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研背景
09/10年度,植棉效益下滑和不利天气条件造成中国棉花面积单产双下滑,在经济复苏计划的刺激下,国内棉花供需出现巨大缺口,推升棉价一路走高。自去年新花上市以来,棉价从13000元/吨大幅攀升至当前的18500元/吨,涨幅达42%。尽管国家接连下发外棉配额填补,但棉花供应依然表现紧缺。面对尴尬的国储库存,市场的焦点都集中到了新年度棉花的生产情况上。为此,在省农业厅的支持下,美尔雅期货特联合省棉协共同展开对湖北省主要棉产区的生产调研活动。
二,调研路线:
| 
 时间  | 
 调研点  | 
 调研员  | 
| 
 5.24--5.28  | 
 襄樊、老河口、枣阳、宜城、钟祥  | 
 王军、杨根  | 
| 
 6.1--6.8  | 
 荆州、沙洋、公安、松滋、枝江  | 
 王军、吕小鹏  | 
| 
 6.21--6.25  | 
 武汉、新洲、麻城、黄梅  | 
 吕小鹏  | 
| 
 6.21--6.25  | 
 天门、潜江、仙桃  | 
 王军  | 

三,数据来源:
通过近一月的走访,共走访了28家400型棉企,3家合作社,4个农业局、2个农场和1个棉花协会。我们对湖北省今年棉花的生产情况作了一定的了解。

四,调研结果
1. 2010年湖北省棉花播种面积增幅达15%
调研初期,由于接连阴雨天气影响,麦子和油菜的收割期推后,沿途很少看见棉花地膜,我们的调研也主要集中在400型棉企(合作社首选)、农场和市农业局。整体而言,受去年高价驱使,各县市植棉面积不同程度增长。综合而言,通过对各主要产棉县市近三年数据的调研,我们认为,2010年湖北省棉花播种面积增幅将达15%,绝对数量在780万亩左右,接近了08年水平。
| 
 湖北省棉花播种面积 万亩  | ||||
|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同比±  | 
| 
 襄樊  | 
 57.9  | 
 58.4  | 
 64  | 
 9.6%  | 
| 
 宜城  | 
 11.1  | 
 13.9  | 
 15  | 
 7.9%  | 
| 
 枣阳  | 
 18.3  | 
 18.3  | 
 19  | 
 3.8%  | 
| 
 荆州  | 
 170  | 
 148  | 
 162  | 
 9.5%  | 
| 
 公安  | 
 45  | 
 38  | 
 43  | 
 13.2%  | 
| 
 松滋  | 
 20  | 
 16  | 
 20  | 
 25.0%  | 
| 
 潜江  | 
 54.6  | 
 40  | 
 48  | 
 20.0%  | 
| 
 天门  | 
 61  | 
 58  | 
 62  | 
 6.9%  | 
| 
 仙桃  | 
 42.8  | 
 31.9  | 
 37  | 
 16.0%  | 
2. 棉花播种面积长期趋势是趋减的
从种植结构上看,传统的粮棉生产逐渐被多元化取代,各地纷纷开展蔬菜和水果的基地化种植。荆州太湖农场目前也在推广黄瓜、茄子等 “千亩蔬菜”基地化种植,据农场丁主任介绍,种蔬菜每亩收益在一到两千元,和棉花好的年成差不多,尽管种蔬菜更耗工时,但由于收益比较稳定,农民还是比较容易选择播种蔬菜的。目前太湖农场蔬菜的播种面积在800亩,这两年将达到千亩的目标。同时,优质棉生产地公安县,现在也因埠河镇的“万亩葡萄”计划,棉花种植面积受到影响,据当地棉企预估,埠河镇2010年的棉花种植面积仍旧继续下滑5%左右。总体从各地情况了解来看,大家认为棉花面积的长期趋势是趋减的。主要原因包括:(1)收益不稳定;(2)用工成本高,农药化肥用量大;(3)机械化程度偏低。
3. 今年天气因素对棉花生产影响巨大
受前期低温多雨天气影响,棉籽培养出芽率低;天气也造成前茬作物收获推迟,棉花移栽错过最佳时节;同时,农民抢时移栽难以实现精耕细作。种种因素都造成今年棉花前期生长发育偏慢,几乎是近十年的最差苗情。由于生长期普遍推迟,棉花的核心产量将在秋桃上,因此9-10月份的天气状况将成为今年棉花生产的关键因素。棉企认为今年单产肯定受到了影响,但目前仍不好推测产量。早期花上市影响不大,但棉花集中上市时间可能要到九月底或者十月初。
4. 棉企普遍对新花价格预期偏高
对于新花上市,棉企普遍预期价格偏高,其中70%认为开秤价在3.5-36元/斤,25%认为在3.8元/斤,5%认为会在4元/斤。若不计加工费,按照籽花3.6棉籽1.2衣份38%计,皮棉成本在15160元/吨。籽花3.8元/斤则对应皮棉16250元/吨成本,13日CF01收盘于16100元/吨,则一旦籽花收购站上3.8元,棉企购销倒挂,保值操作难度较大。
5. 新年度棉花资源抢夺之战不可避免
对于新花收购的启动资金,今年400型棉企都在积极筹备。去年发行资金下发推迟,造成众多400型棉企在抢收早期花上受到影响,失去入市良机,个别棉企则因此放弃去年的籽棉收购,转做贸易。今年,棉企则纷纷寻求商业贷款作为前期收购保障。据了解,在经历了一年的丰收之战之后,小包棉企业资金更加充裕,部分小包棉企业甚至还在增添设备,市场普遍认为小包棉企业今年还会继续参与收购。因此,新年度籽棉资源抢夺之战可能会更加激烈。
五,调研结果分析
1,面积增长原因
由于去年湖北高等级棉资源丰富,周边省市纷纷涌入抢购,棉农因此获益明显。以天门市为例,亩产籽棉450斤,折皮棉80公斤,籽棉平均收购价3.2元/斤,棉农每亩收益达1440元;肥料投入280元/亩,农药60元/亩,种子40元/亩,合计投入380元/亩,毛收入1060元/亩,较去年增加450元/亩。受此带动,各地棉花面积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
2,与模型预测结果的联系
此次调研,也是针对前期制作的“新年度棉花面积预测模型”,根据预测结果,新年度全国棉花面积较09年模型预测值增加26%,较09年监测系统发布值增加8.5%。而湖北情况调研值增长15%,介于二者之间。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1,由于调研对象不同,去年的面积数结果差异偏大。2,基数不一致,单一比较增幅,难以判断。因此,总体而言,我们更期待在全国棉花总体的植棉面积的绝对数上比较接近就好了。而目前这这一实际数据是相近的,所以模型的实用性还是可行的。

 现在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