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棉花将呈现“近强远弱”两极分化格局
发表时间:2014-01-06    作者:弘业期货  发表评论()

  随着收储量的进一步上升,在临时收储政策取消的背景下,郑棉(19325, -55.00, -0.28%)走势将呈现“近强远弱”两极分化的格局。

  收储量继续放大,市场上可供交割的资源有限,近月合约受到提振。湖南、湖北和江西三省在去年三季度遭遇恶劣天气,其棉花品质下降,长度低于往年同期。如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收储,那么上述三省将有很大一部分棉花达不到交储标准。为了解决棉花销售难题,切实保护棉农利益,去年12月2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文件,对湘鄂赣三省放宽棉花收储标准,将颜色级标准降到淡点污棉三级以下,长度级标准降到26毫米

  目前离收储截止日还有近3个月的时间,市场普遍预计本年度棉花收储量将超过550万吨,且向600万吨迈进。仓单方面,截至1月2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加上有效预报,棉花仓单仅有200张左右,并且均是2013/2014年度的新棉。后期,随着棉花收储量的进一步上升,市场上可供交割的棉花资源将十分有限,这一状况会促使郑棉近月合约走强。

  在临储政策取消以及高库存的压制下,远月合约看跌。临时收储政策是出于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而出台的,但实际运行效果并不佳,不但让国家承担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也使棉花价格扭曲,进而导致下游用棉企业举步维艰。鉴于目前的状况,2014年度,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将由直补政策来替代。临时收储政策的取消意味着近几年支撑国内棉花价格的底部消失了,国内棉花价格将逐渐向国际价格靠拢。

  2011年,整个收储期间,国储以19800元/吨的底价收储313万吨棉花;2012年,国储以20400元/吨的底价收储了650.6万吨棉花。即使目前,国储也有超过800万吨的库存。受庞大库存压制,市场对新年度棉花价格看跌预期强烈。

  另外,储备棉投放中,国产棉的成交比例一直处于50%以下,而进口棉几乎全部成交。对此,我们认为,一是因为进口棉价格低廉,在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二是因为下游需求并没有有效恢复,用棉企业采购谨慎,基本上随用随采。鉴于目前的情况,为了加快去库存的节奏,不排除后期储备棉继续降价销售的可能。

  综上所述,随着棉花收储量的逐渐上升,期货市场上可供交割的棉花资源更加有限。受此影响,棉花近月合约价格易涨难跌。长远来看,国内棉花去库存压力较大,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后,国内棉花价格的底部消失,将逐渐向国际价格靠拢,远月合约价格易跌难涨。

稿件来源:期货日报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