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海风云 棉里藏金”。2016年7月8日,由长江期货主办、华中棉纺交易中心协办的华中棉花高峰论坛,下午两点正式在天门拉开帷幕。在全球经济、棉花行业、气候不寻常的最近几个月,会议给出了相当多干货,解答了多数涉棉企业心中的疑问。
进入4月份以后的棉花行情,的确让人有“遍地黄金”之感,多头氛围浓厚。此时国储棉轮出量已经过半,时间也已过半,纺织厂、贸易商的热情迟迟不退,棉价一路高歌猛进,起拍价已高出最初起拍价641元,短期需求形势可见一斑。
今年厄尔尼诺气候对全球天气影响深重,内地主产棉区屡遭雨天袭击,产量屡屡调降。与需求端的热切心情相比,发改委陷入两难,一方面纺织厂要继续生产就得采购唯一的供给方---中储棉,另一方面,原料成本高企,利润空间由正转负,企业增加轮出量、延长轮出时间的愿望不绝于耳。
基于种种问题,会议嘉宾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苏利华、浙江华瑞信息资讯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郑圣伟、长江期货研究部棉花高级分析师黄尚海、武汉长江产业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农产品部经理黄胜利、湖北卓尔棉业集团总裁田旭东给出了解答。
论坛一开始,长江期货总裁田伟先生对行业形势做了简要分析,同时指出了举办论坛的意义。卓尔棉业集团总裁田旭东先生首先号召大家为奋斗在抗洪一线上的政府官员和子弟兵鼓掌致谢,得到嘉宾的广泛响应,他表示非常重视此次活动,将在此基础上与长江期货展开深入交流与合作。
以下是论坛讲师的演讲内容:
从宏观角度捕捉棉花投资机会---苏丽华
被动去库存的阶段对应的是价格上涨;国储棉去库存阶段,且社会商业库存处于下降时期,对棉价有提振作用,但主动补库时机未到,暴涨缺乏基本面支撑。上游轧花厂产能过剩问题仍然存在,新疆1200个轧花厂加工能力达到1200万吨,造成恶性竞争,产能过剩还导致棉花品质下降。因此产能的集团整合趋势已经出现。
供给侧改革对棉价的影响几何?
新疆纺纱产能在2015年达到1000万锭,是2012年产能的两倍,2020年预计达到2000万锭,产能直线上升;纺纱产能区域也相对集中;政府补贴使企业利润空间增加,间接导致2014年整体开工率、在70-80%,占全国开工台数6-7%,由于政策大力扶持,新疆纺纱成本较内地低2000-3500元/吨,利润情况良好。
为何棉价如脱缰野马?
首先从宏观层面看,中国面临经济放缓,人民币贬值,资本外流压力;流动性改善,通胀预期抬头;滞与涨并存,商品属性弱化,金融属性增强。其次,从产业层面看,抛储政策让人大跌眼镜,不但开始时间屡次推迟,抛储量更是控制严格,纺织企业等米下锅,国储棉却出库难;中间蓄水池---贸易商开始由委托到复苏,由于政策原因,14年至16年3月份导致贸易缩量,而16年4月份至今,贸易商被动与主动囤货明显,而且主要以进口棉为主。再次,国储棉基本成为唯一供给者,因此日抛储量2万吨与3万吨,影响较大,新花上市时,预计高开低走,轧花厂利润空间提升,纺企利润空间压缩,小厂一到两周内已经亏损;内外价差急剧缩小有拉大需求。最后,预计下年度全球库存除中国外出现上升;美国供给情况良好,天气影响不大。
下游传导力度远弱于原料,根源在哪?
