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中国降准的时间窗口已到
发表时间:2015-01-22      发表评论()

  摩根大通日前报告认为,中国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准”)的窗口可能已打开,预计今年上半年会有两次降准,一次以上降息,今年、也是2012年5月以来第一次降准可能就在下月19日农历正月初一以前。

  摩根大通上述报告称,做出这些预测基于以下三大理由:

  1、宏观经济形势需要中国央行近期推出货币宽松措施。

  本周中国统计局公布,中国2014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7.3%,增速持平第三季度;2014年12月CPI保持在1.5%的较低水平,当月PPI连续第34个月同比增长下滑,且近几个月数据显示降幅扩大。

  摩根大通上述报告指出,以季调后环比年化增长看,第四季度GDP增长为7.1%,已经明显低于第三季度的8.1%的增速,表明增长势头减弱。统计局的季调后未年化数据显示,第四季度GDP环比增长1.5%,也低于第三季度1.9%的环比增速。

  2、春节期间流动性需求会大增,中国央行可能出于节前储存流动性的考虑宽松货币。

  一些投资者预计,今年中国央行只会暂时注入流动性,就像去年那样。去年正月初一以前的四周,中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常设借贷便利(SLF)合计注入流动性人民币6400亿元。正月初一过去四周后,中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和到期的SLF回笼流动性1.038万亿元,回笼规模超过了节前注入规模。

  摩根大通上述报告认为,这次不同于去年之处是外汇储备的变化。去年年初,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银行系统增加了长期流动性。截至去年2月的三个月内,外储合计增加7600亿元,而去年下半年外储逐月减少,近几个季度中国央行并未采取以累积外储注入流动性的传统方法。

  所以,中国央行有可能选择降准或抵押补充贷款(PSL)等替代方法注入长期流动性。而且,自去年12月6日以来,中国央行已暂停公开市场操作,过去七周仅注入300亿元流动性。这也增加了降准等方法的可能性。


  3、近来中国政府发布的监管措施也传递了宽松货币的信号。

  本月15日,中国央行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纳入存款范畴,以此调整了存贷比的计算口径。次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加强监管委托贷款的新规意见稿,拟明确委托贷款属中间业务,严格限制资金来源及投向,禁止将银行授信资金作为委托贷款资金来源。

  摩根大通上述报告认为,上述措施是为了堵住监管与监督现存的漏洞,为今后几周注入流动性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摩根大通预计,中国央行将很快重启公开市场操作,很可能今后几周降准50个基点。同时,摩根大通不排除中国央行可能用PSL和中期贷款便利(MLF)等工具替代降准。

稿件来源:华尔街见闻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本月行情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