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期货异常波动 现货价格存在低估——业界期盼国家尽快理顺棉花供求与价格关系
发表时间:2011-05-04      发表评论()

棉花期货异常波动 现货价格存在低估
——业界呼吁国家尽快理顺棉花供求与价格关系


文/中国第一纺织网 

  中国第一纺织网负责人近期在走访有关棉花主产地期间了解到,2011年优质、高等级棉花的供应仍然很紧张,中纤局日前发布的2011年1月的公检数据也表明,本年度三级以上的皮棉占比为36.09%,同比下降29.63%,全国高等级棉花产量仅为218.59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43.28万吨大幅下降,其中内地3级棉以上占比仅为6.17%,大幅低于往年的平均水平。

  总体分析来看,今年优质的棉花供应严重不足,这也是优质棉花价格坚挺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中国针纺织消费市场的需求将会持续稳定的增长,据统计,增幅达到了18-19%,这将会拉动3级以上棉花的需求量,3级以上优质棉花的需求表现强劲。这就决定了本年度3级以上优质棉花的供应矛盾紧张的情况在以后几个月将会显现出来。

  来自第一纺织网发布的市场监测报告显示,国内棉价由2009/2010年度初期的不足13000元/吨,连克2万、3万元关口,一路上涨到33000元/吨之上,创出了1995年以来的新高。

  从收购成本来说,2010年我国皮棉价格底部为26000元/吨,如果低于这个价格,收棉企业将出现亏损。中国第一纺织网首席分析师汪前进预计,未来一年我国棉花价格在26000元/吨上方振荡的概率较大,下行底部最低空间是22000-23000元/吨。从中长期看,25000元/吨将成为棉价未来5年新的价值中枢。

  汪前进表示,高棉价将加快纺织业两极分化的升级过程。由于骨干企业议价能力本身比较强,加上原料提前储备量大,棉价走高对此类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并不大,受影响最大的往往是那些行业内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据了解,由于销售不畅,产成品积压加重,大批中小型纺织厂企业资金压力不断加大,部分几近崩溃边沿。这也是淘汰落后产能的必经阶段,产业资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流向高附加值的大企业。

  来自第一纺织网的调查显示,春节过后,由于棉花价格一直保持高位运行,棉纺企业基本上购棉视订单而定,持棉仓位保持在一个月左右,同时由于现在棉纺厂部分产品滞销,加之受宏观调控的影响,资金紧张,遏制了近期对棉花的需求,但是这只是个暂时的现象,相信不久,强劲的棉花需求将会显现出来。

  另外,由于2010年度我国的储备棉已经全部用完,国储棉基本处于零库存的状态,因此国家也可能在合适的时间购入储备棉,新季棉花需求将依然旺盛。

  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替代棉花的化纤产品的成本不断提升,化纤价格正在上涨通道中,这将减少化纤对棉的替代效应,对新季棉花的需求量依然庞大。

  综上所述,2011/12年度的棉花供求关系未有发生根本性的逆转,供求关系依然十分紧张。

  此外,记者也了解到,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市场需求得到遏制,2009年市场需求得到释放,不断推高棉花价格,使棉花价格保持高位运行,现在市场部分需求停留在观望的状态,部分订单被推迟,但是这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市场的需求又将在短期内得到释放,棉花价格的严重过高估或低估都是严重扭曲棉花价值所在,棉花的价格势必将回归理性。由此预计,可以吸引棉农种植棉花的理性价格应为24000元/吨以上。

  由于棉花种植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之前的棉花价格已经不具有参照性。决定棉花价格的因素如下:

  1、土地价格:土地价格没有任何下降的理由,同时由于受到自然灾害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现有的土地利用率或有效产出率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飓风,旱灾,洪灾等)。

  2、化肥、农器具等成本:随着石油价格的一路攀升,化肥的价格已经没有下降的空间,此类成本将不断上涨。

  3、人工成本: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工成本也大幅度上涨。

  总之,由于棉花种植的成本大幅度提高,棉花价格总体将在高位运行。

  由于在本年度的棉花种植期间,作为各国棉花种植风向标的美棉新季的期货价格远远低于当季的棉花期货价格:4月15日美棉近期合约1105为195.8美分/磅,美棉远期合约1203为122美分/磅,低幅甚至达到了38%左右,这大大挫伤或减低了棉农的种植积极性,因此11/12年度实际棉花的种植面积将远远低于之前预计的种植面积,这就有可能造成新季的棉花价格依然保持在高位运行。

  国家发改委3月30日正式发布2011年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汪前进认为,新政最关键的两个要素一是生效时间,二是价格。棉花准备种植时节推出这样的政策,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保护农民的种棉积极性。因为按照每吨19800元的皮棉价格来折算,籽棉收购价格预期将在每斤4.5元左右,实话讲,这个价格收购确实不高,但要认识到,19800是国家的托底价,并不是国家的调控预期,这是警戒线。是一个基本的保障。这个收储价格很可能也是今后较长时期我国棉花价格的底线,即从国家层面来看,棉价全面进入“2时代”已形成共识。

  汪前进指出,对于19800元/吨的收储价主要是从粮棉比价的角度考虑。根据调查及经验,如果粮棉比价为1:10,能保证棉花面积的相对稳定。当前粮食收购价为0.95元/斤,折1900元/吨,按1:10的粮棉比价,得出棉花价格为19000元/吨,加上800元/吨的加工成本,最终为19800元/吨。按照目前全球粮食供需形势,今后几年国内粮食收购价刚性上涨态势恐难改变,对应棉花收储价也必将呈现“水涨船高”的趋势。

  经中国第一纺织网进一步推算,收购最低19800元/吨,如果储存6个月,棉花库存成本价格(包括利息和保管费、自然损耗等)就要每吨1500元左右,棉花销售利润10%就是2000元/吨。那到明年4月后销售价格就至少应该在23500元/吨以上。

  汪前进同时表示,在近几个棉花年度以来,进口棉价基本是紧随国内棉价,低于国棉500-2000元/吨。但这种状况自去年12月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虽然美国、印度棉花本年度产量同比大幅提高,但出口量增加有限,另外,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日益降低,表明全球棉花短缺的局面日益严重。基于上述原因,再加上国际游资的炒作,外棉开始领涨国棉,目前较同等级国棉价格已经高出8000元/吨左右。汪前进认为,后续国内棉价将紧随进口棉价,保持高位运行。业内不能对通过进口棉花来压抑国内棉价抱太多希望。

  由此,加强棉花的计划性和管理性,打破现有棉花的恐慌局面。业界呼吁国家尽快理顺目前“极不正常”的棉花供求与价格关系,更好的推动纺织业健康发展。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 “第一纺织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第一纺织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 021-33518485-617 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稿件来源:本网专稿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