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发展成广东省最大蚕茧产地
发表时间:2015-05-26      发表评论()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绸生产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丝绸自古就闻名于世,古代丝绸之路,正是因丝绸而命名。

  茂名地区曾是岭南蚕业策源地之一,为中国丝绸业发展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原料和商品保障。

  上世纪80年代后,茂名的化州市逐步取代珠三角成为广东茧丝重要产区,至今已发展成为全省最大蚕茧和茧丝产地。

  在茧丝行业普遍处于低迷的今天,化州业界并不怨天尤人,他们正奋起转型升级,探索多元化发展,并初见成效,让人振奋。

  ■蚕桑种植面积超8万亩

  成千上万亩蚕桑树在田野里翻滚着绿浪,一些农民穿梭在桑林中采摘着桑叶。

  眼下正是蚕桑收获季,走进化州市那务、平定、合江等乡镇,随处可见到片片青翠蚕桑林和采桑养蚕的热闹场面。

  化州农民素有种桑养蚕的传统,经多年发展,现蚕桑种植面积超8万亩,年产蚕茧30多万担,为广东省最大的蚕茧和茧丝产地。

  化州丝绸业链条完整,除了大面积种桑养蚕外,茧丝加工业也较为发达。据茂名茧丝业专家、茂名蚕业推广中心主任叶学林介绍,目前化州市有10来家大大小小的 茧丝加工和丝绸纺织企业,一些企业的现代化程度很高。如化州恒远茧丝公司,该公司年产高质量茧丝120吨,直接销往国内外纺织企业。

  ■为岭南蚕业策源地之一

  据考证,茂名地区的桑蚕业在秦汉以前便已经存在了。由于岭南蚕业起源于岭南西南沿海的古日南、南阳、九真、合浦诸郡,珠江三角洲的蚕业是由这些地方逐步推移过来并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两汉时作为合浦郡属地的茂名地区,即是岭南蚕业策源地之一。

  ■走高效综合利用之路

  作为全省茧丝主要产区,化州丝绸业发展曾鼎盛一时,但近十年来,化州茧丝行业整体走向萎缩。“传统的养蚕缫丝单一经营模式正面临严峻考验,必然要走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之路,不断转型升级,才能突破困境。”叶学林说,“我们正在行动,并取得初步成效。”

  据了解,当地大力培育蚕桑产业大户和蚕桑产业专业户,以规模促效益;另辟蹊径,通过栽植果叶兼用桑,挖掘果桑价值,提升产业效益。在原来“桑-蚕-丝”单 一生产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桑果鲜果、桑果汁、桑果酒等产业,进一步拓宽拉长产业链。其中,叶学林本人就牵头成立了两家企业,专门从事与蚕桑业有关的健 康养生和生态旅游业,他们酿造的桑果酒已初步成功,最快明年初上市。

  化州当地还着力拓展丝绸创意旅游文化。2012年,化州市政府与省丝绸纺织集团共同签订总投资5亿元的“粤西·丝绸文化创意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把丝 绸文化创意园项目打造成化州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其中包括多个项目:如投资1.3亿元建设30组自动缫丝机年产生丝1000吨;建设 一个桑果汁桑果酒加工厂,配套1000亩桑果基地;建设丝绸及系列衍生品展示交易中心等。

稿件来源:中山网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