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部分棉企囤积资源 等待涨价难置可否
据了解,棉花主产区一些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今年一改往年做法,几乎都多多少少保持着一定的库存待销。笔者调查几家棉企,2009年所收购加工的棉花销售量都不超过50%,棉价突破15000元/T后,这些棉企更是加剧囤棉,甚至开始到省外采购棉花进库,等待着涨价后的“一本万利”。而社会上春节后棉价必涨无疑的信号似乎更为强烈。这一现象主要源于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多数棉企认为2009年全国性棉花减产减收,当年可供资源明显减少,对市场需求形成了一定量的欠缺,而棉花供需有缺口,原材料供应呈紧的话,必然引发原棉价格上涨,尽管国家通过抛储和进口配额的办法来平缓这样的局面,但毕竟市场倾向性的供需矛盾并不是靠此举能够完全控制的;二是一些棉花经营企业认为,自2009年新棉上市后不久,棉花的销售价格一如“火烧温度计”般上窜,很短时间内的吨棉涨幅高达2000-2500元,这在历年的棉花经营史上是少见的。如果说这样的涨势为期短暂,也许经营者会视为正常,问题在于直至如今,棉花的市价仍然处于较高位置。再说,2009年棉花收购加工已经见底,棉花销售价格降也有限了,通常的惯例是春节后纺企的棉花补库和令纺企难捱的七、八、九月。有这么多的理由铺陈着,棉花经营者们坚信棉价只会涨而不会降,因而囤棉待涨的底气较足。
然而,换一种角度分析一些棉企的囤棉待涨的孰是孰非似乎又有一定的说服力。
首先,国家近几年在棉花购销市场上所动用的宏观调控力度可谓史无前例,力度巨大。单单说近几年吧,就在08-09年棉花市场上纺企为棉花资源的缺口而大惊失色时,国家分别采取了收储、抛储两大措施,虽然效果评判不一,但却对当初直下的棉花收购价格和嗷嗷待哺的纺企形成了强力的抚慰,也正是由于2008年末的保价收储和之后的竞价抛储,才使得2009年的棉花面积没有出现巨大的下滑,才使得纺企的纺机没有停下来。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在我们的经济刚刚离开金融危机的趋好势头之下,
国家必将一如既往,加以保持。从近日的棉花业界表现看,就有明显的调控动作。一是为满足纺织企业用棉需要,稳定棉花市场,眼下,一批数量可观的棉花进口配额正在发放中,大中型国有、规模纺织企业都拿到了数量不菲的进口配额;二是“国家棉花调控会商联席会议”始终密切地关注着棉花市场,一直在研究棉花产销调控政策。这个机制的存在与运作将形成国家对棉花实施有效调控的长效机制,在市场波形忽上忽下的时候,说不定这个拥有实权、实力的机制会“开会”,从国库甩放它个百把八十万吨调控一下棉花市场是完全有可能的;三是纺织企业艰难的呼号一直没有停止过,作为经济份额重,从业人员多,社会影响力大的纺织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国家一直举在头顶,让这样的国之重企无法过日子就等于自找麻烦,所以,国家力保纺织企业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平抑棉花的供应价格。从这些方面的分析看,棉花价格再有飞涨的背景、环境,可能性似乎不多。
其次,2009的棉花收购价格过高,类似峰值难以再出现。有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导致近期棉花价格奇高的导火索。这就是2009年的籽棉收购价格、棉籽等棉副价格过高。记得2009年棉花生长到快上市的时候,一些经济媒体、棉花网络发起收购价格预估分析的活动,当时,有人把2009年籽棉价格预测到了3.30元/斤的人说成是“疯子”,而事实上到2009年11月份,有的产棉区的硬3级籽棉收购价格已高达3.80元/斤,棉籽价格更是跃过1.50元/斤的历史最高记录。