首先10-11年牛市出现有其特殊原因。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QE及中国4万亿大量印钞,宽松力度超16年。相比于本年度,10年劳动力结构更好,作为主力消费群体对棉纺织品的消费需求大。终端纺织品服装内外销售增幅远逊于10年度。
结论:短期抛储是关键 长线向市场化过渡
从全球角度看,新年度除中国外,尤其美国供给面偏宽松,抛储取内外棉均价,导致内外棉联动性增强。从中国角度看,长线供需缺口较上年度放大,但经济下行压力,需求能否持续改善存疑,进口纱将成为关键。短线行情取决于政策与资金,若抛储政策迟迟无法达到3万吨,则在纺企亏损等米下锅的情况下,将给予资金明显的操作空间,新花存在高开可能,不利于纺织企业整体复苏。
中国棉纺织行业运行趋势解析---郑圣伟
郑圣伟先生从三个方面解析了棉纺织行业的趋势:产业价格走势对比、纱布运行现状、替代与竞争。
产业价格走势对比
从期货市场来看,郑棉主力合约1701经历了4月份疯狂的上涨,让人叹为观止。国储棉起拍价与国内棉花价格指数渐渐拉开差距。而内外棉价差则逐渐缩小,国内主流棉纱价格逐渐抬头,坯布价格调整幅度较小。
纱布运行现状
进入2016年3月份,纺织企业开机速度较缓慢,企业明显更加谨慎,而库存一直维持在低位。不管是普梳纱、精梳纱还是中高支纱、气流纺纱,新疆与内地的销售情况差距不大。假设按照即期棉花价格计算,纱厂在6月份进入了负利空间。若按照前期的库存棉花价格计算,利润空间尚有。
从棉花价格来看,中国与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增长幅度都维持在10%以上,因此价格的上浮不单单是中国市场,印度都要开始进口棉花了。
棉花产业链价格上涨发生联动,随着棉花价格上涨,郑棉、棉纱、坯布价格纷纷跟涨。
替代与竞争
一直以来,印度、巴基斯坦、越南是中国三大进口纱国家,进口纱贸易商的利润在近期又开始增加了。近期,国产纱利润空间由正转负,外纱的替代并没有明显增加,反而进口量出现环比减少。
2015年主流纱支进口量增长16.64%,30-47s明显大于整体增幅。预计2016年进口纱较去年有所下降,而国产纱能不能在政策摇摆下活下去,就看政府到底怎样做了。
棉花“牛市”的故事---黄尚海
进入4月份以来,棉花迎来“小牛”,黄尚海先生把郑棉期货1701合约自上市至今划分为7个阶段,针对每一个阶段做了深入解读。
第一阶段:2014年以来至1月合约上市
这期间的重要信息,国家不再收储,棉价下行,内外价差缩小;国家严格配额政策,控制进口棉流入;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减少;纺织企业去产能比较顺利;人民币贬值;国储棉库存高企,发改委抛储意愿较强,市场出现恐慌心理。
第二阶段:2016年1月中旬---3月初
抛储方式经过研讨确定,市场认为价格会螺旋式下降,甚至低至8000元/吨,纺织企业由于内外价差缩小利润提升,针对抛储去库存预期较强,纺织企业倾向于随用随买,导致企业库存低位。
第三阶段:2016年3月中旬---4月初
抛储时间屡次延后,纺织企业等米下锅;现货开始走强,进口纱数量明显回落,下游需求走旺;年初的“黑色疯狂”导致大宗商品发生价格联动,市场心理发生变化。
第四阶段:2016年4月8日---4月底
期货市场强势上涨,抛储政策再次延迟,现货市场出现抢购潮,棉纱进口数据进一步减少,市场已经认同今年的需求提升局面;棉花减产问题开始进入人们视野。
第五阶段:2016年5月初---5月底
期货市场引发各大交易所调整保证金、手续费等政策压制。抛储开始进行,成交率维持高位,出库难,公检跟不上问题出现。印度棉价暴涨,外棉价格上涨引发国内棉价利好趋势。
第六阶段:2016年6月初---至今
抛储量控制,市场供需紧张没得到根本性解决。贸易商抢货明显,天气炒作使得市场担忧棉花供给空窗期的供给现状,期货升水快速上行,流入仓单较多。
第七阶段:后期的关注点
未来9月份抛储可能继续,大企业库存基本补足,小企业随用随买库存较低,期货升水大,仓单流入多是后期压力,目前棉花价格上涨迅猛,纺织企业需求受到抑制。
9月合约近期回调,后期仍有上涨可能;1月合约压力较大,建议在1月合约卖出套保,在09合约买入进行风险对冲。纺织企业可随用随买。
华中棉纺交易中心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棉纺综合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有现货挂牌、现货竞价、现货商城多种交易模式,同时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外推出代销、赊销、仓单质押、代拍储等产业链融资服务。利用先进的交易模式、丰富的交易产品、快捷的交易渠道、安全的结算体系、便利的交收网络、周到的融资服务全方位服务于涉棉各方客户。

现在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