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共同主办,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承办,泉州佰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14年全国纺织行业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落下帷幕。本次大赛是继2011年后,第二次举办全纺纬编工竞赛,与往届不同,本次大赛正式升级为国家二类竞赛,因此无论从选手的参赛热情,还是竞赛的激烈程度都有所提高。随着大赛的持续举办,行业内一次次掀起“学知识、练技术、比技能、创一流”的热潮。
前期工作助力选手取得优异成绩
在以往办赛经验基础上,本次大赛组委会从今年4月中旬启动竞赛后做了大量工作。首先,为确保竞赛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提高技能鉴定考评人员和竞赛裁判人员的业务水平,组委会在今年5月举办了为期3天的考评员和裁判员培训班,专门邀请相关人员讲授“国家有关竞赛和裁判的管理办法及证书制度”、“裁判员心理学”、“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等6部分内容。其次,为配合本届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的开展,组委会于5月~6月组织专家分别对山东、江苏、浙江、上海、河北、河南等地企业进行纬编工操作规程调研,对竞赛评分标准进行设定,在2011版《大圆机操作工培训教材》及竞赛规则、评分标准的基础上加大难度,由不同地区的企业操作工进行测试,最终形成操作规范。
获得本次竞赛一等奖的选手姜正涛告诉《中国纺织报》记者,本次大赛的一、二、三名均来自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得这样的好成绩除了平时刻苦训练外,也因为公司早在山东省内的预赛之前,就组织员工对新的培训教材进行学习。由于本届竞赛加大了难度,所以认真学习培训教材为好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基础。
与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样,山东省内的不少企业也组织学习了培训教材,并于9月在山东省范围内开展职业技能大赛,选拔前来参加全国竞赛的优秀操作手。据山东领队楚勇介绍,山东省纺织协会和企业都非常重视这个竞赛,希望通过竞赛全面提升一线工人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为企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优秀技能人才。
赛事不断升级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林光兴表示,与往年相比,本届大赛人数更多、难度更大、机型由原来的单一机型扩充为单双面机型,也加强了预赛环节,在全国针织企业较为集中的10个省市内开展选手选拔。
预选赛成绩第一名的广东代表队派出了18名选手参赛,领队陈茜微表示,对于本届竞赛,广东省很重视,早在去年10月就开始准备参赛事宜。预赛期间,张槎的一家公司专门安排一个车间,提供和正式竞赛相同的操作机型,供选手赛前练习。当被问及是否还有参加第一届竞赛时的顾虑时,陈茜微坦言,广东纺织企业工人流动性较强,优秀技工不太好找,所以一些企业担心优秀工人被高薪挖走,同时也有影响生产的顾虑。但在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积极应对这些问题,采取设备更新,减少用工量;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营造更优待的氛围提高效率、留住人才。
河南安阳是针织企业较集中的地区,所以此次前来参加大赛的河南代表队通过区域选拔的方式产生了4名选手,领队张素莉告诉《中国纺织报》记者,安阳地区的针织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产品以内销为主,质量要求并不太高,此次前来参赛的4名选手都是在各企业中工作多年的技术人才,他们希望通过这个大赛平台,和其他地区的选手交流学习,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
让更多针织企业熟悉国产设备
本次大赛采用的机型是泉州佰源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佰源牌单面机和双面机。这是继2011年纬编工大赛采用泉州佰源公司制造的产品后,今年再度使用。佰源公司是一家从事针织大圆机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年生产能力3000多台,已拥有60多项专利技术。公司副总经理赵继纯说:“公司90%的产品内销,10%的产品出口,目前生产的主要是中高端产品。在行业整体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公司实现了稳增长,2013年公司纳税2700万元,是福建省上市重点后备企业。”
山东和广东代表队的选手在熟悉设备时表示,自己所在的企业所用设备是新加坡或日本生产的,所以在操作上有一定区别。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表示,目前国内的针织企业采用机型各不相同,多数企业仍然采用进口设备,希望通过大赛让更多企业熟知国产机型,也希望选手在操作不同机型时发现其优缺点,帮助企业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