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月份中国棉花价格指数运行体现如下特点:
1、国内棉花市场价格先落后涨,后期加速反弹。
2月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月均为14905元/吨,环比下滑27元/吨;同比上涨3691元/吨,涨幅33%。月度内,上旬棉价延续1月末的下滑趋势,2月8日CCIndex328降至月内低点14862元/吨;节前几天出现小幅上涨,但有价无市;节后上涨速度加快,至月底涨至14990元/吨,较1月底上涨91元。
2、节后湘粤浙棉价领涨,2-4级涨幅明显。
根据对100家棉纺织企业调查,春节后广东、浙江、湖南棉价领涨全国,其中广东和浙江省主要等级月末比节前上涨200元/吨左右,月末229级价格分别为15400元/吨和15570元/吨,329级为15200元/吨和15320元/吨;湖南平均上涨200-250元/吨,月末229级为15475元/吨,329级为15267元/吨。河南、江苏、山东整体涨幅较小,其中河南主要等级月末比节前仅上涨40-70元/吨,山东上涨100元/吨左右。各省主要上涨品级为2-4级,527级涨幅总体较小,129级各省涨幅差异较大,从50-300元/吨不等。
3、等级差价率扩大,优质优价得到体现。
据对2月份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数据分析,以CCIndex328为标准级计算的等级差价率,229级和429级分别为2.48%和1.52%,较1月差价率扩大0.15和0.13个百分点;129级和527级分别为3.91%和7.06%,较1月缩小0.07和0.0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随着资源消耗,供应减少,特别是内地2、3级棉供应趋紧,而新疆优质棉又不能及时补充。等级差价率扩大,反映棉花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棉花优质优价得以体现。
二、2月影响国内棉价波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外电子盘攀升,带动现货上涨。
春节前ICE期棉的上涨趋势已经显露,春节期间出现大幅上涨,节后继续上扬,全月涨幅巨大。其中近期3月合约节日期间累计上涨4.4美分/磅,节后首个交易日便冲至80美分/磅以上。节后国内电子撮合和郑棉期货受此影响先后跳空上涨,首日3月合约最高价分别上涨285元/吨和590元/吨。在此带动下,现货棉商纷纷提高报价,各地3级棉普遍上涨200-300元/吨,月末成交价达到15200-15300元/吨。
2、棉花企业看涨后市,惜售心理增强。
节后棉花价格大幅上涨,加之现货资源逐渐消耗,中高等级棉存量稀少,存棉企业的惜售心理增强。另一方面,节后各主产区棉农手中的籽棉资源越来越少,继续收购的难度加大,且价格也随皮棉上涨有所上调,加工成本上升,棉花企业多持观望态度而迟迟不愿销售。
3、纺织企业节后补库逐渐展开,上调棉花采购价格。
由于节前库存了部分棉花,纺织企业节后初期补库需求并不迫切,所以节后棉价虽涨,但成交稀少。2月底,随着纺企库存资源逐渐消耗,新疆棉外运难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外棉报价也涨至80美分以上,滑准税下折人民币价格甚至超过国产棉,纺织企业不得不提高采购价格,开始零星采购地产棉。
4、纱线涨价幅度超过棉花,为棉价上涨预留空间。
受棉价上涨影响,节后纺织企业普遍提高纱线销售价格。据统计, 2月底32S普梳纱价格较春节前上涨600/吨,40S精梳纱价格较节前上涨800元/吨,个别企业在长假之后上调精梳纱报价达1000元/吨左右,整体销售情况较好。纱线价格上涨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也使棉价继续上涨成为可能。
三、国际棉价快速上涨,内外棉价差缩小。
2月份,USDA月度报告调增了中国棉花需求量及美棉出口量,调减了全球棉花期末库存量,受此影响,纽约棉花期货市场持续大幅上涨,带动国际现货走高。Cotlook A指数月均价80.05美分/磅,环比上涨2.66美分,同比上涨24.84美分;1%关税下折人民币13952元/吨,低于同期中国棉花价格指数953元,较1月份的差价缩小485元。FC Index M月均价为81.13美分/磅,环比涨1.07美分,同比涨23.72美分;1%关税下折人民币14137元/吨,低于同期中国棉花价格指数768元,较1月份的差价缩小208元;滑准税下折人民币14643元/吨,低于同期中国棉花价格指数262元,较上月价差缩小20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