在江苏苏北地区,调查分析2009年的棉花收购价格与上年比的差幅是1.20—1.40元/斤,这么高的价格变动幅度史上少见,也正是由于过高的棉价。棉副价格推高了皮棉的销售价格,而更多的人士分析,类似于2009年的棉花收购价格、棉副价格,在2010年会否出现是很难确定的,因为,近几年的棉花市场波动有时是出乎人们预料的,有许多市场现象已经令人无法按常理去把握。所以,在这种多变无常的市场状态中,在国家大力调控棉花供求关系的政策背景之下,我们主张棉花经营者既不必囤积居高,也不要倾仓放空,不要走极端,不要太对市场抱有自信,而是依据正常的市场经济规律、走向,适量、适时、适值行使自身经营行为,搏击市场,求得“双赢”。
(江苏银都集团有限公司 朱明贵)
然而,换一种角度分析一些棉企的囤棉待涨的孰是孰非似乎又有一定的说服力。
首先,国家近几年在棉花购销市场上所动用的宏观调控力度可谓史无前例,力度巨大。单单说近几年吧,就在08-09年棉花市场上纺企为棉花资源的缺口而大惊失色时,国家分别采取了收储、抛储两大措施,虽然效果评判不一,但却对当初直下的棉花收购价格和嗷嗷待哺的纺企形成了强力的抚慰,也正是由于2008年末的保价收储和之后的竞价抛储,才使得2009年的棉花面积没有出现巨大的下滑,才使得纺企的纺机没有停下来。这样一个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在我们的经济刚刚离开金融危机的趋好势头之下,
国家必将一如既往,加以保持。从近日的棉花业界表现看,就有明显的调控动作。一是为满足纺织企业用棉需要,稳定棉花市场,眼下,一批数量可观的棉花进口配额正在发放中,大中型国有、规模纺织企业都拿到了数量不菲的进口配额;二是“国家棉花调控会商联席会议”始终密切地关注着棉花市场,一直在研究棉花产销调控政策。这个机制的存在与运作将形成国家对棉花实施有效调控的长效机制,在市场波形忽上忽下的时候,说不定这个拥有实权、实力的机制会“开会”,从国库甩放它个百把八十万吨调控一下棉花市场是完全有可能的;三是纺织企业艰难的呼号一直没有停止过,作为经济份额重,从业人员多,社会影响力大的纺织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国家一直举在头顶,让这样的国之重企无法过日子就等于自找麻烦,所以,国家力保纺织企业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平抑棉花的供应价格。从这些方面的分析看,棉花价格再有飞涨的背景、环境,可能性似乎不多。
其次,2009的棉花收购价格过高,类似峰值难以再出现。有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导致近期棉花价格奇高的导火索。这就是2009年的籽棉收购价格、棉籽等棉副价格过高。记得2009年棉花生长到快上市的时候,一些经济媒体、棉花网络发起收购价格预估分析的活动,当时,有人把2009年籽棉价格预测到了3.30元/斤的人说成是“疯子”,而事实上到2009年11月份,有的产棉区的硬3级籽棉收购价格已高达3.80元/斤,棉籽价格更是跃过1.50元/斤的历史最高记录。在江苏苏北地区,调查分析2009年的棉花收购价格与上年比的差幅是1.20—1.40元/斤,这么高的价格变动幅度史上少见,也正是由于过高的棉价。棉副价格推高了皮棉的销售价格,而更多的人士分析,类似于2009年的棉花收购价格、棉副价格,在2010年会否出现是很难确定的,因为,近几年的棉花市场波动有时是出乎人们预料的,有许多市场现象已经令人无法按常理去把握。所以,在这种多变无常的市场状态中,在国家大力调控棉花供求关系的政策背景之下,我们主张棉花经营者既不必囤积居高,也不要倾仓放空,不要走极端,不要太对市场抱有自信,而是依据正常的市场经济规律、走向,适量、适时、适值行使自身经营行为,搏击市场,求得“双赢”。
(江苏银都集团有限公司 朱明贵)
稿件来源:江苏银都集团有限公司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