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是国内棉价高位运行,价格回调空间有限。今年以来,在新疆遭受雨雪霜冻灾害,纺织企业补库积极以及游资炒作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国内棉花价格继续上涨。5月21日郑棉主力合约创历史新高18350点[8];5月31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 328)为17471元/吨,比月初上涨1008元/吨。近期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对高企的棉价形成压力:5月21日印度取消棉花出口禁令,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际市场棉花供应;欧洲债务危机蔓延也将影响我国棉纺织品出口,抑制国内对棉花的需求,对棉价起到下拉的作用。但目前外棉供给情况仍并不乐观,美国距离年度棉花出口目标仅差20万吨左右,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出口已达到上限,印度在新棉上市前可供出口的棉花仅为10-17万吨。受此影响,国内棉花供应仍显紧张,对棉价构成强力支撑,价格回调的空间有限。
二是国内异常天气频现,棉花增产形势严峻。今年以来我国主要产棉区陆续遭受低温、冻害、沙尘、冰雹等灾害,导致棉花播种延迟,棉苗长势偏弱,4至5月中旬苗情与去年同期相差近4成。特别是5月中旬西北棉花主产区遭遇雪灾、冰雹天气,新疆巴州、阿克苏地区棉花绝收面积达14万亩,给棉花生产造成极大威胁。与此同时,种棉比较效益降低导致农民积极性逐年下降,我国棉花协会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植棉面积为7710万亩,比上年度下降0.93%,今年我国棉花增产形势严峻。
建议加强棉花进出口监测预警,合理安排进口配额发放和抛储进度,确保国内棉花价格稳定;积极协调新疆棉外运,缓解国内棉花暂时供应紧张局面;积极发展化纤混纺纱等技术,扩大化学纤维的使用;采取措施保护农民种棉积极性,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加强田间管理,为新棉增产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