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纤维研发须多方融合
发表时间:2011-12-16    作者:李娟  发表评论()

  经过国内几十年不断探索,以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品种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纤维,已逐渐步入成长期。然而,在取得斐然成绩的光环下,高新技术纤维也面临着同质化现象明显、产品档次较低等问题。“十二五”期间,高新技术纤维如何取得技术、应用、市场等多方面的突破,如何建立起健康的、多元化的发展体系,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纺织工业获得了空前大发展,中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纺织大国。但是,高新技术纤维却难以通过这种模式创造发展奇迹。国内相关人士已经认识到,高新技术纤维研发和生产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高度交叉及多项工程技术的高度集成,且没有可借鉴的国外技术,必须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基础工艺装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工业化研发,使其具备足够的相关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支撑、先进的工业技术保障、严格的工艺和质量管理保证。  

    工艺路线同质化对高新技术纤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会产生较大的阻碍作用。针对这一现状,有关专家指出,与从事传统纤维产品的企业相似,未来高新技术纤维企业也要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以实现错位竞争、创造市场,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

    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仍然将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作为平价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相关产业列入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在高新技术纤维方面具备领先优势的日本,在国家战略研究方略(2007~2020年)中强调:“发挥日本纤维产业潜在优势,确立尖端材料产业的领头羊地位;充分利用纤维领域特性,切实推进不同领域的高度化联合……”可见,日本在已经成为高新技术纤维强国的今天,仍然高度重视不同领域的充分合作,而这正是国内最薄弱的环节。不少专家就曾告诉记者,有些高性能纤维品种,从国家整体水平看已经掌握了所有关键技术,但由于分散在各个环节,资源得不到有效分配与整合,整体产业水平依然上不去。而各相关单位之间出于高度保密等考虑,常常无法开展有效的协同合作。

    一些权威人士已经就加强高新技术纤维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给出了建议。他们告诉记者,由于纤维材料产业涉及有机、无机、多学科、多品种、多行业集成的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加强和推进不同领域的高度化联合,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广、细、深相结合的“联合舰队”;突出国防亟需重点品种的攻关研发,借鉴发达国家优先采用国产化产品的相关政策,规范在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军购法规,以扶持推进尚处于幼稚阶段的关键品种发展;由于产业化技术难度大、投资高、风险大等原因,力求实力强的“国家队”企业集团进入并主导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的科学合理发展,为国家和行业承担风险;对重点需求产品及项目,国家还应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一些国防和高端民用亟需、技术难度大、性能要求高、意义重大的产品,应列为十分重大项目,给予持续的大力支持,一抓到底;同时,建立健全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化研发体系,以及产业链联合开发、合作共赢的机制,不拘一格引进和培养人才,尤其要重视核心高端人才的培养。此外,应当高度关注研发、标准、检测等公共平台的建设,可以围绕不同品种各自整合资源,形成具有集成化优势的产业链。

稿件来源:纺织中国在线/中国纺织报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今日报价
·PTMEG主流价19000→0.00
·纯MDI主流价16800→0.00
·20D氨纶一般报价50000→0.00
·40D氨纶一般报价38000↓500
·溶解浆内盘6300→0.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3050↑100
·粘短市场中心价12700↑80
·涤纶POY7300→0.00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 2011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