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初至今,美国、印度、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国家对我国化纤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或反倾销复审案件达8起,涉及产品包括聚酯涤纶短纤、聚酯涤纶长丝等。
受被征收反倾销税影响,今年1-5月,我国出口至印度市场的PTA量同比减少24.64%,出口至巴基斯坦的涤纶短纤量同比下降40.97%。而去年,欧盟、马来西亚、埃及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化纤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等案件也有9起。
当前,全球的化纤业都面临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利润率下降,也使国际市场上关于化纤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频发。面对持续加大国内外市场的压力,化纤行业该往哪里走?
——现状——
世界第一大化纤生产国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化纤生产国,2015年产量达4831万吨,化纤占纺织纤维加工量比重超过80%,化纤产量占全球比重高达70%左右。
据《中国化纤行业发展规划研究(2016-2020)》,我国化纤工业持续快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常规纤维生产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高性能化学纤维生产进一步突破,大幅缩短了与发达国家近30年的水平差距,化纤原料格局得到优化。我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高性能纤维生产品种覆盖面最广的国家,高性能碳纤维实现规模化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产品生产达国际水平,壳聚糖、莱赛尔等生物基纤维实现了产业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6年以来在全国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利润总额较2015年同比增长,包括化纤在内的纺织业增长6.8%,略好于6.5%的全国平均水平。
——难点——
绕不开原料和环保两大挑战
当前,我国化纤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两大挑战。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说,我国每年有4800多万吨的化纤产量,90%的原料来源于油气,而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因此,从原料来源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考虑,必须开发可替代化石资源的新化纤原料。另一方面,工业生产中环境保护、清洁生产是一个不能绕开的话题,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开发全新的节能环保技术。
纺织品的印染是我国污染“大户”。“化纤本身的生产污染不大。”端小平说,但是作为上游产品,化纤产品需要为下游解决印染等污染提供基础。
端小平认为,新常态下我国化纤工业仍然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如自主创新能力弱,常规化纤产能结构性过剩,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降幅较大,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低;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不平衡,原料不匹配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化解;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等。
全面开启绿色纤维认证
为解决化纤产业发展面临的原料、环保两大挑战,我国绿色纤维认证工作正在全面开启。绿色纤维是指原料来源于可循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生产过程低碳环保、制成品弃后对环境无污染或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化学纤维。
绿色纤维主要包括生物基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以及原液着色化学纤维三大类别。其中,原液着色化学纤维是利用色母粒通过在线添加等先进工艺技术制备的免印染有色纤维,它颠覆了传统染色工艺,极大降低能耗和污染,并为市场提供了更广的色谱。绿色纤维认证工作始于今年3月,至今已有8家企业部分大类产品获得了绿色纤维产品的认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说,绿色纤维标志认证,旨在适应绿色发展的新要求,推进我国化纤工业的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制造和循环发展;也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绿色发展践行中,降低对化石资源的依赖,不仅向社会提供高品质健康的纤维材料,还要努力实现从原料到产品全过程的无污染绿色发展。
——对策——
促进整个行业绿色协调发展
作为我国首批获得绿色纤维标志认证的企业,记者在江苏省江阴市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里看到,大量废旧回收的纺织品被切成指甲大小的碎片,这些废料通过清洗、蒸煮、压制等工序,生产高性能的地毯等产品。
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泽新说,作为“国家再生有色纤维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优彩资源还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建立了院士工作站,这意味着优彩资源将继续提升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的系列化、功能化、柔性化特点,并继续提升其规模、高效、高品质再生利用水平。
“我们将继续着力于运用新材料,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最新投产的超强耐腐蚀抗老化土工用布纤维、超粗弹模纳米复合纤维、高温高压不褪色环保纤维、多组分高强高伸复合功能纤维四款绿色纤维新产品已拥有了稳定客户。”戴泽新说,随着再生涤纶行业发展以及“绿色纤维”认证产品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再生涤纶产品将会进入服装、家纺等领域,伴随着大众环保理念提升,终端消费者的认可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购买绿色纤维认证产品,这将促进整个行业的绿色协调发展。
走科技品牌的道路
“我国化纤业暂时还走不了法国、意大利的时尚品牌之路,必须走德国、日本的科技品牌道路。”端小平说,到2020年化纤行业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化纤差别化率从现在的58%提高到65%、高性能纤维有效产能达26万吨、生物基纤维产能达90万吨。同时,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超过1.2%,新产品产值比重提高到28%以上。
据统计,目前我国大中型化纤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1%。而在通信行业,华为该数字是15%,未来还将提升至20%—30%。“未来化纤企业朝哪个方向走,最终是由科技和研发投入决定。”端小平强调。
产业链“抱团”走出去
“由于东南亚、中亚的劳动力成本更低,当前我国很多纺织企业已在越南等国家设厂。化纤行业‘走出去’走到中东等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生产成本将更有优势。”端小平说,但由于目前中东国家的安全形势以及文化、宗教等差异,我国化纤行业比较多的是在美国、加拿大等更安全国家设厂,而且作为纺织等行业的上游产品,一两家企业在国外设厂,与下游企业对接成本反而更高,因此,必须“抱团”,让整个产业链“走出去”。
附:今年以来我国化纤产品涉案数共8起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美国、印度、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多个国家对我国化纤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或反倾销复审案件共8起,涉及的产品包括聚酯涤纶短纤、聚酯涤纶长丝、PTA等。
今年1月27日,美国商务部对我国聚酯涤纶短纤作出反倾销行政复审终裁,肇庆天富新合纤有限公司未能充分配合调查,不符合单独税率企业要求,适用大陆普遍税率44.30%。
2月3日,巴基斯坦对我国的涤纶短纤作出反倾销终裁,决定对自我国进口的涉案产品征收2.82%~11.51%的反倾销税,涉及企业包括上海恒逸聚酯纤维有限公司、江阴华宏化纤有限公司、江阴海伦化纤有限公司等。
2月中旬,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发布公告,决定对自我国大陆、我国台湾、韩国和越南进口的弹性单丝发起反倾销调查,该项调查主要涉及印度海关54041100、54024400、54026990税号项下产品。
3月中旬,巴基斯坦对我国聚酯涤纶长丝纱线发起反倾销调查,浙江省桐乡市有6家企业涉案,金额高达3700万美元。
3月3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我国、加拿大、印度和阿曼的PET树脂作出反倾销、反补贴产业损害调查终裁,宣布将继续进行调查并发布对原产于我国和印度的涉案产品的反补贴终裁及自我国、加拿大、印度和阿曼进口的涉案产品的反倾销终裁。
4月4日,阿根廷生产部在官方公报上发布决议,对原产于韩国、我国大陆、我国台湾、印度和泰国的特性粘度在0.7dl/g和0.86dl/g之间的颗粒状PET启动反倾销复审。
5月26日,印度尼西亚财政部决定自其颁布PMK No.73/PMK.010/2016号征税条例后的第10个工作日起继续对自我国大陆、印度和我国台湾进口的合成聚酯涤纶短纤征收为期3年的反倾销税。其中,我国大陆普遍反倾销税率为16.10%,我国台湾的反倾销税率为28.47%。
6月9日,印度对进口自或原产于我国大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和我国台湾的PTA作出反倾销调查肯定性终裁,建议对我国的PTA产品征收95.7美元/公吨~97.6美元/公吨的反倾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