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丝绸”行业上演复杂剧情
发表时间:2011-07-25      发表评论()

  “紫罗兰”真丝床上用品,一套售价1.68万;一件“达尔丽”真丝睡衣,售价408元……这是记者近日在南京中央商场摘抄的价格。

  夏季正是丝绸产品热卖的季节,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南京市场上的丝绸产品普遍大幅涨价。而其背后,涌动着茧丝绸行业新一轮复杂行情。

  近年来,蚕茧价格一路走高,蚕茧收购价格4年内涨了近5倍;但近来丝价突现下挫行情,春茧价格和白厂丝价格“成本倒挂”已成不争的事实。

  “今年,江浙一带几乎所有缫丝厂都面临亏损。”南通龙洲茧丝绸公司经理丁捷日前无奈地告诉记者,现在工厂生产的白厂丝价格下跌,客商不愿意采购,原有的订单纷纷缩水。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的蚕茧收购价格特别高,正常每公斤达到50元左右。而8公斤鲜茧才能出1公斤生丝。这样算来,生丝的原料成本价就在每吨40万元左右,再加上每吨6万元的其它生产成本,每吨生丝的价格要达到46万元。而6月以来丝价现货价格明显回落,现在生丝的市场价格为每吨36万元———一吨就要亏损10万元。但面临这种情况,企业没有任何解决办法,“春茧已经全部收回来了,只能等着亏损了。”

  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专业从事茧丝绸的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公司副董事长孙道权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外贸市场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直不佳,而近来丝绸行业因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达到40%-50%,整个国际市场更为“清淡”。“丝绸毕竟不是必需品,还有很多的替代品。”

  据介绍,近年来,“茧丝绸”走出了复杂运行图:茧价高位—丝价高企—成品涨价—订单减少;订单减少,反过来影响终端厂家购买生丝的积极性,转而影响到丝价。而蚕茧与其它原材料最大的不同是,不可能随时收购。在我国东部,一年只有春秋两季可收蚕茧。春季收回来的是“高价茧”、现在卖“低价丝”,“倒挂”也就不足为奇。

  现在不少企业都寄希望于接下来的两个月行情。不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后市相当难判。孙道权告诉记者,当下“茧丝绸”的复杂行情,归根结底并非主要由原料成本上升引发,而是“由期货市场主导”。他说,期货市场本是价格的风向标,但中国丝绸期货规模小,一旦有热钱进来,起伏特别大。所以,现在后市价格不好说。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目前已有人开始在期货市场“做空”茧价,所以接下来是否会迎来一轮茧价大跌行情也未可知。

稿件来源:第一纺织网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