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剖析
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棉花总体供应过剩,棉价重心下移为长期趋势。国内棉花下游纺织行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增加原料库存的积极性不高,国外棉纱进口快速增长仍在继续对冲国内用棉量,棉花需求疲软压制棉价。同时,棉花市场抛储结束,进口配额发放也停止,收储挺价作用逐步走强。在两者作用下,棉花短期仍将区间震荡,但随着收储量的增多,市场高档次棉花减少,远期棉价或震荡偏强。
主要观点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悲观;
全球棉花供需过剩
纺织不佳态势仍持续
9月进口棉纱替代作用加强
一、行情回顾
10月郑棉整体处于震荡态势,重心上移。国庆节后郑棉在收储的支撑下一度增仓上行,主力1301合约最高冲至19845元/吨,受制于9月高点19985压制再次回落。同时但供应增加消费低迷导致棉价难以吸引跟进买盘的支撑,多头信心受挫。截至10月30日主力合约以19595收盘。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一)宏观经济形势
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并未出现明显改善迹象,10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再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该组织预计,2012年、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3%和3.6%,较4月份报告分别下调0.3%和0.5% 。不但发达国家经济体经济增长率将持续下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幅也将持续减缓。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PMI虽有所回升,但如果剔除季节因素,同比降幅仍较大。且今年以来,国内财政收入同比增幅较上年明显缩小,抑制了国家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可能性。
(二)国际供需状况
1.全球棉花供需状况
美国农业部10月份全球产需预测称,2012/13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大幅调增而消费调减,因此全球期末库存增加56.6万吨,产量调增的国家主要有印度、中国、巴西、巴基斯坦和美国。全球消费量调减43.5万吨,原因是中国收储价格高对棉花消费产生抑制作用。不过,中国消费量减少的部分大约有四分之三被其他国家的用棉量增加所抵消,这些国家有印度、土耳其、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地区和越南。全球棉花进口量也略微调减,中国进口量下调了21.8万吨,但基本上被其他国家的增加所抵消。全球期末库存调增至1722.2万吨,其中805.6万吨来自中国。
图表 3:ICAC10月预测的2012/13年度棉花产销存数据(万吨)
国家和地区 | 全球 | 较上月 | 中国 | 较上月 |
产量 | 2548.4 | 28.9 | 686 | 0 |
期初库存 | 1378.2 | -19.1 | 618.8 | 0 |
进口 | 758.4 | 25.4 | 253.5 | 9.2 |
消费 | 2354.8 | 30.9 | 863.5 | 0 |
出口 | 758.4 | 25.3 | 0.5 | 0 |
期末库存 | 1571.8 | -21.2 | 694.3 | 9.2 |
库存消费比 | 67% | -2% | 80% | 1% |
国家和地区 | 全球 | 较上月 | 中国 | 较上月 |
期初库存 | 1514.5 | -7 | 657.1 | -8.7 |
产量 | 2532.6 | 49.9 | 685.8 | 10.9 |
进口量 | 793.8 | -3 | 239.5 | -21.8 |
消费量 | 2326.9 | -14.8 | 783.8 | -43.5 |
出口量 | 793.6 | -3.3 | 1.7 | 0 |
误差 | -2 | 1.7 | 0 | 0 |
期末库存 | 1722.4 | 56.4 | 797.1 | 24 |
库存消费比 | 74.02% | 2.87% | 101.47% | 8.21% |
尽管两大机构月度调整数据有所不同,ICAC调高了消费,而USDA调低了消费,但两大机构都调高了产量,产量增加原因是10月份全球棉花主产区天气相对较好。从整体供需数据来看,全球棉花2012/13年度严重过剩,库存高企。
1.国内棉花生产状况
2011/12年度 | 2012/13年度 | 2013/14年度 | |||||||
年度 | 当月 | 较上月 | 同比% | 当月 | 较上月 | 同比% | 当月 | 较上月 | 同比% |
期初库存 | 213.1 | 0 | -8 | 677.3 | 0 | 217.9 | 865.7 | 4.6 | 27.8 |
产量 | 754.8 | 0 | 21.1 | 691.3 | 0 | -8.4 | 648.8 | 0 | -6.1 |
进口 | 544 | 0 | 111.2 | 285.7 | 3.3 | -47.5 | 172.6 | 0.3 | -39.6 |
消费 | 799.7 | 0 | -13.6 | 796.2 | -1.3 | -0.4 | 788.9 | -5.2 | -0.9 |
出口 | 1.2 | 0 | -55 | 1.3 | 0 | 7.5 | 1.6 | 0 | 24.1 |
期末库存 | 677.3 | 0 | 217.9 | 865.7 | 4.6 | 27.8 | 856.7 | 10.1 | -1 |
库存消费比 | 84.57 | 0 | 268.6 | 108.55 | 0.7 | 28.4 | 108.38 | 2 | -0.2 |
从国内棉花收获情况来看,10月上旬,国内棉花主产区采摘工作有序进行,黄河流域及西北内陆速度较快,采摘率70%左右,长江流域50%左右,各地区涉棉企业普遍开秤收购。
截至9月29日,2012年储备棉出库销售结束,纺织企业竞买较为谨慎,此次储备棉出库计划销售104.3万吨,累计成交率47.3%,平均成交价18513元/吨,平均等级3.17级,折328级棉均价18632元/吨。
进入10月份国棉收储快速推进,截止29日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累计成交1631920吨,新疆累计成交1210320吨,内地累计成交421600吨。 当日最大成交量达10.5万吨,日均成交量达7.75万吨,且当日成交量相对稳定,其中内地棉占比增加,这反映出内地棉已经进入高峰期。10月份的收储质量品级、单包重量和没批重量的检验比去年要严格,这种较为严格的收储进度将在11月份持续。

