高吸水,保温,凉爽,恒温,抑菌,防臭,防蚊,驱蟎,防紫外辐射,远红外辐射,释放负氧离子,导电,防静电,防电磁辐射,电绝缘,防磁,隔离病菌,隔离病毒,隔离毒气,透气,遮蔽性,生物相容性,物质缓释,变色,特殊记忆,电子信号传输等等功能。

  特,是指纺织品具有特殊结构,特殊用途,特别的环境适应性和特殊职业及专用人群等等。

  精,指产品的精细、精密、精致、精美和精湛化。纺织产品应密切结合时尚、艺术、生态、文化、绿色、健康、环保等概念谋求发展。

  优,指纺织产品必须拥有优异品质,表现在产品指标全面,性能优异,离散度小,耐用周期长,安全可靠等等性能。

  姚穆强调,我国汉麻产业能走在世界前列,很关键的一条经验,是在加工、工艺设计、产品设计中重视,扬长避短,并且重视采用与其他功能性纤维混纺,最后赋予纺织新产品具有新颖性、优越性和功能性。

  据本次大会秘书长、汉麻研究中心主任刘雪强博士介绍,在两天的学术交流中,有31位中外专家分别介绍各自团队及单位在汉麻产业化进程中的最新研究成果。此次汉麻产业国际会议,对于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程度,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集中,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相信通过研究成果的介绍,会在业界形成头脑风暴,引导我们的企业从全球视角重新认识技术、设计、产品、市场等一系列问题,为迎来我国汉麻产业的更大发展作出贡献。

  刘雪强表示,从汉麻产业链来看,我国已经完成了从育种、种植、收割、工业化利用,以及多层次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形成了高效汉麻收获技术与装备,汉麻纤维生产加工新技术,汉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汉麻医疗卫生新材料制备技术等系列成果。

  刘雪强强调,中国汉麻产业的优势不仅在产业化的规模上,还表现在新技术的突破性成果上。他以汉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举例说,目前,我们已经解决了共混热致造粒、梯度性能复合材料制备等关键技术问题,制备的环保型麻纤维复合材料已应用于宝马、奔驰等高档汽车。

  刘雪强指出,对于汉麻产业今后的发展,重点是进一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除了麻纤维外,我们利用麻秆芯制作超细粉体,用作雨衣涂层以增加防水透汽性能,利用麻秆芯具有抑菌功能生产粘胶纤维,利用麻根制作高性能活性炭,利用汉麻叶花提取药用物质,利用麻籽制造保健食品等。我们的目标是对这一高值特种生物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合理利用。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