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纺织网11月1日消息(记者 平子):记者从今天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秋季)》中获悉,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整体缓慢复苏,国际商品市场在2009年下半年强劲反弹的基础上继续高位运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编制的商品价格指数显示,2010年9月底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综合指数同比上涨17.6%,比年初上涨3.7%,其中非能源类商品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3.5%和12.8%,是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能源类商品同比上涨13.9%,但比年初下降1.2%。在非能源商品中,食品饮料价格指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和今年初上涨16.9%和10.6%,工业原材料分别上涨31.1%和15.2%。主要是由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迅速、需求旺盛带动国际商品市场需求回暖,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生产、流动性过剩和美元贬值导致资本投机炒作等也是影响国际商品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
《报告》还显示,2010年以来,在纺织市场出现原料危机和投资资金追捧的情况下,国际棉价持续走高,创近10年高点。9月中旬,Cotlook A棉价指数突破100,比年初上涨30%。受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主要纺织生产国需求增加影响,全球棉花将继续呈供不应求格局。据USDA预计,2010/11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544.2万吨,消费量为2631.7万吨,棉花库存下降,库存消费比降至38%,为1994/95年度以来的最小值。此外,由于印度、巴基斯坦频频出台振兴纺织业的政策和限制棉花、棉纱出口的配套政策,市场供应紧张加剧,棉花后市仍将看涨。