2011/12棉花年度以来,我国棉价一直高于国际棉价,6 月初内外棉价差一度高达5000 元/吨历史,国内棉花进口量也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2012年9 月份我国进口棉花26.29 万吨,同比增加1.02 万吨。环比明显下降,减少4.3万吨,减幅14%。2012年1-9月累计进口棉花402.7万吨,同比增长107.3%,进口棉花环比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下游需求持续疲弱,还有9月份发改委称年内不再发放棉花进口配额,四季度我国棉花进口量将呈减少趋势。
图表 7:中国棉花月度进口(吨)

目前国内纺织行业已经进入传统的销售旺季,但是从各纺织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近期纱、布销售量及销售价格并未明显放大,国内用棉需求依然低迷。
首先,国内外经济态势不佳抑制纺织下游需求,IMF预计2012年世界贸易量增长率将由2011年的5.8%和2010年的12.6%放缓至3.2%,2013年可能达到4.5%。2012年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有6个月为负增长,9月有所反弹,但后期持续与否仍需观察。国内1-9月服装鞋帽、针织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8%,比上年同期下降7%。国家统计局9月份纺织行业PMI指数为42.1%,环比回升1.8%,同比下降6.2%,其中新订单指数比上年同期下降7.2%,生产指数比上年同期下降6.5%。
第二,纺织企业在吸纳储备棉50万吨后,在下游需求不明的情况下选择观望。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中国棉花工业库存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10月初,准备采购原料的企业占比较上月下降6%,同比下降11%;持观望态度的企业占比较上月上升3%,同比上升7%;不打算采购的企业占比较上月上升3%,同比上升4%。
第三,棉纱进口量大幅增长,对原棉的替代作用增强。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2年9月进口棉布7148万米,9月进口棉纱13.76万吨,虽然低于8月的15.16万吨,但已经创历史同期新高,即在中国缺乏棉花进口配额的情况下,纺织企业大量进口棉纱,以取代对国产纱需求,间接的进一步抑制了低于棉花的需求,并对棉价构成压力。
最后还有一点,纺织企业资金不足、运营艰难进一步加剧用棉低迷态势。越来越多的棉企打算把企业搬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比如印尼、泰国和越南等。
图表8:中国棉纱月度进口(吨)


三、后期市场关注热点
1.2012年收储政策
目前抛储已经结束,进口配额也被停放,20400元/吨的收储价格及不限量的收储方式支撑着棉价,棉花收储挺价作用逐步走强。根据中国棉花协会的预测,2012年中国棉花产量将达到695万吨,如果按照四级以上棉花占总量的60%计算,符合交储标准的棉花总量为417万吨,结合目前的库容情况和交储标准,按照2/3能够成功入储粗略估计,2012年棉花临时交储总量预估为250万吨。但是从收储现实来看,交储总量还将有所上调,截至10月29日棉花收储量已经达到163万吨,后期还有近5个月的时间,按照每天1.5万吨计算,2012棉花临时收储总量将达到300万吨。从籽棉收购价格来看,截至10月15日收储成交籽棉均价8.66元/公斤,高于去年的8.47元/公斤,皮棉19401元/吨,高于去年的18808元。收储对棉价起到了很好的稳定作用,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收储对期价的提振作用明显增强。明年3月份以后,市场上可用的中高等级棉花将明显减少,远月合约将逐步走强。
2.临时性抛储
9 月底国家临时轮储棉花49.4 万吨已经结束,但在10 月9 日召开的棉花电视电话工作会议中,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称将根据市场运行和纺织需求情况及时研究临储棉投放。虽然发改委做出了收储结束后研究临储棉投放的报告,但不排除纺织企业因用棉成本过高导致整个产业形势继续超预期下行或者国家在收储库容压力显现时,国家在年前继续向纺织企业低价临时性抛储,这将减少纺企对外棉的需求利空美棉,同时抛储也将给郑棉带来打压。
四、行情展望
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及新兴经济体经济前景均不乐观,国内纺织行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增加原料库存的积极性不高,国外棉纱进口快速增长仍在继续对冲国内用棉量。本年度全球及中国棉花总体供应过剩格局,棉价重心下移为长期趋势。
国内棉花而言,目前采摘速度加快,供应压力加大,棉花库存消费比超过100%,但今年棉花进口配额目前停止发放,短期内外棉难以对国内棉市形成直接冲击,且有收储支撑,日期一直持续到2013年3月份,目前收储量已经达到163万吨,后期还有近5个月的时间,按照每天1.5万吨计算,2012棉花临时收储总量将达到300万吨。 对期价的提振作用将明显增强。但受需求疲软影响,不会大幅波动,短期区间震荡为主。明年3月份以后,市场上可用的中高等级棉花将明显减少,远月合约将逐步走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